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稻米香回歸 無錫探索優質稻產業化開發新路徑

2021年08月20日14:04 |
小字號
原標題:用“一粒米”撬動一個產業,無錫探索優質稻產業化開發新路徑

眼下,蘇南地區大部分水稻都還處於拔節期,而無錫市新吳區的水稻已經開始收割。近年來,無錫通過擴面增量提質留香,優良食味品種佔比超過七成。不僅水稻面積出現回升拐點、優質稻米區域化布局初步形成,優良食味品種覆蓋率也逐年提高,兒時熟悉的“無錫稻米香”正悄然回歸。

水稻面積出現回升拐點

無錫稻作歷史悠久,歷史上“無錫大米”聞名遐邇。上世紀90年代末期,無錫水稻畝產達到613公斤,處於全省前列。新世紀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推進,無錫水稻面積逐年調減。作為糧食主銷區,無錫人餐桌上以外地大米為主。

為此,全市農業農村部門在優良食味水稻的擴面增量上動足了腦筋。去年全市水稻面積實現了止跌回升,較上年增加了1.4萬畝,而2021年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1.28萬畝,水稻面積出現回升拐點。近年來,依托國家級、省級園區、省市高標准農田建設和部、省市級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創建,逐步形成了江陰澄南和澄東、宜興北部和西部、錫山東港-羊尖-鵝湖片區、惠山玉祁-洛社-前洲片區、濱湖馬山-胡埭片區、新吳鴻山片區等一批優質稻米生產園區、基地。從省農業農村廳近兩年公布的綠色稻米基地來看,全市綠色稻米基地面積近46萬畝,佔水稻種植面積的八成左右。“全市優良食味品種佔比逐年增加。”據無錫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佔比達到65%,比上年增加17個百分點,今年達到73%,又增了8個百分點。

要想種出好大米,首先要選好品種。無錫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7年開始,無錫的水稻生產由“賣稻谷”向“賣大米”轉變,通過加強與江蘇省農科院、揚州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南大學等科研院所聯合攻關,採取試驗、示范和推廣相結合,從種源、種植、加工、銷售及安全監管全程可追溯等環節入手,把優質品種、綠色生態技術推廣到田頭。近年來,無錫市財政每年支持品種展示點建設,全市建立新品種展示、試驗點5個,在關鍵生育期組織農技人員、種糧大戶等觀摩考察,促進新品種推廣,並對引進的新品種(系)進行米質品鑒,近年來篩選推廣了南粳46、南粳5055、蘇香粳100、寧粳8號等優質食味品種。

探索優質稻產業化路徑

耕作方式以及儲存、加工環節,決定了大米香不香。為此,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研究制定了《優質食味粳稻清潔高效栽培技術規程》,實現了良種良法配套,示范推廣了稻田綜合種養、肥水調優栽培、控肥減藥生態防控等優質栽培技術和綠色高效技術。同時,還集聚項目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增添烘干、加工設備和低溫庫建設,採用精細加工、儲藏保証米質。

通過“選優種、產優谷、強品牌”,優質地產米不斷涌現,優質稻米產業化開發成效明顯。全市獲評江蘇省“味稻小鎮”8個,佔全省的7.5%,其中2020年獲評3個。獲得“江蘇好大米”特等獎、金獎、銀獎和“無錫好米”金獎、銀獎100多個(次),其中2020年獲“江蘇好大米”金獎以上10個,佔全省金獎以上獲獎數的16%。“隆元大米”、“楊巷大米”、“華西大米”相繼獲江蘇省十大稻米品牌。

此外,全市各地因地制宜努力探索一條帶有無錫“印記”的優質稻產業化開發新路徑:以江陰華西都市農業公司、從心農業等為代表的企業帶動型,惠山區惠科家庭農場等為代表的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帶動型以及以宜興楊巷等為代表的融合發展型。另據典型調查,2020年優良食味品種稻谷平均售價在3.0元/公斤左右,比普通高產品種增0.3元/公斤以上,種植優良食味品種實現畝增效150元左右。(本網綜合)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