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早還分得好,昆山將垃圾“越扔越少”

2021年03月07日10:50  來源:中國江蘇網
 
原標題:分得早還分得好,昆山將垃圾“越扔越少”

  垃圾分類難。

  昆山市率先遇到這種“難”——蘇州於2017年3月成為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之一,昆山主動請纓、先行先試,比眾多城市早“分”3年左右。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最近調查發現,一些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存在動作慢、分得粗,前面分、后面合,重分輕處、投放端與處置端不配套,求快不求好、分類質量差等問題,甚至“形式大於內容”,群眾嘖有煩言。

  其實早在4年前,昆山就遇到分類與處置“兩張皮”問題。“分得早”,如何還能“分得好”?該市依靠大數據及時糾偏,重新確立以“減量化分類、資源化利用”為目標的全產業鏈垃圾處置思路,從而走出“分分合合、垃圾搬家”的怪圈,開啟垃圾分類推進綠色發展新范式。

  這些年來昆山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經驗和啟示是:為分類而分類,“單兵突進”不可持續﹔為減量而分類,進行一體化處置,可讓更多垃圾變廢為寶。

  □ 本報記者 林培 潘朝暉

  垃圾桶越擺越多,垃圾數量卻有增無減——垃圾分類不是垃圾桶分類

  2018年開始,昆山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將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4類,城鄉同步,強行入軌。“敢於爭第一”的昆山人,一步到位推進城鄉垃圾分類全覆蓋,進而把這項工作做到全省領先。

  而2019年11月的一天,該市分管副市長周繼春一聲“垃圾去哪了”的追問,喚起了大伙的“算賬”意識。

  昆山企業和流動人口多,全市平均每天產生約2800噸生活垃圾,數量居全省各縣(市)之首﹔本地與外運處置垃圾比例保持在61:39。而實施垃圾分類后,該市財政每年花在垃圾處置上的錢並未減少。

  周繼春下班后騎自行車暗訪了幾個小區,發現居民確實按4個桶分別投放垃圾,可垃圾清運車收集時,還是4桶不分“大呼隆”。

  “我們每年花幾千萬元搞垃圾分類,雖然垃圾桶越擺越多、投放端分得一清二楚,可收集、運輸、處置等后道環節還是‘一鍋煮’,垃圾總量不減、處置經費不減,這樣的垃圾分類會不會流於形式、勞民傷財、不可持續?”周繼春在昆山市黨政聯席會上自曝短板的反思,引起與會者共鳴。

  垃圾分類,不能變成“垃圾桶分類”!如何弄清垃圾構成底數,通過精准分類,減少垃圾產生量和外運處置量?昆山市委、市政府要求垃圾分類“后半篇文章”盡快破題。

  周繼春四處討教、苦苦思索,想到昆山與東南大學共建研究生工作站負責人傅大放。

  “能否把全市主要行業日均產生垃圾量及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量佔比搞清楚,以便有的放矢將垃圾分類進而處理利用?”周繼春開門見山問道。兼任省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的傅大放教授當場表態:“可以,但需要時間。”

  57人團隊“扒”了一個月垃圾,繪制全省首張垃圾源頭圖譜

  通常,按人口數推測生活垃圾量,再乘以40%,可得廚余垃圾量。但這種“毛估估”數字,不大符合“潮汐式”用工的昆山實際。

  2019年12月18日,傅大放教授找來研究生工作站和東南大學蘇州校區16名在讀碩士與博士研究生,又聘請40名工人,加上他自己,組成57人團隊,開始了全省乃至全國首例現場“扒垃圾”分類稱重調查。

  傅大放這樣解釋採樣原則:功能區決定生活垃圾產生源,此次選擇的功能區涵蓋居住區、企事業區、商業區和城郊村庄4類﹔採樣點涵蓋人口要超過全市總人口的1%,約1.67萬人﹔採樣點垃圾日產日清,要進行為期30天不間斷的分揀稱重。

  2019年昆山常住人口166.59萬人,根據《生活垃圾產生量計算及預測方法》,人口在100萬到200萬之間的城市,採樣點最少有20個。該團隊在企業、居民區、賓館飯店、醫院、學校、政府機關、農貿市場、公共場所和村庄等9個代表性生活場景中,選取21個垃圾產生點作為採樣點。

