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十年改革路 “三農”畫好圖

耿志超 馬曉波 朱達 王繼亮 閆峰

2021年05月10日06:55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春光明媚,無錫惠山區桃源村居民的生活富足美好。周建鵬攝

麥苗拔節快長,大田裡早已不見“汗滴禾下土”的老農,取而代之的是自走式植保機作業。鹽城市亭湖區富民社區農戶陳萬才如今也能忙裡偷閑了,“田地集中上了規模,整個農業生產過程都比過去省時、省力、高效了。”這樣的轉變,源自當地正在開展的“小田變大田”改革試驗。

江蘇是經濟大省,也是農業大省:以佔全國3.8%的耕地,生產了全國5.5%的糧食,養活了全國5.8%的人口。2020年,江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2萬元,位居全國前列。“要堅持把‘三農’工作擺在‘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重中之重的位置優先謀劃。”十四五開局之年,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年初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作此強調。

農本關系國本,“三農”發展離不開改革,江蘇的“三農”改革持續走在全國前列。自2011年至今,江蘇各地累計承擔全國和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的107項改革試驗任務,一大批成果相繼轉化。十年改革路,創新立潮頭。如今,一幅具有江蘇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圖景正躍然眼前。

泰州市姜堰區頒發首批助理鄉村振興技藝師証書。劉曉霞攝

“新農人”:技術賦能 抱團發展

谷雨時節,泰州姜堰。540畝的井賢家庭農場裡,翠綠的麥苗隨風擺動,呈現一幅自然恬靜的田園畫卷。

“學了新技術,用工成本每畝節省至少40元,綜合增收每畝在百元以上。”從傳統的庄稼漢到今天的“新農人”,姜井賢的感受真切。去年,31名具有中高級職稱的農技人員與包括姜井賢在內的農場主開展“點對點”實訓指導,姜井賢學會了節氮減肥健康種植、精確定量高質量栽培、病虫害綠色防控等多項農業新技術,還取得了助理鄉村振興技藝師的初級職稱。

培育“新農人”,是江蘇為推進鄉村振興所抓的一項工作。來自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的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該省每年開展農業農村人才技能培訓至少20萬人。

“新農人”也有發展的煩惱,單打獨斗經營的風險在所難免。常州新北區種植戶葛林林去年就栽了大跟頭,一個超長梅雨季使得他種的40畝獼猴桃樹大部分被淹死,一下損失了60多萬元。放棄與否,他糾結了很久。好在,當地新農家庭農場聯盟工作人員聞訊上門,送來了“組織的溫暖”。去年底,在聯盟的指導和建議下,葛林林決定將獼猴桃種植規模壓縮在十幾畝,其余則搭起16個大棚用來種植草莓以及黃瓜、辣椒、聖女果等應季蔬菜。

“我們想讓生產成本再降一點,畝均產量再增一點,資源配置再優一點,成員能力素質再升一點。”談及成立聯盟的初衷,新農家庭農場聯盟理事應英介紹,他們集合了新北區62家核心家庭農場的力量,致力於為成員單位提供農資統購、技術指導、信息咨詢、渠道打通等服務,“像葛林林做瓜果蔬菜,溫室大棚必不可少,我們可以向廠家直接採購,質量有保証,價格還便宜。”

在應英看來,抱團發展將是“新農人”穩健發展的大趨勢。除此之外,數字鄉村建設也在為這個群體賦能加油。

在南京市六合區,當地以“1+N+X”綜合體組織框架組建了天緯、艾津、河王三家農業服務聯合社,每個聯合社以一個核心成員牽頭,包含N個家庭農場、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拓展了品種布局、栽培管理、植保防治、機械施肥、機耕機收等X項服務模式。以艾津農業服務聯合社為例,其借助物聯網技術打造的線上管理平台上線近半年,已服務200多農戶。

對此,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鄒偉認為,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體,有利於推動農業服務降本增效,實現農民收益、合作社實力、農業生產水平“三個同步提升”,而突出信息化應用則是提速增效的關鍵一招。

淮安市淮安區蛇峰村一處現代化育苗大棚。人民網 耿志超攝

強農業:資源活化,動能煥發

走進鹽城市亭湖區黃尖鎮黃尖社區,一張嶄新的“土地拼圖”尤為顯眼。2019年9月,該區抓住江蘇省新一輪農村改革試驗機遇,在黃尖鎮和便倉鎮試點省級“小田變大田”改革試驗。當年,首批試點的431戶2790畝地由分散的1123塊整合為147塊。

“‘小田變大田’讓我們庄稼漢又重新從地裡刨出了‘金娃娃’。” 飯后,站在自家宅后一塊寬闊平整的田邊,黃尖社區居民單國民樂得合不攏嘴。從前,他家的9.5畝地是東一塊、西一塊,農業機械在“巴掌地”“皮帶田”裡派不上用場。如今通過換田,每戶村民都得到了一整塊承包地,機作問題迎刃而解。經此一改,黃尖鎮平均每畝地降低經營成本約160元。

在淮安市淮安區蛇峰村,“能人”繆錦叢除了擔任村兩委委員,還在村集體領辦的登峰農機合作社擔任農機操作手。前陣子,他連續一周開著高地隙植保機,進行農田作業約2000畝。

“一年下來收入10萬元不算事,公事私事都有干勁兒!”繆錦叢算了筆賬:做村干部一年工資3.4萬元﹔自家8畝承包地流轉入土地股份合作社,每年可得到6900元的保底收益金﹔作為農機操作手,他操作收割機每畝收入20元,操作無人植保機每畝3.5元,高低隙施肥每包5元,參與種植管理40畝農田績效報酬3600元,光這一塊增收就有五六萬元。

