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光閣
龍光閣 朱天羽 攝
明崇幀八年(1635),思宗朱由檢調朱大典總督漕運,駐節淮安。朱大典字延之,浙江金華人,《明史》有傳。他到職的第二年(1636)就建起了龍光閣。《重修山陽縣志》卷五“職官”說他“在淮振厲風紀,扶植士氣,建城外龍光閣以壯形勢。”又同書卷二“建置”:龍光閣在“南門護城崗上,明漕撫朱大典建造,以壯文峰,其門西向,與西北文通塔相應。”
入清以后,漕督遼左蔡士英(原籍宿遷)於順治十二年(1655)及康熙初年(1662)漕督大興林起龍先后各修葺一次。《縣志》說“后改門南向,頓失舊觀。”門改向南,當在二人維修時。到了康熙年間,即已傾圮無存。
淮人張養重曾寫了一首七律《登龍光閣》:
危欄面面玉玲瓏,俯瞷層城氣概雄。
萬堞參差迷近遠,兩河噴蕩失西東。
誰家砧響涼風外,有客帆飛入葉中。
我記閣成猶弱冠,前賢高宴坐晴空。
張養重字斗瞻,別號椰冠道人,明末秀才,入清不試,自願作為“落笈諸生”,因號“虞山逸民”,生於明萬歷四十五年丁己(1617)。按其詩“我記閣成猶弱冠”,“弱冠”是二十歲,張養重二十歲時正是崇禎九年(1636)朱大典建造龍光閣之時。當時說的是以振文風,其實朱大典是帶兵的武官,深明韜略,當明末農民起義軍紛起之時,建筑此閣,必然具有軍事上的作用。他深知百姓怯於戰爭,故意示人以暇,作鎮靜雍容之勢,招邀賓客,觴詠流連,因此有“前賢高宴坐晴空”之句,可以想見當時之盛,題詠之多,可惜留傳至今的詩篇真是寥若晨星。
另一首七律是馬駿的《歲杪與友人登龍光閣》:
驢背歸來已夕陽,俯巡閣道野天荒。
滿湖冰雪寒飛白,四野沙塵晚射黃。
財賦東南留巨鎮,郊壇今古在高崗。
雲煙過眼成千載,得與吾徒清嘯長。
馬駿是康熙八年(1669)舉人(生卒無可考),他登臨此閣,大約總在康熙前期。此后在雍正、乾隆兩代的七十余年中,則寂然無聞。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經過淮安時對漂母祠堂、韓侯釣台都有題詠,就是沒有提到龍光閣。
嘉慶六年(1801)淮安汪廷珍(1757-1827)回裡時,約了一位識得風水的季惇大同來,周覽淮安的形勝,認為龍光閣急宜修復。但工程巨大,未能實現。此后又經三十余年,汪廷珍已經逝世,他的學生李宗昉(1779-1846)於道光十四年(1834)回淮掃墓時,又同鄉人提及修復龍光閣事,也未能如願。直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民族英雄關天培在虎門抵抗侵略殉難后,淮安亦因戰備需要,修繕城垣,經管人員何錦、丁晏(1794-1875)等以修城余款及用剩的建筑材料,並得到當時地方官員的支持,遂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四月在原址動工興建,至同年九月竣工。當時李宗昉在北京聽到很高興,親筆書寫“龍光閣”三字巨額,又撰了一篇《重建龍光閣記》附記修城官紳題名,刻石(高約二尺,長約四尺)兩塊嵌置在閣下壁上。