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感受"幸福來敲門"的喜悅

2021年05月22日11:29  來源:中國江蘇網
 
原標題:淮安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感受"幸福來敲門"的喜悅

  走進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元小區四期,柏油路面干淨整潔,車輛停放有序,錯落有致的亭台、綠化景觀小品,為小區增添了無限生機。“變化真的翻天覆地!”5月17日,小區1號樓業主侯金順這樣對記者感慨。說起過去的居住環境,侯金順直搖頭:“小區車位少,路面破爛不堪,下水管道老化堵塞,一到陰雨天臭氣熏天。看看現在的環境,住著舒適多了。”

  黃元小區的變化,是淮安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縮影。自2013年以來,淮安市已累計改造老舊小區1091個。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居民實現安居夢想,切身感受到了“幸福來敲門”的喜悅。■融媒體記者 葉列 通訊員 徐俊華

  現場直擊 全過程接受群眾建議、群眾監督

  “咱們小區進入今年老舊小區改造名單啦,大家有什麼意見盡管提,幫我們一起完善方案。”去年4月,一場特殊的座談會在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元小區四期舉行,在區住建部門初步排定改造方案后,社區干部現場向居民詢問老舊小區改造意見。

  “小區排水不暢,一下雨就‘水漫金山’”“路面破損嚴重,車位也少,晚上回來爭車位經常發生矛盾”……大家暢所欲言。“電動車充電很不方便,私拉電線不僅不美觀,還存在安全隱患。”社區居民李素明所說的電動車充電問題,同樣是居民關心的熱點。

  全過程接受群眾建議、群眾監督,是黃元小區四期改造的一大特色。該小區整治改造過程中,街道、社區、施工方、群眾代表的電話被公示在每一個樓道口,業主們提出的“綠化樹枝干太長,有的都長到了窗戶口”“路燈靠路面太近,開車容易蹭到”等合理建議,都被一一採納。

  群眾參與,在竣工驗收環節亦有體現。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住建局物管處處長韓建表示,在項目施工竣工驗收后,還進行了抽樣調查,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群眾不滿意的,拒絕發放工程尾款”。

  小區變美了,還需大家攜起手來,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環境。在高清監控等硬件技防設施完善基礎上,街道、社區組建了巡邏隊,社區志願者自發參與巡邏,承擔小區平安治理、衛生保潔等職責,實現了改造后小區的自我管養。

  夢想鏈接 讓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成為“民心工程”

  近年來,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淮安市選擇樣本解剖“麻雀”,先從問題多、矛盾大、困難重的小區中選擇,各縣區通過典型引路、示范帶動,啃下硬骨頭,率先將河下小區、櫻花園小區、黃元小區四期等打造成整治示范項目,為全市作出表率。

  在推進改造過程中,淮安始終以“關注民心、聚焦民生”為核心,把工程當成服務群眾、化解矛盾、拉近距離的橋梁紐帶,充分尊重居民意見。在方案征求、圖紙設計、施工過程、竣工驗收等環節,引入行業監管、群眾監督、街道參與、媒體評議等方式,促進整治質量的全面提升,力爭實現“整治完成一個,出新出亮一處,群眾點贊一個,長效管理一個”的整治“四個一”效果。

  在歷年的老舊小區改造推進中,市委市政府以“家家到”形式開展多輪明察暗訪活動,現場聽取群眾意見建議,邊查邊改、立行立改,把群眾滿意度作為“第一標准”,排定工作計劃,修訂改造方案和步驟,讓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成為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

  探索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是淮安市老舊小區改造中的關鍵點。淮安市把建章立制作為著力點,在改造完工后,所有老舊小區將建立物業管理運行機制,實行社區居委會、物業服務單位、業主委員會“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充分調動社區、產權單位、居民共同參與老舊小區管理,確保改造后的老舊小區“顏值”不反彈、“內涵”不降低。

  把“群眾呼聲” 轉變為“熱烈掌聲”

  住,是人生一大要事。住得好不好,關系著每個人的生活質量,左右著每個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市104個老舊小區全部完成立項、征求群眾意見工作,85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方案設計,淮安區9個老舊小區全部進場施工。在改造進度基本達序時的同時,各地堅持“以人為本”思想,傾聽群眾訴求,了解群眾意願,融入當地歷史文化元素,修改完善后的改造方案設計質量明顯提升。比如,淮陰區設計方案凸顯文化元素和街區更新﹔漣水縣注重改造標准,投資額增加1倍,房屋外立面採用真石漆,管線序化全部橋架﹔清江浦區塑造新江淮風格,淮安區、洪澤區整合零散小區統一改造﹔經開區統籌配套建設便民設施。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隻有充分信任和發動群眾,才能讓老百姓的需求和願望在老舊小區的改造當中得以實現,才能把“群眾呼聲”轉變為“熱烈掌聲”,讓老舊小區居民有獲得感、尊嚴感和幸福感,在新時代不掉隊、不落伍,真正地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責編:李子佩、張妍)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