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學習弘揚周恩來精神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2021年06月05日07:15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海棠依舊梅花紅,偉人風范永照人

  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無限忠誠的政治品格、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周恩來精神是我省“四種革命精神”(周恩來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軍鐵軍精神、淮海戰役精神)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百年黨史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省各地把學習、弘揚周恩來精神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深刻理解體悟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偉大貢獻和初心宗旨。周恩來精神成為全省黨員干部和一代新人砥礪奮進、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現代化篇章的不竭動力。

  學史明理,汲取信仰力量

  淮安,一代偉人周恩來的家鄉。習近平總書記曾用六個“杰出楷模”深刻闡述周恩來精神,並強調“周恩來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偉大風范,感召和哺育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

  淮安市把弘揚周恩來精神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用好周恩來童年讀書處、周恩來故居、周恩來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實境教育﹔依托恩來干部學院,開發系列黨史學習教育特色課程。今年3月27日,淮安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培訓班在恩來干部學院舉行,活動回顧百年奮斗史,重溫周恩來精神,帶頭學好黨史“必修課”,埋頭走好發展“實干路”,奮力開創淮安高質量跨越發展新局面。

  恩來干部學院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推出專題教學、訪談教學、文獻研讀等10余門課程,不僅在省內進行學黨史教育培訓,還承接了中建集團、審計署黨校等多個重要專題班次。學院自2014年成立以來,累計培訓來自中組部、統戰部、外交部等中央部委和國家機關以及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9萬余名學員,成為弘揚周恩來精神和開展黨性教育的新平台和大熔爐。

  周恩來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黨史學習教育的“打卡地”。紀念館西花廳院落中海棠年年花落花又開。鄧穎超曾在《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中寫道:“在花下樹前,大家一邊賞花,一邊緬懷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們中間。”5月25日下午,以周恩來紀念館金牌講解員王 丹講述《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開場,該館與中國銀行淮安分行舉行“黨旗紅,中行紅——青年學黨史”共建活動。中行淮安分行行長孫偉告訴記者,該行共有12名青年志願者長期在周恩來紀念館服務,“學習周恩來精神使全行汲取了信仰的力量,也激發了發展的內生動力。”據統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紀念館接待游客48萬人次,講解近2000場,對外開展宣講30余場,觀眾5000多人次,偉人風范在無數人的靈魂深處注入精神力量。

  4月26日,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展陳升級后重新開放,紀念館精心構建銅像緬懷、誓詞重溫、展廳微黨課、舊址尋訪組成的“黨性教育實境課堂”。“梅園紅”是各級黨組織和觀眾接受黨史學習教育和紅色文化體驗的品牌。不久前,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成員李忠杰在這裡與基層黨員群眾開展面對面、互動式宣講﹔紀念館后門百米,就是梅園新村社區“小紅梅”信仰空間,其中周恩來的故事處處可見﹔由館內黨員和青年大學生志願者組成的“梅園紅”志願者團隊成為新時代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精神的踐行者。

  潤物無聲,弘揚精神血脈

  文明是時代的號角,最能代表時代風貌,引領時代風氣。把文藝作品當作弘揚周恩來精神的生動教材,可以起到潤物無聲,賡續精神血脈的作用。

  今年六一兒童節,由江蘇楚雲文化、淮安藍天文化聯合出品的電影《童年周恩來》正式在院線播出。《童年周恩來》是首部解讀周恩來童年時期家庭、家教、家風的時代之作,填補了以電影表現周恩來童年時代的空白。

  “晨曦漫洒西花廳,暗香浮動沁人心……”由省委宣傳部指導、省演藝集團出品的歌劇《周恩來》作為我省四部作品之一,入選中宣部、文旅部、中國文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於5月5日和6日在南京演出。作品選取了周恩來一生中幾次“化危機為轉機”的戲劇性場面,在現實時空之外穿插湘江之戰、遵義會議、萬隆會議等時空閃回,再現他的卓著功勛和崇高風范,抒寫其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光輝一生。

  該劇兩年前在延安首演,被稱為“還了總理一個心願,也圓了延安人民46年的夢。”恰逢建黨百年,經過數度修改和打磨的歌劇《周恩來》精益求精,讓大國總理的形象在歌劇舞台上熠熠生輝。江蘇省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鄭澤雲表示,創作團隊在創排中深刻感受到周恩來精神的偉大,也希望在長期的演出中把這種精神傳遞給每一位觀眾。

  不朽的精神需要創新式傳播。淮安周恩來紀念地管理局挖掘歷史故事,活化文化資源,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提升完善《風范》《不朽的旗幟》《道是無情卻深情》等周恩來精神情景故事會,已赴省委政法委、工行江蘇分行、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等單位宣講近20場次,聽眾3000余人次﹔組建周恩來精神講師團,挂牌成立“周恩來家風講堂”﹔在“網上展館”開設“學習恩來精神,我和偉大的黨”微展館,定期推送微展覽、微誦讀、微視頻等融媒“微”系列作品,打造了一個24小時在線、一網連接世界的永不落幕的周恩來精神展廳。

  鑄魂育人,傳承紅色基因

  周恩來精神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周恩來精神薪火相傳,用紅色基因培根鑄魂,是黨史學習教育需要直面的重要課題。

  淮陰師范學院是總理故鄉淮安的第一所本科院校,1998年起每年在全校評選“周恩來班”。校團委書記紀元告訴記者:“周恩來精神像一面旗幟引領著學校建設,‘周恩來班’是學校內的最高榮譽。創建中除了召開主題班會、撰寫讀書筆記、結對中小學班級、參觀紀念地等外,還通過征文、演講、知識競賽、文藝演出等形式活化學習成果。2011年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團省委聯合發文推廣淮師‘周恩來班’創建模式,2018年,我們還發起成立了全國‘周恩來班’創建聯盟。”

  據統計,自1984年首個“周恩來班”由梅園新村紀念館在梅園中學創建以來,全國大中小學已有191個“周恩來班”,其中江蘇有132個,約佔總數的70%。

  在位於淮安的周恩來童年讀書舊址,除設立一品梅活動室、德育課堂,培養小小講解員外,今年特別啟動了“周恩來勵志精神百校行”活動。舊址管理處接待科科長段煉說:“活動推出了‘六個一’互動體驗:觀看一部少年勵志動畫片《大鸞——周恩來童年讀書的故事》、聆聽一場催人奮進故事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觀看一個溫暖童心圖片展《周恩來與孩子們》、閱讀一本感悟升華精品書《周恩來與中外少年兒童》、撰寫一篇認知踐行觀后感、演繹一段勵志情景劇,把周恩來精神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給同學們。”接下來,活動將借助全國周恩來紀念地聯盟,走出江蘇,走進浙江、山東等地。

  結合全民閱讀,梅園新村紀念館立足周恩來圖書館推出了“紅色閱讀社教課堂”,圍繞未成年人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再現歷史場景的“永不消逝的電波——摩爾斯電碼”“國旗與少年”“我是譯編員”“小小報務員”等紅色閱讀社教活動,覆蓋全市各區中小學,參與人數6000余人﹔借助文博之夏活動,開展紅色閱讀及紅色游記征稿,自2014年以來共接稿5000余篇﹔組建200余人的紅色閱讀志願者隊伍,年服務超過6000小時……紅色基因在琅琅書聲中代代相傳。

  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周恩來總理,他的精神生生不息,正如西花廳海棠依舊,紀念館梅花吐紅,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王宏偉 姚依依)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