因為敘述不詳,又由丁晏撰寫一文(附錄於后)以紀其事,刻入《石亭記事》今尚流傳。新閣門仍向西北與文峰塔遙遙相對。閣之左方並建上下廳屋,上廳朝南,中懸“聚星堂”巨匾,為著名書法家周寅(木齋)(1786-1848)所書﹔下懸“禮門懸規,義路植矩﹔講求道德,吟詠詩書。”這副楹聯為蕭山書法家湯金釗所書。接連東首有一暖房,中置幾榻,壁上懸有古琴,為游客休息之所。內懸一聯:“於半城半郭之中﹔有一詠一觴之趣。”為吳江詩人郭麟所書。下廳奉朱大典牌位,上懸程矞採書“一門忠孝”匾額,旁懸丁晏聯雲“毓德淮南,桂樹叢中培世澤﹔督師江左,梅花嶺上配忠魂。”左側有何錦之子何其杰的“長生祿位牌”。何其杰(1832-1895)曾於光緒四年(1878)捐獻田畝,勒石紀事:《重修龍光閣並捐置田商記》。文生周賢所書,碑高約八尺,闊約四尺,碑早已不存。廳屋東西皆有走廊,西廊有月洞門。門外小院內有僧舍及廚房三間,中有后門出入,上有“龍光精舍”四宇篆書。正門經常不開,門楣有“龍躍天衢”四字,為淮安知府滿人福懋所書。
閣在正門之內,上有魁星塑像,旁有圉人牽馬,中層祀文昌木主,丁晏亦有聯雲:“旋斗運輸,乃服文德﹔握珠懷玉,生育賢才。”上層窗外懸李宗昉書“龍光閣”三字巨額,中層窗外懸淮安知府新建曹聯桂書“大魁天下”四字巨額,下面屏風上為孔子六十九世孫孔繼涑書“大學之道”一章。
地方人士每逢重九相率登臨龍光閣,憑欄四顧,不僅三城在望,遼闊肥美的田野也一覽無遺。丁晏有詩二首紀其事:
壬戌重九日登高偕廖菊屏,高伯平、李小淮、金筱韻、曹莼江、楊石卿、李少石集飲龍光閣:
金風秋肅屆重陽,高閣登臨快舉觴。
黃菊餐英香溢酒,丹楓絢採老凌霜。
層樓盤郁騰雲上,一水縈回繞郭長。
極目南天烽未靖,持螯莫負此家鄉。
癸亥重九登龍光閣
涼秋夜雨洒平皋,倏見朝陽興倍豪。
豐稔時宜人共樂,晴和天許客登高。
水長東海迎龍脈,野闊西風落雁毛。
勝侶招邀拼一醉,莫將佳節負題糕。
中秋日亦有登高賞月之舉,先曾祖叔居(丁晏之三子)先生有詩:
中秋月夜登龍光閣十六韻
杰閣蒼穹近、登臨望遠堤。
微波落沙岸,早稻熟秋畦。
風靜鈴無語,雲黃影不齊。
遙村驚犬吠、隔樹亂鴉啼。
碧水鷗鳧浴,雕檐燕雀棲。
柳陰依古寺,篝火露前溪。
天迥夜光冷,霜寒木葉淒。
樓高疑月小、野闊覺星低。
閃閃燈輝耀,青青草色萋。
納禾休叱犢、植麥又扶犁。
耆壽皆稱盞,童年正佩觽。
披襟憑倚檻,曳袂上雲梯。
放論人同樂,吟詩筆欲提。
歸途濕涼露,荒店唱鳴雞。
遺像常尊奉,忠誠試考稽。
待看懸蕊榜,帖報喜金泥。
龍光閣亦作邑人士春游之所,如邱錫彤《登龍光閣春望》詩雲:
龍光高閣聳遙崗,俯瞰郊原萬頃蒼。
石碣荒涼藏野草,河流屈曲繞城牆。
麥苗經雨含深碧,柳色搖風展淡黃。
陌上踏青人不少,年年踴躍為春忙。
祖餞、洗塵亦有假龍光閣以增其盛,如邑人顧震福(竹侯)詩:
將赴省試偕周佩玱(珩)、張郁齋(紹文)、丁善甫(積福)、王蓉軒(鏡人)、王魯山(恩繹)暨從兄培深(達源)集南城外龍光閣:
巽岡杰閣聳層岩,翹秀淮山久不凡。
