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輔導集中研讀黨史著作、用好紅色資源開展現場教育、創新開展文藝黨課、線上線下“活”學黨史……連日來,鹽城東台市上下精心組織,通過深挖本地紅色資源,積極推進形式創新、載體創新,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黨史學習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感悟實踐的力量、前行的力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行穩致遠。
重系統 原汁原味學悟黨史
5月21日,東台市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讀書班,市四套班子全體領導等參會同志利用一天時間集中學習黨史學習教育四本“必讀書”。這是全市黨員干部積極學習黨史、參與黨史教育的一個縮影。
面上原汁原味學,東台市委加強組織領導,精心謀劃實施,深入宣傳宣講,興起學習熱潮,累計發放黨史學習必讀教材6萬多套。市委常委會帶頭示范,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集中交流學習研討,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全市各參學單位運用專題黨課、專題學習會、專題培訓班、黨員統一活動日等形式,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開展“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活動。
今年3月,東台市唐洋鎮新儲村將“農村聽吧”活動室搬到了村民吳玉德家。有著幾十年基層報道經驗的吳玉德,結合平時的學習感悟,帶領20多名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集中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主要精神。小聽吧接地氣講出大道理,微課堂有人氣發揮大作用。
重實效 本地黨史更生動入人心
5月22日,市委理論中心組一行深入到黃逸峰故居、三倉烈士陵園、黃海森林黨風廉政教育館和黨性教育基地開展實境課堂,通過參觀歷史史料、聆聽英雄事跡,讓黨員干部在耳濡目染中補足政治“鈣”,加滿思想“油”,激發了內在動力與責任擔當。廣大黨員紛紛表示要搶抓機遇、善作善為,把“路線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裡程表”,奮力開創東台社會事業發展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身邊的故事最感人”。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東台充分發揮本地紅色資源的重要作用,精心組織,創新形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真正入腦入心。推出三倉烈士陵園、黃海森林公園黨性教育基地等實境陣地,將12個烈士命名鎮村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點,繪制《紅色地圖》。2萬多名黨員干部走進紅色基地、聆聽革命故事、重溫入黨誓詞。全市各中小學紛紛以校園為陣地、以英烈為楷模、以先進為榜樣,全面優化課堂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引導青少年知黨恩、跟黨走,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重參與 線上線下傳遞黨史學“好聲音”
一場大型民族音樂劇《華中魯藝記》在東台市王昆大劇院成功演出,吸引了東台市四套班子全體領導以及各單位黨員代表進場觀看。這堂文藝黨課用感人的故事劇情、創新的音樂元素、精彩的角色演出,讓大家接受了一場感動人、震撼人的心靈洗禮。
25年彈指一揮間,卻是國營東台林場第七任書記、場長朱龍山的最美芳華。25年間,朱龍山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中走來,在“不砍一棵樹、不毀一點綠”中堅守,帶領林場人拓荒改鹼種林﹔25年間,朱龍山與自己子女聚少離多,女兒小學更換5所學校。宣講會上,朱龍山通過講述自身經歷,把大家帶回林場人那段閃耀奮斗的崢嶸歲月,重溫了“黃海林工”精神。與會同志聽得入神,不時報以掌聲。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東台市委宣講團,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共東台地方黨”“新四軍鐵軍精神”和“黃海林工精神”4個專題,推行“集中式”宣講與“點單 式”宣講相結合,開展宣講10多場次,受眾5000多人次。同時,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在《東台日報》、“東亭學苑”等開設專題專欄,打造“空中流動課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廣泛動員“百姓名嘴”、“五老”同志,以“接地氣、冒熱氣”的方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