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全線建成通車!南京揚子江大道全程快速化

2021年07月03日07:06 | 來源:新華報業網
小字號
原標題:全線建成通車!南京揚子江大道全程快速化

  交匯點訊 4座串聯隧道、11處過街設施、7公裡江景廊道……快速化改造后的揚子江大道6月30日起全面通車,驚喜不斷。該項目歷時3年多完工,建成后打造了互聯互通的路網新體系,南京“井字+外環”的快速路網體系距離完善又前進了一步。

  4座隧道串聯實現真正快速化

  北起定淮門隧道南接地點,南至河西大街,揚子江大道全長約7.07公裡,通過4座隧道的串聯,如今已全部實現了快速化。以80公裡的時速駕車行駛,僅用7分多鐘就能跑完全程,相比過去減少了近一半時間。

  家住漢中門大街的市民興奮地告訴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以往進入揚子江大道需要先向北繞行,然后再調頭南下,前往魚嘴方向。如今在路口紅綠燈左轉就可以進入隧道,快速抵達,大大節省了時間。

  據介紹,工程取消了道路原3處紅綠燈,並在草場門大街、清涼門大街、漢中門大街和水西門大街共設置4座節點隧道,從空間上加密快速路網,從方向上增加通道和分流線,進一步完善了主城快速路網。目前,綠博園段因地鐵建設施工需要暫保留一處臨時紅綠燈,待地鐵施工完成后即取消,實現全線無紅綠燈快速通行。

  11處過街通道打造慢行新系統

  不僅車開得更暢快了,到濱江風光帶休閑、游玩也更方便了。市民王女士在對面某商場上班,原先需繞行兩公裡,過街很不方便。如今隧道建成后,設置了人行過街通道,隻需一個紅綠燈就能抵達馬路對面。對面是濱江風光帶萬景園、綠博園,周末騎車就能帶小孩看江景。

  據了解,揚子江大道通過利用、改造和新建11處人行過街設施,全線構建了連貫的慢行道,其中奧體大街過街通道、應天大街人行天橋等8處可直達濱江沿線風光帶,解決了過去道路慢行系統缺失和道路東西兩側互通不方便的問題。

  揚子江大道串聯濱江河西魚嘴、歡樂濱江、綠博園、寶船遺址公園、下關濱江商務區五大城市客廳,通過全線慢行系統、過街通道聯通濱江岸線與周邊板塊,在構建快速通道的同時也為市民創造了親江、觀江的便利。

  7公裡江景廊道“綠意”奔涌

  驅車行駛在揚子江大道,一側江景、一側新綠。大道以“律動濱江、彩印金陵”為景觀設計理念,將濱江文化、金陵文化、寶船遺址文化等歷史人文情懷通過道路綠化及小品構筑進行體現,打造一條彩韻動人的印象江景廊道。

  逐花異色的濱江新景觀給市民帶來全新視覺體驗。揚子江大道全線採用“觀葉、觀色和聞香”的理念,實現三季看花、一季看葉。兩側行道樹突出秋天觀葉主題,是南京首條選用無患子做行道樹的道路,該樹在秋天將呈現一片金黃色。而中分帶選用紅色的陽光櫻和梅花搭配,在冬春時節交替開放,將形成一條紅色花海路。

  7公裡干線管廊集成各類管線

  地下綜合管廊是將電力、通信、供水等多種管線集中敷設在同一地下空間,堪稱城市功能的“地下生命線”。揚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全線高標准配建了7公裡雙艙、三艙干線管廊,為南京“兩環六射”干線管廊體系中江南環干線管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已入廊DN1800應急水源輸水管道5公裡,管徑規模為全省之最。

  同時,該工程還建設了一座市級綜合管廊監控中心、搭建了市級綜合管廊智慧管理系統,可實現對地下管線智慧集約化管理,提升片區地下管線安全水平,徹底解決了道路遠期的反復開挖問題。

  此外,該工程在建設中落實了創新綠色的發展新理念。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在中分帶內設置雨水花園和雨水淨化系統,削減道路面源污染﹔在建筑垃圾資源利用方面,使用廢棄渣土作為回填材料,在保証施工質量的同時,實現了城市建設棄土的二次利用。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劉霞 通訊員 寧建軒

  圖片來自於南京市建委

(責編:李子佩、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