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全文發布 惠及9個設區市

2021年04月16日11:05  來源:交匯點新聞
 
原標題: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全文發布!惠及9個設區市3500萬人……

交匯點訊 作為全國都市圈先行者,南京都市圈在各相關城市共商共建中已經走過了20年發展歷程。進入新發展階段,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經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同意,3月22日江蘇和安徽兩省政府正式印發,成為國家層面批復同意的第一個都市圈發展規劃,標志著南京都市圈建設上升到新的戰略高度。

4月16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規劃全文。

關於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地處長江下游,橫跨江蘇、安徽兩省,是連通東部中部兩大板塊、銜接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的樞紐區域,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乃至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規劃》有哪些內容?

《規劃》主要內容可以概況為:一個空間格局、兩個關鍵、兩個階段目標、四個定位、八個方面重點任務以及兩套保障機制。具體包括前言、12章、38節和14個專欄,共計3萬余字。

空間格局

南京都市圈主要包括:江蘇省南京市,鎮江市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和句容市,揚州市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和儀征市,淮安市盱眙縣,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馬鞍山市花山區、雨山區、博望區、和縣和當涂縣,滁州市琅琊區、南譙區、來安縣和天長市,宣城市宣州區,面積2.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2000萬﹔規劃范圍拓展到南京、鎮江、揚州、淮安、蕪湖、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壇區和溧陽市。

依托這一空間范圍,努力形成“一極兩區四帶多組團”的都市圈空間格局。

“一極”為都市圈龍頭,即南京市,強化輻射服務和引領帶動功能。

“兩區”為寧鎮揚和寧馬滁兩個同城化片區,加快同城共建和先行示范。

“四帶”分別為滬寧合創新服務中樞發展帶,密切對接上海、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沿江綠色智造發展帶,推進資源整合和綠色轉型,增強對皖江城市帶乃至長江中上游地區的輻射帶動﹔南北方向的寧淮宣和寧杭滁兩條生態經濟發展帶,暢通南北區域大通道,聯動開展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

“多組團”為都市圈內的縣城和重點鎮,加強與周邊中心城市的統籌規劃、功能配套和共同發展。

發展目標

《規劃》研究提出“一高地一中心一區一圈”的戰略定位,即: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創新高地、長江經濟帶重要的資源配置中心、全國同城化發展樣板區和高品質宜居生活圈。

《規劃》分兩個階段提出發展目標:

第一階段是瞄准全國,到2025年,都市圈同城化建設水平全國領先,基礎設施一體化程度大幅提高,人均GDP超過15萬元。

第二階段是瞄准世界,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重點任務

按照都市圈戰略定位和發展願景,聚焦同城化、高質量,堅持各揚所長、合作共建、共同發展,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技創新協同促進、現代產業分工協作、高水平開放合作、統一市場建設、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城鄉融合發展等8個方面,明確都市圈建設的重點任務和關鍵舉措。

基礎設施方面,重點是打通“斷頭路”“瓶頸路”,構建內外暢通立體交通網,建設“暢達都市圈”、“智慧都市圈”﹔

科技創新方面,重點是共建研究—研發—應用創新鏈和產業創新中心,聯合打造創新都市圈和科創共同體﹔

產業協作方面,重點是支持發展地標性產業,積極引導產業錯位布局、分工協作和特色化發展,共建現代產業體系﹔

開放合作方面,重點是全方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共建一批高水平開放平台和營商環境高地,合力打造“開放都市圈”﹔

統一市場方面,重點是全面清除行政分割、市場壁壘和行業壟斷,統一市場准入標准,加快建設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技術市場和金融資本市場﹔

公共服務方面,重點是推動教育醫療、文化旅游、就業社保和區域治理一體化發展,加快優質公共服務均衡普惠、整體提升,共同打造幸福都市圈﹔

生態環保方面,重點是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機制,協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污染治理,打造綠色都市圈﹔

城鄉融合方面,重點是推動城鄉要素跨區域合理配置,協同建設現代城市和特色田園鄉村,率先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規劃》將如何實施?

1、制定年度工作計劃

圍繞《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工程項目,按照突出年度特征、聚焦跨區域跨領域、採取清單制項目化推進的原則,制定都市圈建設年度工作要點,細化實化目標任務和責任主體,建立常態化年度推進機制,力爭通過一年又一年的持續不懈努力,一步一個腳印把規劃描繪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圖景。

2、強化協調聯動

立足都市圈跨省實際,充分發揮省級部門承上啟下、溝通各方的作用,盡快建立省際工作對接機制,指導推動地方開展政策會商和項目對接,積極協商解決規劃實施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協調推動兩省各部門各方面更大力度參與和支持都市圈建設。

3、積極爭取國家支持

著眼現代化都市圈建設,主動做好向上對接匯報,爭取推動一批重大改革試驗、重大載體平台、重大工程項目和重要經驗做法上升到國家層面,努力集聚更多資源力量、更大支持政策推動都市圈高質量發展。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沈佳暄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