  “我們在城市東西南北各租了一套民房,保証同事們及時採樣、雨雪無阻。”團隊成員錢晶明博士介紹,那段時間,同事們每天凌晨三四點趕到垃圾收集點,搶在環衛工人清運垃圾前,將垃圾桶中的垃圾倒出分類、稱重統計,確保採樣垃圾是24小時內產生的。

  經過1個月實地調查、1個月數據分析,2020年2月,5萬字的《昆山市生活垃圾產量及組成調查》出爐,首次對全市垃圾進行肌理透視、數據解析和樣本推演,搞清了垃圾底數,也明晰了終端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的思路和方向。

  報告顯示,2019年昆山市人均日產生活垃圾1.009公斤,其中人均日產廚余垃圾0.504公斤,佔49.95%。“廚余垃圾佔到生活垃圾近一半,說明什麼?”錢晶明打開電腦告訴記者,廚余垃圾中包含大量有機質,可以用來生產有機肥、提取生物柴油等,“現在佔比如此之高,說明資源化利用不夠。”

  “如果問你廚余垃圾佔比最高的生活場景在哪裡,你會說是賓館飯店吧?錯!”錢晶明笑著遞給記者一張垃圾構成佔比表,按廚余垃圾量高低排名如下——農貿市場佔87.35%、村庄佔69.87%、賓館飯店佔69.56%、企業佔62.48%、公共場所佔58.74%、政府機關佔35.44%、學校佔35%、居民小區佔30.97%、醫院佔23.06%。而一旦識別廚余垃圾“基因”,也就等於找到了垃圾精准分類的“鑰匙”。

  同樣,各生活場景中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的佔比也清楚呈現在人們眼前,其中很多數據顛覆了人們原來的認知和印象。

  運用大數據優化垃圾分類路徑,做到先減后分、邊分邊減、又減又用

  以此次場景數據為基礎,昆山構建垃圾分類和處置大數據庫,以算法原理引領垃圾減量化分類、資源化利用。

  自2020年初開始,該市根據行業或區域垃圾產量和成分的大數據,調整優化分類方式,突出分減並舉、綜合處置、一場景一策,將“源頭減量”貫穿於垃圾分類和處置過程。

  ——農貿市場垃圾怎麼減?從地頭、運輸、批發環節開始,去泥巴、去爛菜,推行淨菜進場﹔讓經銷“爛菜”者相應多承擔垃圾費,由此倒逼菜販將垃圾減量理念向上游傳遞。

  ——村庄垃圾怎麼減?統一城鄉源頭分類標准,加大農村垃圾收集、運輸、處置等設施投入。以獎代補,全市每季度考核一次,對排名前20名村社給予2萬元引導資金,助力縮小城鄉垃圾分類方面差距、推進均衡發展。另外,贈送每個農戶兩隻垃圾桶,鼓勵其利用剩飯剩菜養花、養樹、適當養雞,從而就地消化廚余垃圾。

  ——賓館飯店垃圾怎麼減?全市餐飲企業開展“光盤有折、有獎”活動,推出大中小份菜品,自助區不提供盒裝飲品﹔后廚更換帶瀝濾功能的廚余收集桶。全市賓館客房不主動提供牙刷、紙杯、梳子、拖鞋等一次性用品。

  ——公共場所垃圾怎麼減?全面減少公共區域垃圾桶設置量,率先取消主干道兩側垃圾桶,隻保留分類果殼箱,培養市民“帶垃圾回家”習慣。去年3月1日起,市區136條道路兩側、9530個商鋪門前的1923個公共垃圾桶全部撤除。同時,改商鋪“隨時扔垃圾”為環衛工人上門“定時定點分類收運”,促其減量分類和存放。

  ——企業垃圾怎麼減?“幸虧這次調查糾了偏。”昆山市城管局負責人有感而發:原先以為企業不是垃圾分類重點場景,調查數據卻顯示,企業的廚余、其它、可回收和有害4類垃圾佔比,分別達62.48%、30.69%、6.74%和0.09%,說明企業垃圾分類和處置還有不少薄弱環節,“我們迅速調度力量,集中補企業垃圾減量化分類短板。”比如,廚余垃圾不混倒﹔員工“三班倒”企業提前統計每頓用餐者,防止食堂超量提供飯菜﹔豐富菜肴品種、提高菜品質量,以防員工吃膩了、“沒胃口”而產生浪費。

