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如皋選派第一書記當先鋒 近百落后村變富裕文明村

2021年07月07日14:18 | 來源:南通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近百落后村變成富裕文明村

  “我志願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堅定理想信念,牢記職責使命,扎根基層、不怕吃苦,勇於擔當、甘於奉獻……”6月30日上午,如皋市舉行駐村第一書記現場會暨新選派第一書記集中出征儀式,14名年輕的第一書記整齊列隊,佩戴黨員徽章,庄嚴宣誓。

  駐村第一書記是如皋市年輕干部實踐鍛煉的金字招牌,去年全國公映的電影《出發!第一書記》,就是以該市駐村第一書記為原型拍攝。從2010年起,該市累計向農村一線選派147名優秀干部擔任第一書記,帶領基層黨員群眾,把近百個落后村變成富裕村、和諧村、文明村。這種實踐錘煉,也為如皋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堪當重任的“尖兵”“闖將”。

  深耕田間地頭

  “三強書記”帶強薄弱村

  仲夏6月,搬經鎮朱夏社區麥冬種植基地頗為繁忙。“先撒化肥,再整土地,種植不宜太密……”通過大喇叭,社區駐村第一書記陳繼露的話語傳遍整片田地。

  陳繼露是兩年前到社區任職的,朱夏社區是個純農業社區,居民以種植水稻和小麥為主,每年畝均收益不到2000元。到任后,陳繼露積極建強“兩委”班子,並發動村裡能人投資創業,流轉了2000多畝土地,帶動集體每年增收15萬元。在此基礎上,社區還引進一家園林公司,打造了麥冬種植基地,畝均年收益超過2萬元,形成了土地流轉得“租金”、農閑務工拿“薪金”、訂單回收增“現金”的村民增收新渠道。

  如皋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朱瑩瀅介紹,如皋持續從機關部門選派能力強、活力強、潛力強的“三強型”干部,到“三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出征”前,他們都要簽訂三年任期目標責任狀,其中,做強產業是一道必答題。

  據統計,10年來,如皋市駐村第一書記累計興辦引進項目1000多個,新增高效農業項目3萬多畝,吸收富余勞動力近2萬名,所在村村民人均純收入平均增加1.3萬余元,村均集體收入淨增近50萬元。(下轉A2版)

  樹新風去陋習

  搬掉小康路上絆腳石

  “現在大操大辦的少了,清靜了許多,人情負擔也減輕許多。”說起移風易俗,江安鎮陳庄村村民陳聖友頗有感觸。

  “人情成了‘債’,關鍵是虛榮心作祟。”駐村第一書記賁雲飛調查發現,人情支出普遍佔到村民收入的30%以上,成為小康路上的絆腳石。找到“病根”后,賁雲飛牽頭成立紅白理事會,把“人情往來不超過300元、辦大事總體不超過10桌”等寫進村規民約,有效遏制了大操大辦、互相攀比之風。

  朱瑩瀅表示,破舊立新是第一書記到基層的另一項重要任務,要通過重塑鄉村精氣神,努力讓農民的腦袋與口袋一起富起來。

  石庄鎮何正村曾是省定經濟薄弱村,村裡有七八座土地廟,遇事求神拜佛一度成風。第一書記吳鋒成到任后,從黨員入手,通過“三會一課”宣傳教育,狠剎迷信之風。黨員中心戶帶頭,挨家挨戶做通村民工作,最終將土地廟全部拆除。

  破舊必須立新。何正村得名於解放戰爭期間在村裡犧牲的烈士何正。吳鋒成帶領干部群眾充分挖掘這一紅色歷史文化資源,建起3000平方米的紅色文化廣場,為烈士何正豎立石像,並打造了農家書屋、村史館、紅色文化長廊等一批精神文明陣地。2020年,何正村被評為“如皋市鄉風文明示范村”。

  搭舞台顯身手

  強化考核工作見成效

  第一書記不是簡單的一派了之。如皋每年都組織專題培訓班,組織駐村第一書記前往小崗村、馬庄村等先進村(社區)取經,並開設講座,邀請涉農專家現場輔導。同時,為了防止出現“鍍金”問題、“浮萍”現象,組織部門對第一書記定期走訪,月月看、村村到﹔半年召開一次現場推進會,讓第一書記們展成果、賽貢獻﹔每年通過“政治理論測試+工作實績考核+群眾民主評議”的方式強化考核,傳導壓力,使第一書記拉滿弓、繃緊弦,始終保持良好狀態。

  “7年前,我到白蒲鎮文峰社區擔任第一書記,村兩委連辦公的地方都沒有,村民不信任村干部,工作特別難開展。”如皋市招商局局長佘飛感慨。駐村3年間,佘飛化壓力為動力,從解決群眾的煩心事入手,積極修復干群關系,跑項目、拉投資、爭獎補,將文峰村從全鎮綜合排名倒數第二拉升到正數第二。

  第一書記平台是如皋干部成長的搖籃。截至目前,該市駐村第一書記中已有10人被提拔為正科職及以上干部,100多人被提拔到副科職崗位。朱瑩瀅說,如皋將深入貫徹中央《關於向重點鄉村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的意見》,繼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在廣闊的農村大舞台鍛煉、考察、選拔干部,為實現“強富美高”新如皋現代化目標接續奮斗、貢獻力量。 本報通訊員 皋組宣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