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各地“自選動作”頻出 推動行政審批改革邁向精細化

2021年04月14日07:38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深水區”催生“新名詞”

飛速發展的南京江北新區。 本報見習記者 范俊彥 攝

  注冊地為江蘇自貿區南京片區,辦公地卻在浦口區永寧街道——最近,南京市發出首張“一照多址”營業執照,一舉解決了南京隆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遇到的難題。

  “一照多址”是行政審批改革過程中“發明”出來的新名詞之一。“免審即享”“觸發即享”“預審代辦”“一區通辦”“跨省通辦”……近年來,隨著“放管服”改革步入“深水區”,行政審批領域的新名詞層出不窮。這些新名詞的背后,有著怎樣的制度設計和創新舉措?又如何啃下改革攻堅的“硬骨頭”?

  新名詞越多,辦事越方便

  “‘一照多址’可以讓自貿區范圍‘無限擴大’。”浦口區行政審批局局長陳輝說。過去,企業設立遵循“一店一照”原則,必須在登記住所內開展經營活動,增設分支機構需重新辦理執照,給小微企業尤其是連鎖企業增加了制度成本。去年,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明確支持地方開展“一照多址”改革,破除要素流動的區域分割和地方保護,南京率先開展住所與經營場所分離登記試點。

  這項為企業減負降本的改革,對浦口區是一個重大政策利好。浦口區有1.4平方公裡在自貿區南京片區內,能承載企業的空間載體有限。如何讓更多創新創業者享受自貿區政策紅利?浦口區行政審批局與相關部門聯動,打破行政壁壘,明確監管職責劃分、財稅收入和經濟指標歸屬,以登記住所與經營場所分離的“一照多址”方式,為企業鬆綁減負。“既規避了異地經營的法律風險,又能得到自貿區和園區街道的雙重政策扶持,這樣的改革,我們熱烈歡迎。”首個“吃螃蟹”的企業——南京隆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新名詞“跨省通辦”,也創下長三角“首例”。今年1月,市民魯先生來到南京市江寧區行政審批局求助。因疫情原因,不便前往外地,他名下位於上海的公司已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布簡易注銷公告,詢問后續環節能否在本地辦理。工作人員隨即與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取得聯系,輔助進行人証核驗及材料核對后,將所收材料郵遞至上海,結果文書則郵遞回江寧區行政審批局。3個工作日后,魯先生在該局長三角“一網通辦”線下專窗領取《准予注銷登記通知書》。至此,長三角首家企業簡易注銷“跨省通辦”落地完成。

  “一照多址”擴了政策紅利,“跨省通辦”則免了異地奔波之苦。這些新名詞不但企業點贊,更讓百姓叫好。今年2月,南京市建鄴區莫愁湖街道長虹路社區居民李惠芬剛滿80歲。最近,她的銀行卡上收到50元尊老金。不用自己填表格、報材料,惠民政策“自動”送上門——居民倍感驚喜的背后,是今年1月開始,建鄴區在全省率先實施尊老金“觸發即享”。

  “所謂‘觸發即享’,就是借助數據分析系統,一旦達到政策標准,就能‘觸發’相應政策,居民‘無感’享受。”建鄴區行政審批局局長狄芸說,從數據多跑路、居民少跑腿,到后來“不用跑腿”,再到現在“無需申報”,審批改革不斷深化,百姓辦事越來越便利。

  既答“統考題”,又做“自選題”

  從簽訂土地合同到辦齊“四証”,僅耗時不到2個工作日——去年8月28日,浦口區集成電路大數據中心項目同步拿到不動產權登記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証,具備合法施工資質。拿著4張嶄新証書,工程前期負責人趙俊驚呼“意外”,而他本來的計劃是“力爭年內開工”。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是“放管服”改革的“硬骨頭”。由於涉及部門多、手續耗時長,過去工業項目從拿地到開工至少需要4-6個月。以問題為導向,浦口區探索“策劃先行、並聯協同、容缺受理、交地發証、拿地開工”的工業項目審批模式。國務院辦公廳去年下發《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明確“企業取得用地、滿足開工條件后作出相關承諾,政府部門直接發放相關証書,項目即可開工”。這正是省住建廳以浦口“拿地即開工”實踐為樣本,向國家建議的“江蘇經驗”。

  “浦口區打造‘地標性產業高地’,‘地標’之一就是集成電路產業。”陳輝介紹,浦口集成電路大數據中心是去年省重大項目,一期投資14億元。項目早一天建成,“地標”就能快一點崛起,必須通過機制創新、流程再造,讓行政審批的高效率變成產業發展的“生產力”。在他看來,“放管服”是一道“統考題”,具體到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還必須主動挑戰“自選題”。

  江寧“一窗融合”也是被“逼”出來的創新之舉。南京打造創新名城,江寧區站位“創新名城核心區”,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創新創業主體數量劇增。但不少初次創業者覺得,開辦企業要登記、刻章、跑銀行,非常麻煩。對此,去年5月,江寧區行政審批局自主研發“企業開辦一窗融合”綜合系統,按照“一窗受理、后台流轉、限時反饋”的工作要求,通過信息共享、流程再造,將企業開辦時間由3個工作日縮至1個工作日。

