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做起精細管理 水韻江蘇讓節水成良好風尚

2021年05月13日07:21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水韻江蘇,讓節水成良好風尚

5月11日深夜,南京國電南自園區,南京福佑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經理尹飛帶領同事們進行漏水檢測。尹飛對前去採訪的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說:“夜間用水量小,檢測干擾因素就少。而夏季用水量增多,供水管網出問題的概率變大。”

專業、敏銳的“探漏人”捕捉供水管網異常,守護著珍貴的水資源。而為寫好節水惜水“文章”,人們做了些什麼?又該在哪些方面再發力?正值2021年“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記者進行了調查。

點滴做起,念好“節水經”

在省水利廳辦公樓——江蘇水利大廈,記者看到茶水間貼有“滴水在指尖、節水在心田”“從我做起,建設節水機關”等宣傳語,接水時滴漏的水可通過管道回收到飲水機上方的棄水回收箱,用於打掃衛生。省水利廳節水辦四級調研員杜芙蓉介紹,大廈2019年進行節水提標改造,為每層樓安裝節水器具和24小時在線監控系統,“改造后節水30%-40%,人均用水量達節水單位先進值。”目前,江蘇大部分省級機關已完成節水型機關建設。

南京市丁家庄二期鳳康園小區是個保障房小區,918套公租房統一安裝節水型器具,去年小區人均每月用水1.92噸。而按江蘇省城鎮居民用水定額計算,人均每月用水量是4.5噸。該小區住戶王萬美說,家裡的水龍頭、淋浴頭等打開之后水不會亂噴,關掉后不會滴水,“我家水費每兩個月60元左右,比搬來前少一半。”

去年,南京工業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副教授趙金輝所在團隊,與南京節水管理部門共同調查了94個高校校區的節水情況。總體來說,高校學生日均用水量達到150-180升,高於居民140-150升的人均生活用水量﹔部分校區內部供水管網漏損率較高。

高校用水人群龐大,節水工作頗受重視。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購置節水科技產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例如,在用水器具上安裝節水喉、水箱翻板球后,節水率提升30%﹔在食堂推廣“一體式節能節水洗碗機”,年節水量達1.2萬立方米﹔引進超聲波洗菜機、自動洗筷機,節水20%﹔引入自助洗車機,車輛單次清洗耗水12-25升,相較傳統洗車方式節水70%以上。

江蘇篩選用水量大、水耗高、節水制度健全管理到位且具有較大節水潛力的單位開展“合同節水”試點,即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戶簽署合同,提供節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務。目前,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南京體育大學用水管網改造等試點項目順利實施。常州工學院巫山路校區節水改造等項目,被水利部作為典型在全國推介。

省水利廳節水辦主任朱慶元介紹,近年來我省全面推進節約用水管理工作,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的降幅,每年均超額完成國家和省政府規定的目標任務,用水效率明顯提升。在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我省連續6次榮獲優秀等次,連續4個年度位列全國第一。

省住建廳城建處負責人說,我省積極開展節水型城市建設,強化生產、生活、消費各環節,工業、服務業、建筑業等各領域,城區、街道、社區、家庭各層面的節水。全省已有24個“國家節水型城市”,數量居全國各省份第一﹔13個設區市均獲“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設區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全覆蓋。

我省還穩步推進節水載體建設,共建成1442家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1163個省級節水型小區。

重復利用,盤活“第二水源”

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有一個掩映在綠蔭中的中水處理站。“學校一直在探索雨水收集、污水回用的方法,在新校區建設中利用地形地貌建設雨水收集系統,每年雨水收集量達26萬立方米左右﹔建成湖水自動澆灌系統、湖水轉中水利用系統,每年湖水直接利用量3萬多立方米、間接利用量8萬立方米,解決了300多畝校園綠化用水以及教學、工業中心、體育中心等區域的所有日雜用水。”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后勤中心主任邢益軍告訴記者。