在蛇峰村黨總支書記萬士俊看來,鄉土人才是重要的發展資源,繆錦叢過去以家電維修為營生,玩機械也是一把好手,3年前村裡動員他當干部。在當地“三農”改革中,村干部參與種植管理,與產量績效挂鉤獲得管理報酬,實現了村集體、村干部、村民的多方共贏。

處理好和土地的關系,江蘇各地深諳“三農”改革的這一主線。

目光轉向蘇南。在無錫惠山區陽山鎮桃源村,沒有“小田”的困擾,但農房閑置一度是村書記張谷的“頭疼大事”。“以山南頭自然村為例,戶籍人口超過300人,但常住人口不足100人。”張谷坦言,這些閑置房屋大多建於上世紀80年代,長期無人管護,泥灰剝落,破敗不堪。

如何才能讓閑置的宅基地和農房煥發新生機?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明確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和使用權三權分置。次年,桃源村即嘗試以“群眾入股+合作社入股+社會資金入股+政府支持”的形式,以水蜜桃產業為核心,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村民可以將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給集體獲得資產性收入,也可以自己經營民宿、農家樂獲得經營性收入。”張谷說。

村民陳芳和隔壁鄰居家的老房被人看中租去開辦了“即見桑梓”民宿,2019年最后倆月試營業期間,這家民宿的營業額就達20萬元。目前,桃園村流轉閑置宅基地3880平方米,全村已有民宿15家,從曾經的“賣桃賺錢”到如今的“以桃興業”,桃源村的發展路子更寬了。

江蘇省農科院農經所所長朱方林認為,當前,“新農人”、新技術和新業態快速涌入農村,為盤活農房資源提供了新空間。中央提出的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為加快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盤活利用指明了方向。

敬安鎮是徐州市“三鄉工程”示范基地。人民網 閆峰攝

興農村:產業支撐,強基固本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支撐。

沛縣敬安鎮唐樓村村民朱永去年種了50余畝辣椒大棚,純收入達到30多萬元,“龍頭企業管一頭一尾,提供辣椒苗並負責收購辣椒成熟后取出的種子,我們負責田間管理和成熟后的取種。”目前,整個敬安鎮的制種辣椒種植面積2萬余畝,年銷售額超5億元,直接帶動約2萬農民致富。

“這個富民產業的造就,離不開我們啟動的‘三鄉工程’試點。”沛縣縣委副書記黃浩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在推動人才下鄉、能人返鄉和資本興鄉過程中,在蘇南從事辣椒制種多年的盧國強應邀帶著資金、技術、經驗等優質資源返鄉,在敬安鎮打造起了辣椒制種科創小鎮,如今連中國工程院辣椒院士工作站也在這裡挂了牌。

蘇南雖富,也有相對薄弱村。在“中國制造第一縣”江陰市,南閘街道帶著南閘村、曙光村、蔡涇村、龍運村4個經濟薄弱村共同出資成立了江陰市聯扶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胡振芳介紹,這是江陰首個鎮村聯合發展平台,將優先投資薄弱村的盈利性、公益性項目。

2019年起,該平台公司開始扶持南閘村推進一批產業扶貧項目進程。“通過企業廠房租賃,可為村裡增加180多萬元的村級收入。”南閘村黨總支書記王梁說,隨著村級集體經濟的壯大,也直接推進了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村裡這兩年先后投入20余萬元完成了觀庄后村段頭路硬化、亮化工程﹔投入近30萬元完成陳氏河清淤、蔬菜種植大戶退租的200余畝農田的整治及農機水利設施修復。

無疑,資源注入是助推農村發展的關鍵。太倉市璜涇鎮的雅鹿村,十多年前集體經濟也是一窮二白,它的發展靠的是與知名服裝企業雅鹿集團之間的村企共建。

早在2007年,雅鹿集團出資為村裡建成兩棟標准廠房,當年即為集體增加租金收入54萬元。嘗到甜頭后的雅鹿村,在雅鹿集團的擔保下從銀行貸款110萬元擴建標准廠房,現該村標准廠房總面積達6.5萬平方米,預計今年底還可以增加2.5萬平方米。

一手引進孵化工業項目,一手集約土地規模經營,雅鹿村黨委書記顧愛東說,2020年他們實現村集體收入1846.8萬元,村級經營性資產突破3287.6萬元,比2006年並村時增長了40倍。

去年6月22日,江蘇省委組織部、省委農辦、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組織開展“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的實施意見》,這意味著更多的政策資源將持續輸往全省各地鄉村。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年。“‘十四五’期間,江蘇農業農村發展進入加速轉型期,鄉村建設治理進入深化拓展期,農村民生保障進入品質提升期,工農城鄉關系進入重塑融合期。”在此背景下,2021年江蘇省委一號文件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出了33條硬核舉措,在強調守牢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底線的同時,提出全面啟動鄉村建設和富民強村幫促兩大行動。

“堅持硬件軟件一起抓,面子裡子一起做。”江蘇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楊時雲表示,今年全省將加快改善農民住房條件,深入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持續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社會保障向農村傾斜。他同時表示,江蘇“三農”發展得益於改革,改革是江蘇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經驗,“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提高農村改革試驗的精准化、精細化、集成化水平,努力把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成為制度創新高地。”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