  “堅持用戶思維,發現新問題就要想新辦法,用戶需求就是改革方向。”江寧區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徐小求說。此前,該局推出“預審代辦”制,讓企業從注冊登記、立項到開工建設一路“快車道”。在項目落地過程中,享受這一“待遇”的上汽大通南京分公司高級經理沈萌潔說,“從簽約到動工不到50個工作日,這個速度,上汽以往投資中沒碰到過。”

  打通“壁壘”易,破除“藩籬”難

  企業居民“少跑腿”,背后是數據“多跑路”。

  在建鄴區行政審批大廳,記者了解到尊老金“觸發即享”的“技術路線”——依托居民信息數據庫,借助數據分析系統,自動檢索1941年出生的居民信息。社工主動上門走訪,核對老人信息,再將相關數據與公安戶籍信息進行比對,最終生成當年尊老金的發放對象和發放時間表,實現老人到齡即可“觸發”服務。大數據系統還能對申領人的后續情況進行全程跟蹤,強化尊老金發放的動態管理。以莫愁湖街道為例,改革以來,每月自動發放尊老金近20筆,目前全區發放近100人次。

  “尊老金自動發放只是建鄴區審批改革‘觸發即享’的第一步。”狄芸說,未來將不斷打通數據壁壘、深化數據分析、優化智慧服務,實現更多民生類補助補貼的“無感”發放。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數據壁壘”易打通,難的是破除“部門藩籬”。採訪中,蘇中某縣級市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坦言,審批改革必然帶來政府層級間、條塊間關系的調整重塑,處理不當可能出現上下關系失調、業務壁壘等問題,成為制約改革走深的梗阻。

  比如說,3年前,南京某區政務中心引進某單位入駐,但單位遲遲不見動作。上門協商,對方說:“都在網上辦,見不到人怎麼確定身份?”還有部門說:“我們的業務比較專業,怕街道社區同志搞不清楚。”更有甚者,動輒以“涉密”理由推諉。在推進關鍵期,該區主要領導多次召開協調會,在會上直斥:“都什麼時代了,還想關起門來做事?在‘黑屋子’裡想干什麼?”結果,會剛散,相關部門就找到政務中心,說“明天就談進駐”。

  “要將便民惠企服務行政資源下沉到最基層,審批改革本質上是部門審批權的‘下放’。”南京市六合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孫杰說,從這個意義上說,開展每一項實質性改革都必須“刀刃向內”,需要高層級“一盤棋”統籌推進,更呼喚部門“敞開大門”。

  敢蹚“深水區”,需下“慢功夫”

  企業群眾辦事越快越好,但行政審批改革很多時候卻要下“慢功夫”,尤其是到了“深水區”。

  “改革就是要打破常規,但一不小心容易‘違規’。”南京市政務辦有關人士說。很多時候,區域“小改革”要抓住“大改革”的機遇窗口。比如,浦口區“拿地即開工”,是以南京市“864”改革試點為契機,並且在試點成功后常態化實施。而江寧的多項審批改革,則是站上“全市集成改革試點區”的風口。

  現實中,審批改革“慢不得”又“急不得”,必須系統謀劃、穩步推進。繼2018年發出全省首張街鎮基層為民服務“不見面”証照后,六合區2019年又有新動作——在“一網通辦”基礎上啟動實施“一窗通辦”工程,並率先開展民生事項“一區通辦”試點,首批45個面向個人事項實現“就近辦”。在有了線上辦事“一網通”、高頻事項“一區通”的基礎上,六合區又率先推出大廳服務“一窗通”。

  “飯要一口一口吃,改革也要一步一步來。”孫杰說,當審批改革的“勢能”積蓄到一定厚度,“更難的”改革事項也能水到渠成。去年,六合區規上企業稅收貢獻補助發放推出“免申即享”,區稅務、工信、科技等部門通力合作,主動打破信息壁壘,挖掘分析涉企數據庫,自動篩選出符合政策申報條件的企業,並在網上公布,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據統計,去年六合區共有313家(次)企業享受“免申即享”扶持資金2309.87萬元。這項全新服務模式被南京市作為改革突出典型,要求2021年在全市大力度復制推廣。

  中央黨校黨建部主任張志明教授認為,隨著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各領域各環節改革舉措的關聯性互動性明顯增強,必須抓好各項改革的協調配套,由“碎片化”實施轉向“系統化”集成,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改革紅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有效提升企業獲得感和人民群眾幸福感。他期待,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領域涌現出的這些“新名詞”,能夠通過“點”上的創新,進而引領撬動其他領域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形成品牌,實現從“盆景”到“風景”的躍進。(王世停 盛文虎 鹿琳 李凱)

(責編:黃竹岩、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