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用好本土紅色資源 激發“好上加好”前行力量

2021年05月06日19:29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揚州四套班子領導成員正在參加黨史學習教育活動。 董輝攝

紅色資源是共和國的生命之源,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力量源泉。日前,中共揚州市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視察江蘇、視察揚州重要指示精神,把紅色資源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精心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創作紅色文藝作品,創新形式開展現場教育,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和奮斗力量,為把揚州建設得好上加好、越來越好加油鼓勁。

深挖“紅色寶藏”,高度利用本土紅色資源

揚州是有著25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一百年來,揚州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篳路藍縷,艱苦奮斗,踐行初心,開拓進取,為中國革命和新中國成立付出了重大犧牲,也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新征程中作出了重大貢獻,紅色印記深深烙刻在揚州的大地上。

多年來,揚州市委高度重視紅色資源的挖掘利用,明確了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工作思路。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揚州市委常委會專門聽取了有關紅色資源保護利用的情況匯報,揚州市委主要領導強調要充分利用揚州“紅色寶藏”,深入挖掘革命英烈的動人事跡,要求把紅色基地利用好、紅色基因傳承好、紅色傳統發揚好。寶應縣委專門成立紅色基地推進組,負責用好用活本地紅色資源。江都區發起“學黨史·祭英烈——讓三江營英雄回家”活動,幫助67位長眠三江營的英雄“尋親”,以愛心接力的形式延續革命精神。

細查“紅色場館”,廣泛摸清紅色資源底數

紅色教育基地是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是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課堂。揚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宣傳、黨史、文物等部門先后赴廣陵、江都、寶應、高郵等地專題調研紅色基地打造,實地走訪了江上青烈士史料陳列館、曹起溍故居、郭村保衛戰紀念館、許曉軒故居、華中雪楓大學舊址等50多個場館,逐一查看、了解紅色場館的保護利用情況。

揚州各縣(市、區)、各功能區及相關部門對本地本部門黨史資源進行實地勘查,掌握黨史資源的分布、保存狀況、利用情況,黨史專家對上報的數據進行核實認証,對每個遺址、場館的狀況進行在冊登記,建立紅色資源保護目錄庫,編輯出版《中共揚州地方史》《揚州紅色記憶200問》等本土黨史學習教材。

據統計,揚州共有150多個紅色遺址、場館,其中,重要黨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有31處,重要歷史事件及人物活動紀念館有13處,革命領導人和重要人物故居有5處,烈士墓、碑有47處,紀念設施有35處。揚州市民政、黨史、退役軍人事務、文旅、方志等5部門聯合從文化性、地域性、影響力等方面出發,重點挖掘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包括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在黨領導人民實現民族解放與自由以及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具有紅色印記、深厚紅色文化內涵和較高傳承弘揚價值的地名,梳理出周恩來少年讀書處、郭村保衛戰指揮部舊址、三江營革命烈士紀念館、江都水利樞紐、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22個紅色地名。

精選“紅色基地”,積極打造學習教育載體

揚州還精選出保存完好、可供參觀的紅色遺址、遺存,進行深入挖掘,系統梳理,串點聯線拓面,排出30處修繕改造清單,對場館布展文案大綱、展陳文案腳本、展陳征集等各個環節進行審核把關,對其硬件環境和展覽內容進行提升,提高基地瞻仰參觀承載能力。

據了解,揚州首批推出江上青烈士史料陳列館、郭村保衛戰紀念館、侵華日軍向新四軍投降處舊址、許曉軒故居等15處具備開放條件的基地,編制H5《揚州紅色教育基地(首批)》,通過多種媒介向全社會發布,印制揚州紅色基地手冊,在各紅色基地發放,服務全市黨員干部群眾就近就便參觀學習。江都區排出江都十大紅色基地、30個紅色遺址,精心策劃“十紅”教育載體,設計制作“紅色江都”黨史學習教育手繪地圖、印章地圖、剪紙地圖、VR地圖等一系列“紅色地圖”產品。寶應縣利用3D、VR、全息影像等新技術,變“陳列式展覽”為“多樣式教育”,變“陣地式講解”為“體驗式互動式宣講”,推動“看、聽、思、悟、行”融為一體。

同時,揚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還將把紅色教育基地打造與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相結合,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水情教育基地建設相結合,豐富黨史學習教育載體,為青少年學黨史注入力量,為全社會學“四史”提供便捷。

優培“紅色講解”,全力提升隊伍業務水平

針對講解員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揚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制定業務培訓計劃,分批次開展培訓。同時,要求宣傳系統和黨史部門干部必須進紅色教育基地宣講,並與紅色講解員一起參加培訓。

據悉,培訓班首批學員50余人,包括基地講解員、基地所在地宣傳委員、黨史部門工作人員,在課程內容設計上以業務培訓為主線,以黨史知識為基礎,輔以講解禮儀和講解技巧,邀請黨史專家、金牌講解員現場授課。同時,還開展學員模擬講解,專家從內容的組織提煉、接待的規范程序、語言表達、禮儀禮節等方面進行點評、指導。

通過培訓,規范宣講內容要求,提高情景教學水平,提升講解員能力素質,揚州助力講解員講好陳毅、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和曹起溍、江上青、許曉軒等革命英烈事跡,講好新四軍東進、解放軍渡江等黨史故事,為揚州市黨員干部群眾學習黨史提供重要支撐。寶應縣成立“荷鄉紅色播種者”黨史宣講團,開展紅色故事進社區、進村庄、進課堂等活動,講好“紅色寶應”故事。高郵市舉辦“四史”教育實踐基地講解員培訓班,招募並培訓近20名黨員志願者,充實到各基地講解員隊伍中。

廣講“紅色故事”,突出創好紅色文藝精品

在講好“紅色故事”的同時,揚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充分發揮文藝育人作用,優化黨史題材文藝精品創作,組織展演活動。

期間,重點創作打造大型揚劇《阿蓮渡江》和廣播劇《一江清水向北送》。據悉,《一江清水向北送》充分展現揚州作為南水北調東線源頭服務全國的使命擔當。《阿蓮渡江》則通過再現解放軍戰士江華和江邊女阿蓮的渡江故事,充分詮釋了“渡江戰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價值內涵,反映揚州人民積極支援前線投身解放戰爭的革命情懷。

此外,揚州還創作本土題材,策劃編創揚劇《血色浪漫》《許曉軒》《江姐》,淮劇《浪起寶應湖》,曲藝《永遠的長征——梨花又開放》《永恆的信仰》《寫給女兒的信》《新生》《江心洲》,歌曲《從這一刻起》《一枚黨徽一束火》,美術《抗戰之高郵戰役》《黨旗下的青春之歌》等紅色題材作品50余部。其中,揚州評話《永恆的信仰》、淮劇《浪起寶應湖》成功入選“江蘇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

在展演方式上,揚州組建“黨史+文藝”宣講小分隊,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文藝作品展演緊密結合,創作揚州清曲《揚州是個好地方》、揚州評話《在崗》、揚州彈詞《第一書記》等10部紅色現實題材曲藝作品,舉行“曲唱百年——慶祝建黨100周年揚州曲藝現代作品展演”活動。(揚學辦 張玉峰)

(責編:張妍、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