萬裡寒光射星斗,三城秋影送風帆。
高飛鴻雁辭菰蔣,小隱虯龍擁檜杉。
千仞振衣遙望處,蔥蘢佳氣日邊銜。
這座龍光閣自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修復至一九四三年拆毀,在一百年中一直是地方人士及各地過客游覽的勝地,題詠甚多,大半散佚。所幸尚存當年照片一幀特加復制俾后之人得窺其風貌。
附錄丁晏《重建龍光閣記》:
郡城南郭外,舊有龍光閣,前明漕督朱烈愍公所創建也。自建閣后,科甲鼎盛,民物殷富。形家謂巽地高峰,為一郡風水所系,故建諸護城岡上,踞最高之地,俯瞰城中,與文通塔首尾相應。閣門向西,亦與縣庠門相應也。閣圯於康熙二十年間,久之劃為平地。嘉慶辛酉汪文端公延季解元惇大來淮,周覽形勝。謂龍光閣急宜修復,后效方長。文端倡修,以工鉅不果。
道光甲午,李總憲在笈,與余商榷重建,捐資得五百金。經費不及十之一,總憲入都,事遂寢,壬寅夏有事修城之役,余銳意並成之。會東阿周公任漕督,購大木將有所建,公旋代去。署漕督安邱李公,余請以撥用建閣,李公欣然允從,得大木千有余株。鹽河北舊有廢垣磚圈,城外古紅橋有廢河石工,埋於深土。余請於當事,取以濟工。掘地丈余,得古磚十萬余個。大者重五十斤,小者亦十余斤,磚厚且堅,非近今所有。又掘土得大石七百余塊,質重而色赭,工人謂石之最堅者。時鹺商毀宅,有大石門二區,大石礎數十個,皆深綠色有文,他宅皆不稱。無有購者,久欲施建廟宇,而不之用。至是遂捐以建閣,今前后所置巨石高門是也。計木石磚三者最鉅,皆天所賜,遂諏吉於癸卯四月中旬決意興作,及舉鍤起土,而基址尚存,閣之方向宛然矣。閣凡八角、象八風、繚垣皆中實,下牆厚三尺六寸,遞上而減。瓴甋置裡,煮糯米汁灌之,鐍以鐵挶。閣凡三層,外有周廊,共高七丈有余。上二層開壁窗燃燈,凡二十四,象二十四氣。工將大半,而頂仍缺如。匠言當鑄以銅,索值甚昂,且非數月不能辦。先是清河建塔,既建復毀,其銅頂猶存司工家,余宛轉求得之。加以刮,摩以汞,鍍黃金四兩,下承鐵鍋重六百斤。遂於九月十五日告或,祀文昌,魁斗之神。塑像以桂,龕以楠,幾以柏,樓板及檻皆用柏,雕畫精麗,皆良工也。既成而官紳致祭,讀祝者為上舍汪鶴齡、祭土神者為武生倪君家駰,二君即以是科捷鄉魁,萃於一時。則后此擢第掇科,正未有艾也。
越二年,又於閣前建精舍,有廳、有房、有庖、有圊、有僧寮。舊有朱烈愍公祠在二郎廟,今移祀於北廳以報忠烈,不忘初也。置稻田一頃零,以為歲修之費,勒石詳載,共用錢九千余緍。方是閣之初建也,余如蚊蝱負山,又兼修城大役,頗有嗤其不量力者。迨其成也,觀者雲集,莫不驚為奇特。然以如是之鉅工,而成之如是其速。城工既竣,斯閣復巍然峙於東南,則皆天之祐助士風民生,將興起以鳴國家之盛。而余之苦心,藉以大慰。要其所以成之者,則非余之所能為也。至於協謀佽力,何君錦用心最勤,牟君炳章次之。同鄉有相助為理者,則有總憲之文在,茲不備書。道光二十四年歲在甲辰十二月。(丁志安)
來源:文史淮安網
資料提供:黃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