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江蘇省鹽南高新區:聚焦“關鍵小事” 同心共筑幸福家園

2021年09月30日14:50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近年來,江蘇省鹽南高新區把為居民提供干淨整潔、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作為“心頭事”,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身邊“關鍵小事”,堅持數字賦能、黨建引領、網格管理,著力解決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變為現實。

數字賦能 便民“不打烊”

“為民”是鹽南發展不變的使命和擔當。在建設“數字鹽城”,打造智慧城市背景下,該區針對當前小區公共服務缺失、治理體系不全、文化氛圍不濃等問題,以小區治理為“切口”,打造全市首個小區綜合治理平台——“幸福鹽南”,積極構建政府、物業、業主三方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區治理新模式。

“使用平台的第一感受就是我們與物業的溝通更順暢了,業主的需求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滿足。”家住香苑西園小區的吳艷打開“我的鹽城”App,進入“幸福鹽南”服務專區,她剛反映的電動車亂停放問題,在短短十分鐘時間,物業就給出了“已處理”的反饋。往上翻看,眾多諸如垃圾亂堆放、設施被破壞、停車難等問題都得到了妥善處理。吳艷說,平台設有業主自治、信息查詢、物業助手等服務功能,大家可以通過這些功能行使自己對小區的監督權和管理權,還可以利用物業報修、物業繳費等功能讓生活更加便利舒心。

“幸福鹽南”平台分為政府、物業、業主三個客戶端,不僅可以滿足業主的生活需求,物業也可以通過平台,有方向地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平台的使用能夠讓我們第一時間了解業主需求,我們也承諾服務‘不打烊’,最遲在24小時內對投訴事件和反饋問題進行處理,業主可隨時查看進度。”紫薇花園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說,自平台推廣以來,業主與物業間的矛盾得到明顯改善。隨手拍、業主決策等功能的使用更促使業主和物業公司形成“你提要求、我來服務”的良性互動,實現小區共建、共治。

“群眾滿意就是我們的工作目標。”該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幸福鹽南”平台工作人員會不定期發布最新政策和小區創建動態,讓居民切身感受到城市發展帶來的變化。相關部門、街道將結合平台投訴辦結情況和辦結滿意度,對物業公司進行考評,建立物業費浮動收取制度,壓實物業對小區管理工作的責任,促進鹽南品質生活家園建設更上新台階。

黨建引領 架起“連心橋”

物業服務聯系著千家萬戶,直接關系著群眾的幸福生活。今年以來,鹽南高新區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抓總、各方聯動、物業先行”的管理模式,通過“亮身份、建陣地、提服務”等形式,持續推進“紅色物業”建設,把基層黨建與小區物業有機融合,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近日,在該區新都街道躍南社區水岸人家小區的業主群裡,物管中心經理倪正洲的一張照片獲得眾多居民點贊。原來,自“紅色物業”推行以來,物管中心每天都會組織清潔人員對垃圾桶進行清洗,為業主創造干淨整潔的生活環境。倪正洲會定期將物業工作通過照片或者短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上傳到業主群內,與業主互動,並根據業主意見不斷改進物業工作,提高居民滿意度。“‘紅色物業’將基層黨建工作、物業工作和群眾呼聲進行有機融合,拉進了物業與業主之間的距離。”說起“紅色物業”推行帶來的好處,倪正洲深有感觸。

無獨有偶,位於該區串場河西側的華潤橡樹灣小區,“紅色物業”建設同樣讓群眾受益匪淺。據小區物業管家王娜介紹,為全面暢通“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后一米”,小區以“街道黨委—社區黨委—紅色物業—黨員樓道長”為組織核心,建立健全紅色信息員隊伍、黨員先鋒服務隊、潤暖便民服務隊和紅色代辦服務隊,積極參與隱患排查、矛盾調解等社區治理工作,有效延伸物業服務“觸角”。同時,物業主動作為、加大投入,建立“連心議站”,推行“紅色代辦”,成立“樓道紅管家”,打造“業主小菜場”,多形式推動“紅色物業”建設,從而有效提升業主生活品質,使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日益提升。

“家中電燈壞了、水管破了,或者遇到急事了,隻要打個電話,物業公司便會派專人前來幫忙,不光服務態度好了,做事也干淨利落。”小區業主孫先生高興地說。

“今年,我區共計創建30個‘紅色物業’示范小區,致力將城市社區治理體系由社區全面延伸到小區,密切社區與物業單位的合作,增強為民服務本領,激活小區‘紅色細胞’,為基層社會治理蹚出新路徑。”該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網格管理 服務“零距離”

“封爺爺,這段時間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適時添加衣服。”“我的號碼還記得吧,有事一定要及時和我聯系。”……近日,75歲的封亮龍老人家中響起了熟悉的敲門聲,該區黃海街道錢江社區的網格員們來到老人家中,幫助他打掃衛生,檢查燃氣、水電等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反復叮囑老人注意保重身體。看著言語間充滿關切的網格員,老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是錢江社區網格員們工作的常態。他們每天都會帶著民情日記、宣傳資料、社工名片等“聽音”裝備,走進轄區的每家每戶。打掃屋子、檢修家電、陪他們聊聊家常、給他們念念報紙。平時居民碰到水管漏了、電沒了、廁所堵住了等諸如此類的生活困難,也會習慣性地想起社區網格員,隻要打個電話捎句話,他們就會馬上趕到。實在的關愛與付出,讓網格員成了群眾的“貼心人”。“我們要求社區的網格員都是‘民情百事通’,要敲得開居民家裡的大門,坐得下居民家裡的板凳,聊得出居民的需求。居民心裡高興,就會跟你說掏心窩的話,我們的服務才能對症下藥。”黃海街道相關負責人道出其中的奧秘。

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該區新都街道以南港社區為試點,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配備一支26人組成的專職網格員隊伍,實施“專業人辦專業事”,有力提升了社會治理法治化、智能化和專業化水平,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化解不出社區、街道”。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南港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的寧靜。“你好,這幾天,我發現小區裡經常有車輛佔用公共道路停車,影響通行,希望你們能盡快核實處理一下。”電話那頭,是家住海德公園小區的李先生。接到電話后,專職網格員徐正歡第一時間將信息上報網格化信息管理系統,並戴好工作証,拿上民情記錄本,到小區了解情況。“群眾小事皆大事,我的任務就是為居民提供最快最便捷的服務。”徐正歡說,他的“責任田”是社區第29網格,覆蓋了海德公園小區及周邊商戶共4000多戶。小到巡查衛生、解決鄰裡糾紛,大到排查安全隱患、維護小區治安,都能夠在網格內得到妥善解決。

群眾“點單”,網格員“接單”。如今,在社會治理“一張網”構建中,鹽南高新區通過實行覆蓋全面、反應迅捷、運轉高效、服務貼心的“無縫隙”網格化管理,用心用情兜住了群眾“穩穩的幸福”。(蔡蘭)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