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2021年江蘇CPI同比上漲1.6% 實現既定物價調控目標

2022年01月13日07:38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保供穩價,“有效市場”“有為政府”齊發力

昨日,作為2021年年度主要經濟數據之一,CPI率先出爐。江蘇調查總隊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江蘇CPI同比上漲1.8%,漲幅較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結束“兩連漲”,重回“1時代”﹔年度數據也就此落定,全年CPI累計上漲1.6%,漲幅較上年回落0.9個百分點。全國CPI全年累計漲幅更低至0.9%,江蘇和全國均實現了“3%左右”的物價總水平預期調控目標。

盡管數據軌跡“前低后高”,單月漲幅最高達2.7%,但得益於政府和市場“兩隻手”同步發力,特別是在關鍵民生領域的保供穩價措施不斷落地見效,最終,在克服了疫情沖擊、極端天氣、全球貨幣超發、供需錯位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等不利因素后,市場供求總體保持基本平衡,奠定了CPI溫和上漲的良好基礎。

兩大維度看達標之不易

北京時間12日晚間,大洋彼岸的美國CPI也迎來年度收官,國際投行普遍預期美國去年12月CPI將在前一個月大漲6.8%、創近40年新高基礎上繼續攀升。事實上,環顧全球,持續高通脹正日益令人不安,因此,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從國際視角審視,江蘇以及全國的物價調控達標均屬不易。

放在江蘇CPI歷史坐標中衡量,去年1.6%的漲幅創下近12年新低,可謂相當“溫和”。自2010年以來,江蘇年度CPI漲幅在5.3%-1.6%之間波動,其中,漲幅在3%-2%之間的年份有6年,佔比50%,2%以下的也有3年。“十三五”時期漲幅最高的是2019年的3.1%,2020年旋即回落0.6個百分點。2020年4個季度的CPI漲幅分別為4.9%、3.9%、3.3%、2.5%,“拾級而下”態勢明顯。基於如此歷史走勢,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去年年初江蘇和全國均有信心調降年度物價調控目標0.5個百分點,由“3.5%左右”調整為“3%左右”。

但全球疫情經久不絕放大了經濟的不確定性,直接導致供應鏈危機和不斷恢復的消費需求嚴重錯配﹔當去年下半年中國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化后,美歐發達國家仍死抱貨幣財政刺激政策不撒手,超發貨幣如“大水漫灌”推動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狂飆。海外輸入型通脹壓力有增無減,疊加國內疫情、極端天氣等不利因素,使得國內物價調控難度陡增,部分商品供應偏緊,結構性漲價特征明顯。正是在如此復雜嚴峻的大背景下,江蘇和全國不僅實現了經濟穩定增長,而且“超預期”地實現了全年物價調控目標,這當然是一項了不起的成績。

反觀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CPI高企已成為經濟發展揮之不去的夢魘。美國CPI自去年5月份“爆表”、突破5%以后不斷走高,“高通脹只是暫時的”這樣的自我安慰屢屢失靈,讓美聯儲也漸漸失去耐心,哪怕經濟增長放緩,減少購債、加息、縮表等抗通脹舉措似已決然“上路”。作為制造業強國,德國去年12月份CPI漲幅“意外地”擴大至5.3%,創下29年來新高,全年上漲3.1%,也同步創新高,較上年急劇擴大2.6個百分點。韓國是中國的近鄰,去年全年CPI上漲2.5%,漲幅創10年來最高,12月份CPI同比上漲3.7%,已連續3個月處於3%的“通脹警戒線”之上。

“去年全年江蘇CPI總體比較平穩,符合預期,從歷史數據來看,仍處在較為合理的范圍內。”江蘇調查總隊消費價格處處長楊文生說。

拎牢“米袋子”“菜籃子”

記者昨日在南京市孝陵衛集貿市場逛了一圈,看到腌香腸的市民明顯比前兩年多,詢問一位攤主豬肉價格,精瘦肉18元一斤,去骨豬后腿肉隻要15元。

糧油肉蛋菜是居民日常剛需食品,其中的豬肉又堪稱食品價格乃至CPI的“壓艙石”。千方百計做好這些重要食品保供穩價,讓居民拎牢“米袋子”“菜籃子”,不僅關乎穩物價,更關乎保障民生“基本盤”。豬肉價格回歸合理,淡水魚、鮮菜價格沖高回落,糧食價格總體平穩……去年江蘇食品價格總體表現“低調”,其漲跌變化和CPI起伏高度正相關,成為CPI的“穩定器”。

去年12月份,全省食品價格同比微漲0.2%,相比之下,在8大類消費價格中,包含成品油價在內的交通通信價格上漲5%,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2.6%,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7%,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居住價格均上漲1.5%,連衣著價格也上漲了0.8%。