省住建廳城建處負責人介紹,我省多措並舉,持續加強非常規水資源利用。一方面推進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實施太湖流域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有序推進再生水處理設施建設,同步建設配套輸水管網,鼓勵用戶主動利用再生水。截至2020年底,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再生利用率超20%,主要用於工業回用、景觀用水、綠化灌溉、城市雜用等。另一方面,強化雨水利用,將“海綿城市”理念貫穿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促進雨水自然積存、滲透、淨化,提升城市的自然調蓄和涵養能力。此外,我省積極推動大型單體建筑、公共建筑等中水回用設施建設。

5月11日,記者在丁家庄二期鳳康園小區看到,雖然前夜下過暴雨、當天細雨綿綿,但地面上不見一絲積水。小區最外圍綠化帶比地面低約半米,“這是下沉式綠地,便於雨水直接流下去灌溉。雨水通過透水磚滲漏到線性排水溝后,回流到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池能儲存100立方米雨水,供綠化灌溉使用,每年至少能節水300立方米。”鳳康園生活服務中心經理孫宏兵介紹,丁家庄二期是南京“海綿城市”建設兩個試點項目之一,採用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充分利用資源,兼顧市政道路排水。

我省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先后評選確定南京、蘇州等兩批14個省級試點城市和一批省級示范項目。試點城市分布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兼顧地下水位埋深、平原水網地區、丘陵地區和高鹽鹼地區等地理特征,對今后全省推廣具有積極意義。與此同時,全省在解決城市內澇、消除黑臭水體等方面,綜合效益逐步顯現。

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學院副院長、水科學研究院教授李國芳建議,進一步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例如,在企業內部,加強冷卻用水的循環利用﹔在工業園區內,通過合理布局,使一家企業用過的水可以在另一家企業再利用。目前企業內部水的重復利用得到重視,但企業之間的串聯用水較少,需要加強政策激勵、提供專業指導與服務。

省規劃設計集團市政院總工程師朱建國說:“目前來看,我省再生水利用效率還不高。”我省本地水資源一般,但因處在長江下游,“外來水”不少,總體上水資源較豐富。在再生水和自來水水價相差不多、尚需另建一套再生水管網的情況下,有的地方怕麻煩、怕風險,再生水利用的積極性不高。而在北方一些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可達100%。他建議,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通過給予設施補貼、實行優惠水價的政策引導、激勵機制,推動再生水利用。

趙金輝也提出,綠化澆洒、車輛清洗、道路沖洗等完全可以用再生水,但南京再生水的使用還不普遍。例如根據2015年實施的《洗車場所節水技術規范》,洗車用水的重復利用率應大於80%,洗車取水量定額不應大於40升/輛·次。目前常見的高壓水槍方式洗一輛小型車用水在100升左右,需加強重復利用以降低水耗。

精細管理,擰緊“水龍頭”

去年6月,水量自動監測系統提示,國電南自園區內的連天美醫院水量比上月增長超過30%。接到系統報警后,福佑管道工程公司上門檢測,發現管道老化導致漏水。

尹飛說:“水費支出在企業各項支出中佔比不大,所以企業可能對用水異常並不敏感。我們定期對園區進行節水核查,既能及時掌握相關單位用水現狀、進行合理化分析,也有利於找出用水管網和設施的泄漏點,並採取修復措施,堵塞跑冒滴漏。”節水核查,讓國電南自園區每年減少水費約18萬元。

省住建廳相關人士介紹,我省不斷推進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加大供水管網改造力度,2020年底全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至10%以下。

最近,南京聯通公司與鐘山職業技術學院簽訂了節水服務合同。南京聯通項目經理徐慕然介紹,作為控制城市供水系統水量漏失的有效方法之一,DMA分區管理通過准確的夜間計量、實時流量監測、精確快速的漏水定位和維修、合理調節壓力等手段,達到控制漏損目的,還可以控制各個場景用水量、定量控制綠化等非必須自來水消耗場景。預計第一年可節水15%,此后節水率可逐步提升到30%以上。

趙金輝發現,加強公共用水的精細化管理,需重視一些細節問題。例如,節水器具近年來逐漸普及,有的公共建筑衛生間內安裝了延時自閉沖洗衛生器具,但一些維護人員為追求沖廁效果,將延遲時間調到最大限度,沖水量遠超所需。一些場所安裝紅外感應沖洗裝置,有人進去后先沖一次水,待人離開又沖一次水,同樣造成浪費。目前公共建筑均安裝節水龍頭,但一些高層建筑中由於水壓過大導致“超壓出流”,需通過優化壓力控制和加強管理使其發揮節水效果。

