宿遷宿豫:“花痴”老劉金銀花裡“淘金銀”

2021年02月21日08:12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花痴”老劉金銀花裡“淘金銀”

  “老劉,你趕集扛著三叉干什麼?”

  “趁開春,草還沒長起來,我去地裡翻翻土。”

  2月10日一大早,宿遷市宿豫區曹集鄉曹家集社區,忙著趕集的村民三三兩兩,互相打著招呼。人群中,劉培長扛著挖地用的三叉,格外顯眼。“他整天迷在金銀花地裡,要成‘花痴’咯。”一陣陣歡快的笑聲飄蕩著。

  僅有小學文化的劉培長今年45歲,瘦削的臉,蓬亂的頭發,由於常年戶外勞作,膚色很黑,乍一看,比實際年齡老不少。就在4年前,妻子患腦瘤,治病花了14萬元,不僅花光家中積蓄,還背上五六萬元的債務。再加上近80歲的老母親要照顧和一個正上初中的孩子,老劉家的生活一下陷入困境,成了建檔立卡低收入戶。

  曹家集社區是“十三五”省定經濟薄弱村。為了摘掉窮帽子,2017年3月,鄉裡組織近千名群眾到金銀花之鄉山東平邑考察學習。同時,本著“干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的原則,社區率先流轉70畝地種植金銀花。劉培長主動申請到社區金銀花地打零工,做些剪枝除草的活。

  2019年,聽說社區鼓勵低收入戶種植金銀花,花苗由社區提供,老劉一張嘴就要種11畝,讓不少人瞪大了眼睛。

  “人家都種兩三畝,你種11畝,能管得過來嗎?”面對不少質疑聲,想到背著幾萬元外債,劉培長把心一橫——別人能干我就能干!

  老劉的心裡確實有點“底”,打零工時他特別用心,栽苗、澆水、施肥、除草等樣樣都了解,再加上這兩年,社區常聘請山東技術人員來村裡指導栽植,每次,老劉都早早地來到現場,專心聽技術員講解。

  “一下子種那麼多,萬一賠了怎麼辦?”“我有把握!”面對家人的質疑,老劉顯得信心十足,他給家人解釋:金銀花是中草藥,可以做成藥、花茶、牙膏等不少商品,有前景。而且一次性投入,持續二三十年收益。

  從此,老劉便一門心思扑在金銀花地裡。金銀花的採摘期是每年五六月份,正是天氣熱的時候,為了趕在金銀花開花前採摘完,老劉常常半夜起床,頭上頂著礦燈摘花,“夜裡涼快,太陽出來以后,金銀花開得快,早點採摘,能減少損失。”

  如何讓金銀花長得比別人家的好,老劉每天都在琢磨。他買來竹竿,嘗試把其中三行金銀花架起來,綁到竹竿上。發現效果不錯,便買來更多竹竿,把金銀花全部加上架子。后來發現竹竿容易倒,他便去廢品回收站買來廢舊鋼筋,一個人起早貪黑,花了十幾天時間,才把11畝金銀花架子全用鋼筋固定好。

  外表“粗獷”的老劉照顧起金銀花來,既細心又有耐心,他種的金銀花一株能產1斤多鮮花,平均畝產700斤左右,比社區裡不少種植戶畝產多出一兩百斤,畝均收益近萬元,當年就實現了脫貧。

  看著老劉的“土法”換來高收益,大家伙兒遇到種植方面的問題,都愛跑來問他。慢慢地,老劉也就成了社區種植戶眼中的“專家”。“其實哪有什麼秘訣?我隻不過多費點心思和體力罷了。”老劉總是這樣說。

  去年,老劉主動加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產業發展崗志願者,把自己的種植經驗傾囊相授。到了田管季節,他還主動幫助種植戶查看金銀花生長情況,並給出建議。如今曹家集社區的金銀花種植面積超過3000畝,社區100多戶低收入戶靠種植金銀花走上脫貧致富路。

  去年底,老劉家的外債還得差不多了,說話底氣也足了。年前花了1000多元,把年貨置辦齊。閑不住的他時刻惦記著金銀花,開春以來,每天早早肩扛三叉,來到田裡翻土。撫摸著正發芽的金銀花老樁,老劉信心滿滿:“今年金銀花一定能給我帶來更好收成!”

(責編:耿志超、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