記者注意到,從價格環比看,去年12個月,食品價格環比下跌的月份就有6個,其中5個對應著全年CPI環比的5次下跌。

豬肉價格對CPI的平抑作用依舊突出。全省豬肉價格同比下降34.9%,憑“一己之力”拉動CPI下降0.76個百分點。其它重要“菜籃子”商品中,同比漲幅最高的淡水魚價格上漲20.6%,雞蛋、鮮菜、鮮果、牛肉、蝦蟹價格分別上漲16%、12.1%、6.3%、5.6%、4.7%,5種商品合計拉動CPI上漲0.66個百分點,對CPI的拉漲影響被豬肉完全抵消。

去年全省豬肉同比一直下跌,跌幅由1月份的2.7%加深至9月份最大的41.8%,連續7個月超過30%的同比深跌,見証著這一輪豬周期的盛極而衰。在鎮江市養豬協會會長、鎮江希瑪牧業公司董事長馬榮坤看來,豬肉價格“跌”聲一片,主要原因是前期產能恢復正不斷釋放出豬肉產量,行業產能過剩。目前,希瑪牧業的生豬存欄量為1.6萬頭,而去年1月存欄量約為1萬頭。“這樣的擴產在行業內算是‘保守’的,很多企業產能增幅更大。”

然而,眾所周知,由於食品生產易受極端天氣、周期性魔咒等影響,消費還帶有季節性特征,因此,其價格波動往往較大。去年1月全省食品價格環比大漲4.6%,轉眼到3月就又環比大跌3.3%,當時鮮菜取代豬肉,成為左右食品價格的主要推手,1月份環比大漲24.2%,3月份環比大跌16.4%,且一口氣連跌4個月,個中緣由除節日因素外,與氣溫冷暖變化也密切相關。

讓居民難以忘懷的還有長期蟄伏的淡水魚價格“一飛沖天”,至今仍處相對高位。“去年淡水魚價格確實較高,公司養殖213畝加州鱸魚,淨賺50萬元。”昆山俊濤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德勝告訴記者,長江流域開始全面禁捕、許多魚塘因地方保護耕地政策而拆遷等,魚類供給下降,自然貨緊價揚。

不過,自去年6月份最高上漲39.6%后,全省淡水魚價格同比漲幅正持續回落,近5個月更是環比“五連跌”。

市場與政府協同發力

如果總結去年物價調控的得失經驗,在發揮好市場“無形之手”基礎作用的同時,發揮好政策“有形之手”的關鍵作用,讓“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應是至關重要的一條。

去年12月,江蘇七部門聯合發文,出台多條政策支持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明確用5-10年時間,實現全省豬肉自給率穩定在70%以上。這和去年3月圍繞促進江蘇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而出台的綱領性實施意見前后呼應。馬榮坤認為,近兩年多來,全國范圍自上而下出台的一系列恢復生豬產能、穩定生豬生產的實錘舉措,在市場機制失靈的時候的確起到了扭轉乾坤的作用。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末,江蘇生豬存欄1390萬頭,同比增長28.4%,前三季度生豬出欄1596萬頭,同比增長41.6%。

在糧油肉蛋菜重要民生商品領域如此,在煤炭等能源、原材料領域也如此。去年煤炭價格一度猛漲,電煤價格從8月中旬到10中旬兩個月翻番,發電企業成本高企直接導致“供電荒”,如果不是政府打出有序增加產能、整頓市場秩序、完善供需機制等政策組合拳,如今的電煤價格斷不會理性回歸到一年前。去年12月份,全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1.2%,同比漲幅也回落了2.6個百分點。江蘇PPI全年上漲6.3%,漲幅雖較1-11月繼續擴大0.2個百分點,但卻是近半年上升“步伐”最小的。而來自省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12月份,我省重點工業行業企業原材料、產成品價格下降預期繼續增強。

政府的作為還體現在通過調控政策影響上游原材料漲價向下游消費價格傳導上。去年全年江蘇CPI和PPI之間的漲幅落差高達4.7個百分點,傳導受阻一方面受制於生產端市場競爭充分、產品供應充足,以及消費有待提振,但政府保供穩價的積極作為也發揮了關鍵作用。楊文生表示,去年上游大宗商品、工業原材料漲價對江蘇消費價格的傳導影響不是太明顯,並非影響CPI的主要因素,重要原因是各級政府對重要民生消費價格的調控始終高度重視,壓緊壓實“菜籃子”責任制等保民生措施落實得力。

對於今年的物價走勢,相關人士普遍認為,保持CPI溫和上漲仍有較多有利因素,首先,去年糧食豐收為食品價格保持穩定奠定了較好基礎﹔其次,盡管國外輸入型通脹壓力繼續存在,且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工業消費品和服務的供給總體充足,非食品價格的穩定同樣有條件。

對泗陽縣貴咀畜禽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思龍來說,去年養殖了34000隻蛋雞,蛋價平穩,收益不錯。“預計今年蛋價保持平穩。不過,養雞風險挺大,我們雖有三四萬隻蛋雞擴產的余地,也不敢盲目擴產。”

□ 本報記者 吉強 許海燕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