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南京改革“試驗田”種成發展“高產田”

2022年01月07日13:49 | 來源: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南京改革“試驗田”種成發展“高產田”

構建全市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公共數據有序共享和數據採集常態化機制,探索建立實施失能人員照護保險“1+1+4”制度體系,在全國率先建成市級層面通存通兌的養老服務“時間銀行”……記者從市委改革辦獲悉,2021年,南京強化改革頂層設計,注重改革系統集成,匯聚改革各方合力,探索形成“集成化、標准化、差異化”改革推進機制,走出具有南京特點的“謀劃改革、推進改革”新路子。

近日召開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指出,2021年以來,全市上下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銳意進取、勤於探索、勇於實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持續深化,改革宣傳影響力顯著增強。

南京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國家首批電梯智慧監管等一批改革試點穩步推進、成效明顯,為全省乃至全國貢獻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南京經驗”。

中國首個大盾構研究院落戶南京。通訊員 劉福昌 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 攝

中國首個大盾構研究院落戶南京。通訊員 劉福昌 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 攝

一批改革試點項目穩步推進

1月4日,紫金山實驗室發布國際領先水平重大原創成果——360∼430GH太赫茲100Gbps實時無線傳輸通信實驗系統,通信速率較5G提升10至20倍,創造出目前世界上公開報道的太赫茲實時無線通信的最高實時傳輸紀錄。該成果可與現有光纖網絡融合,實現6G超高速室內、室外廣覆蓋。

紫金山實驗室自成立起,就突破傳統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的體制機制,積極探索創新科研組織模式,推動科研提質增速,把創新“試驗田”種成了“高產田”。去年繼續深化體制改革,建立目標導向、績效管理、協同攻關、開放共享的新型運行機制。紫金山實驗室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發布了全球首個骨干網級可編程交換設備操作系統等多個重大創新成果。

南京去年還縱深推進產學研融合,加快推動新研機構建設,修訂新研機構管理服務辦法,優化新研機構遴選條件、支持政策和績效評估體系﹔開展高水平和平台型新研機構培育工作,出台系列培育方案,重點培育、精准服務高水平新研機構。

去年,南京獲支持建設全國首個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制定印發《南京市加快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行動方案》及3年68項具體工作任務清單,高效推動創新激勵政策落實。今年首個工作日召開的市委人才工作會議暨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大會,發布了《關於深入推進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進一步聚焦重點、精准施策,制定了六個方面21條措施。其中提出,要深化科技體制綜合改革,創新科技任務組織管理機制,加快高新園區體制機制創新,健全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機制,完善知識產權服務保障體系,打造惠企政策落地便利化平台,優化創新治理統籌推進機制。

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舉措獲國務院點贊

“讓政策找人、讓數據匹配、讓資金直達”。去年,雨花台區聚焦惠企政策落實中存在的政策散、流程繁、環節多、到賬難等“中梗阻”問題,在全市率先發布基於人工智能和交互雲技術的“及時雨”政策直達平台,探索全流程一體化“即申即辦”“免申即享”服務模式,實現企業獎補“免申即享”“即申即辦”,並已成功兌現首條“免申即享”新四板挂牌獎補事項。

竣工驗收是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最后一個環節,直接關系項目交付時間。過去,項目從竣工到驗收完成交付至少需要兩個月。去年,江寧區為克服疫情影響,減少項目竣工到驗收之間的等待時間,通過提前服務、強化監管、一窗受理、並聯審批等舉措,實現項目“竣工即交付”。

去年,南京發布2021版《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00條》,其中8條為全國首創、46條全國領先﹔出台實施《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為省內市級層面營商環境方面首部立法。通過實施優化營商環境3個“100條”政策,從“不見面審批”到 “審批結果電子化”“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再到“先解決問題再說”機制,南京已實現全問題受理、綜合研判、協同處置、多方監督的全鏈條處理。

國務院辦公廳政府職能轉變辦公室整理公布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發現的部分創新舉措,其中,南京“一件事一次辦”和“企業家服務日”創新舉措被國務院點贊。

集成改革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增效

俯瞰小西湖歷史風貌區。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文雙 攝

俯瞰小西湖歷史風貌區。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文雙 攝

從“兩賦兩強”到“雙做雙增”,秦淮區是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的集成改革標杆。去年,秦淮區不斷放大改革集成效應,從點上“盆景”變為面上“風景”,形成整體競爭優勢,加快構建“1+9+1”改革體系。即,探索特大城市中心城區集成改革“秦淮模式”,同步深化科技創新、經濟體制、老城新城一體化、社會治理、黨的建設等9個領域的集成改革,不斷深化“一街一重點”改革。

去年,南京出台全國首部社會治理地方性法規——《南京市社會治理促進條例》。構建“網格化”共治體系,深化“網格+警格”建設,完善“網格+安全生產”“網格+打擊傳銷”等工作機制,探索“紅網+紅色物業”的服務管理體系﹔全面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改革,在區、街鎮層級建立健全制度規范體系,研究建立“區級議事協調機構+區域數字治理指揮中心”的整體構架。

同時,不斷完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加快升級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疫情期間統籌公安、工信、公衛力量,綜合運用技術手段做好動態監測,有效提高信息推送精准性,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強支撐﹔針對疫情防控出現的薄弱環節,研究出台《關於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進一步加強基層治理能力的十項舉措》,從平急轉換、資源下沉、各方共治、法治保障等方面整合機制力量,有效為社區和網格賦能。

制度型開放助力發展邁上新台階

改革更進一步,發展才能再上台階。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聚焦產業協同創新、知識產權保護、數字經濟等領域,重點改革任務實施率超過96%,形成了100余項體現首創要求的制度創新成果。下一步,南京片區將統籌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和聯動創新,更大力度發展高質量開放型經濟,不斷增強對技術、人才、數據、資本等高端要素的集聚與配置能力,全面提升開放樞紐節點、創新服務平台與總部經濟功能。

過去一年,南京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深化。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成為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的首個跨區域都市圈規劃。南京聯合都市圈成員舉辦首屆南京都市圈創新合作大會,推動設立科技專委會協調平台,積極構建都市圈科技創新共同體。推動寧淮特別合作區高質量發展,一批高端制造業企業落地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積極研究G312、G328沿線協同建設工作,加快推進寧鎮揚一體化。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服務和支持上海發揮龍頭作用,推進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寧杭生態經濟帶、寧宣黃成長帶、長三角科創共同體建設。(馬金)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