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區紅色資源打底 下好宜居宜業“一盤棋”

2021年05月07日07:33  來源:淮安區報
 
原標題:我區紅色資源打底下好宜居宜業“一盤棋”

  

  今年以來,我區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將“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學史力行的落腳點,以紅色資源打底,從農房改善切入,下好紅土地宜居宜業“一盤棋”。

  融入“紅色元素”,留住“美麗鄉愁”

  位於車橋鎮的盧灘村,77年前發生過蘆家灘阻擊戰。這場阻擊戰,是車橋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車橋戰役,則是與“平型關大捷”齊名的新四軍痛擊日軍的著名戰役。

  “今年一季度,盧灘村在已建成蘆家灘阻擊戰遺址公園、蘆家灘阻擊戰紀念館、鄉村振興知行館基礎上,對村中道路進行了重修,鋪設了以蘆家灘阻擊戰烈士名字命名的‘春萱大道’。”車橋鎮黨委書記許雲波說,以“紅色元素”為特色,鎮黨委、政府把盧灘社區的建設作為全鎮農房改善的重點項目。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加速推進,盧灘社區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已交付使用,社區不僅繁花掩映、綠意蔥蘢,還利用水車、磨盤、石碾等老物件進行了生態化布置,鋪展出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不僅如此,盧灘村通過成立芡實合作社、蘆家灘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民走上芡實規模化種植之路。目前,全村芡實種植面積達1800畝 ,投資680萬元的芡實加工基地,集保鮮、生產、包裝於一體,使遷入盧灘社區的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傳承“紅色基因”,打造“幸福家園”

  蘇嘴鎮同樣是一片革命紅土地。80年前,氣壯山河的大胡庄戰斗,就發生蘇嘴鎮大胡村。80年來,大胡庄八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蘇嘴兒女。

  今年以來,蘇嘴鎮傳承“紅色基因”,在大胡庄八十二烈士紀念地附近,新建起大胡庄社區,彩繪的大胡庄戰斗紅色主題文化牆,成為一道亮色。

  “不光文化牆漂亮,基礎設施配套也非常到位,確實是為老百姓辦了大好事、大實事。”村民高興地說,“以前想伸伸胳膊扭扭腰,隻能窩在家裡,連個健身場地都沒有,路燈也少得可憐,一到夜裡,黑燈瞎火的經常跌跤。現在變化大了,晚飯后聚集到燈火通明的廣場上,跳舞的、打球的、家長裡短閑聊的,愜意得很,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追尋“紅色印記”,做好“宜居文章”

  復興鎮任橋村,是四川籍革命烈士王嘉樹戰斗過的地方,也是王嘉樹的犧牲地。78年前,為掩護群眾突圍,王嘉樹不顧個人安危,與敵人周旋,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獻身,年僅23歲。

  任橋村不僅是王嘉樹烈士犧牲地,也曾經是車橋戰役打響前,粟裕將軍調兵遣將、運籌帷幄的地方,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紅色印記”。

  不過,復興鎮任橋村地處裡下河地區腹地,農房改善的先天條件較差,基礎薄弱。盡管如此,黨委、政府追尋“紅色印記”,下定決心,攻堅克難,實施了兩個農房改善重點項目,一個是任南社區,一個是銀鑫社區。

  兩個新建社區,道路、路燈、文化活動廣場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生態景觀鑲嵌其間。其中,銀鑫社區總投入4000萬元,佔地面積72.6畝,總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

  “我家原來是破瓦房,已經沒辦法居住,沒想到,破房子換成了12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現在正在裝修,很快就能搬進新居。”村民張雷興奮地說,新建的社區干淨整潔,尤其是路邊的綠化,看著就舒心,環境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美。(王正道 趙日超)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