  ——政府機關垃圾怎麼減?此次調查顯示,政府機關中其它垃圾佔比高達61.74%,其中不少為紙巾、紙巾盒、牛奶盒、礦泉水瓶等。昆山迅速出台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帶頭踐行綠色生活和辦公制度,包括會議室、辦公室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紙巾、瓶裝礦泉水,飲用水供應將小桶改大桶﹔取消一次性紙杯,倡導自帶水杯﹔能電子傳輸的就不打印,盡量雙面打印﹔機關食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杯具,將盒裝牛奶改為瓶裝牛奶。

  ……

  盡管昆山人口數幾乎每月都有所增加,但自實施垃圾減量化分類以來,全市垃圾終端處理量逐月減少,2020年比2019年少處理垃圾6.27萬噸,減少5.69%,垃圾源頭減量初見成效。其中,2020年全市73家公共機構垃圾減量率達10.77%,走在全省前列。

  以生活垃圾分類為起點,把城市所有垃圾納入一體化處置生態鏈

  生活垃圾分類了,那麼,對城市裡的工業固廢、建筑垃圾、市政污泥、大件垃圾、綠化垃圾、河道水葫蘆、秸稈等,要不要進行分類投放、收運、處置和資源化利用?

  答案是肯定的。去年下半年,當全市1152個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走上正軌,昆山便著手將生活垃圾納入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置體系,實行“軟”“硬”垃圾統籌處置。該市先后組織編寫《昆山市環境衛生專業規劃(2010-2035)》《昆山市固體廢棄物產生和處置利用規劃》,率先布局建設“無廢城市”,構建城鄉生態環境衛生一體化格局。

  有了大數據,更加好算賬。經過減量化分類,昆山平均每天仍產生1100噸廚余垃圾,目前橫長涇路廚余垃圾處置站日處理能力達100噸,北區和南區兩個處置站日處理總能力為600噸,那麼還剩400噸怎麼辦?

  考慮到全市每年10%左右的垃圾增量,昆山投入1億多元,於去年10月開工新建日處理規模600噸的廚余垃圾處理項目,今年4月即可投產。屆時,全市廚余垃圾可實現全部就地消化處置。

  經過分類處置的廚余垃圾變成“寶”。記者在橫長涇路廚余垃圾處置站了解到,每天運來的100噸廚余垃圾經破碎、篩分、擠壓,部分固渣用於焚燒發電、部分用於生產有機肥﹔油水污水則通過離心技術,提煉毛油,作為生產生物柴油原料。每天,這裡可生產15噸有機肥、提煉500公斤毛油。

  像水泥塊、舊家具之類“大家伙”以及枯枝爛樹怎麼處置?去年,昆山先后在花橋鎮和高新區新建兩個建筑(大件、園林綠化垃圾)資源化利用中心,對廢棄物進行拆解利用,或用於生產漏水磚、石膏板等。今年,該市又在張浦鎮新建第三個資源化利用中心。3個利用中心每年可消化全市建筑垃圾110萬噸、裝修垃圾30萬噸。

  垃圾分類,還帶來垃圾集疏運體系的轉型變革。昆山境內現有88個垃圾中轉站,究其數量多的原因,一是“鄰避效應”作祟,各鎮都在邊界處建垃圾中轉站,有的兩鎮中轉站相距僅50米,重復建設造成浪費﹔二是以往垃圾不分類,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混合壓縮,體積膨大,需較大儲運空間。而今實行減量化分類后,垃圾大大“瘦身”,昆山計劃打破鎮區行政壁壘,3年內將88個中轉站整合成5個中轉平台,提高集疏運效率,還能節地100多畝。

  昆山市市長陳麗艷說,垃圾減量化分類是一件很容易虎頭蛇尾的難事,昆山之所以持之以恆,是希望以此為突破口,推動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美麗昆山”生根,並形成長效機制,眼下這項工作的提升空間還很大。

  省住建廳城管局局長陳曦認為,近年來昆山這方面工作實現了“三級跳”,即從“生活垃圾簡單分”到“生活垃圾減量分”,再到“所有垃圾減量分”,最終達到所有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目標。更多地方應學習昆山“跳”起來,不能總在分類的“跳板”前左顧右盼、裹足不前。

  其實,昆山的做法並非“高”不可攀——就是“團”一個城市治理共同體,把垃圾“扔”進精細管理空間,賦予綠色靈魂,使之與宜居城市共生長。

(責編:李子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