朱建國曾參與省級層面供水與節水規劃編制,也參與編制和指導多個設區市、縣(市)的城市節水專項規劃。他告訴記者:“做好節水,不是把用水控制到非常苛刻的程度,而是在較合適水平上節水,既節約水資源又不影響城市發展。”在他看來,編制節水規劃,要科學考量城市規模、工業企業規模、產業背景等,做好水資源的平衡分析,也要將調水遠近與用水需求平衡好。

在創建節水型城市評審過程中,朱建國發現,台賬不清的問題也亟需引起重視。“投入經費,小區裝了雨水回收利用設備,但設備有沒有正常運行?利用量有多少?不少地方的記錄不夠清晰。而這些數據對我們優化設施調度、科學分析調蓄水池規模與降雨雨量關系等非常重要。”

久久為功,節水始終在路上

“節約用水,不能僅僅理解為減少用水量,而是有著豐富內涵,要在水資源開發利用各個環節,強化水資源節約和保護意識,以完備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法制體系為保障,在政府、用水單位和公眾的共同參與下,通過法律、行政、經濟、技術和工程等措施,結合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實現全社會高效合理用水,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李國芳說。

南通市水利局局長吳曉春介紹,該市把“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降幅”納入高質量考核體系﹔在工業領域,推進生產要素向沿江沿海經濟帶聚集,重點培養低耗水、高附加值產業,形成與區域水資源條件相適應的產業布局構架﹔以火電、化工、冶煉、紡織等行業為重點,以節水技改為核心,推廣工業用水重復利用、中水回用和“零排放”等節水技術與產品。

在節水型城市建設過程中,泰州市加強部門間協調聯動,城鎮污水再生水利用、黑臭水體整治和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地下水資源管理等同步推進。泰州市住建局城市建設處四級主任科員曹洋介紹,近兩年該局聯合衛健委、市場監管局、商務局,對市區用水量前十名的公共建筑開展節水型器具檢查,實現節水型器具普及率達100%。

今年,南京將迎來第三次“國家節水型城市”復查。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葛玲表示,南京將“打好節約用水攻堅戰”,完善、落實節水管理制度,制定節水型載體評價報告編制標准體系、節水型工業園區創建標准,推進定額精細化管理﹔以高耗水行業為重點,創建不少於90家市級以上節水型載體、技改項目、教育基地,進一步提高黨政機關創建市級以上節水型單位的比例。

《江蘇省節約用水獎勵辦法》正在研究制定中,我省拿出4500萬元省級專項資金支持節水型載體建設、用水審計、節水宣傳等,建立節水財政獎勵機制。市、縣各級也將節水管理納入財政預算,給予一定的獎補資金。江蘇還在全國創新推出“節水貸”政策,為省內企業開展節水技術改造、供水管網改造、非常規水源利用等項目進行貸款增信。目前已累計發放低息“節水貸”37億元,惠及60余家企業。

圍繞節水型城市建設,專家們紛紛提出建議。“隨著城市第三產業不斷發展和環境改善,公共建筑、生態環境用水佔比越來越高,公共用水管理還需加強。”趙金輝認為,有的人在家中用水節約,在辦公樓、賓館等就不那麼在意。所以,一方面要在公共建筑中採取限壓、限時等被動的節水措施,另一方面還要通過節水宣傳教育,不斷強化公眾的節水意識。

李國芳建議開展分質供水。她說,人們對飲用水水質要求越來越高,飲用水和自來水的分質供水得到發展,比如上海、寧波等城市已有多個分質供水項目。目前自來水管道中的水都是清潔水,可以積極探索將再生水作為人們的生活雜用水,按不同水質實行不同水價,讓居民根據需求選擇用水。不僅在家庭,在工業園區、公共建筑等場所,同樣可以推動分質供水。

□ 本報記者 吳瓊 白雪 洪葉 徐冠英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