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解決“生娃無人帶” 江蘇多地嘗試0-3歲托育新模式

2022年02月08日07:43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托”一把放心“育”,政策在發力

目前,三孩生育政策雖已落地實施,但部分育齡人口的生育意願仍不明顯,除了經濟負擔重、生育觀念改變等因素外,“生了沒人帶”也是影響小家庭生育意願的一個重要因素,為解決年輕父母這一煩惱,我省多地嘗試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形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托育機構,解決小家庭的“不敢生”后顧之憂。

半數小家庭擔心生了孩子沒人帶

南京周女士和愛人都非常喜歡孩子,兩人收入穩定,經濟條件優渥。小兩口5年前生下大寶后,一直想再要個二寶與大寶作伴,但遲遲不敢行動,“因為生下來沒人帶,雙方父母都是外地人,年紀大而且身體也不好,再讓他們來南京帶孩子實在不忍心。”周女士說,當年大寶生下來就是請保姆帶的,花錢多不說,還帶得磕磕絆絆的,孩子經常生病,最后鬧得不愉快,這個“陰影”一直橫亙在她心頭。

“想生怕沒人帶”,像周女士這樣情況的小家庭不在少數。國家衛生健康委一項調查顯示,因為“經濟負擔重”而不願意生二孩、三孩的比例為75.1%,其次是擔心生了孩子“沒人帶”的比例為51.3%。

另一項調查顯示,隨著社會變遷,一些老年人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老人不願意被“孫子輩”束縛住,退休后的他們也想過上到處走一走、看一看的生活。

江蘇出台多項政策,鼓勵辦托育機構

為鼓勵生育,解決小家庭“生了孩子后沒人帶”煩惱,近兩年我省為廣大0-3歲嬰幼兒家庭提供方便可及、優質普惠、安全放心的托育服務,將之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先后出台《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促進養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

省發改委牽頭省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出台《省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養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通過財政補貼、購買服務、提供場地、減免租金、稅費優惠等措施,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托育機構,培育發展社區服務型、社會舉辦型、托幼一體型、單位服務型、醫育結合型等模式的托育服務,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服務,解決小家庭生育困難。

南通、蘇州等地近年來也積極出台政策,對0-3歲的普惠托育服務模式進行了嘗試探索,並受到了國家衛健委的肯定。

南通“1+N”模式,滿足不同家庭需求

地處南通鬧市區的“立寶托育”在當地是一家知名的民營托育機構,近日記者到立寶托育中心示范園採訪時,看到園內裝修成各種色調的教室,干淨而又溫馨,孩子們在裡面玩耍嬉戲。“園長媽媽!園長媽媽!”剛到大廳,就看到一個小朋友歡跳著扑向園長張小茱,張小茱一下把孩子摟在懷抱裡,就像母女一樣親切。

這個小朋友叫一伊,雖才25個月大,卻已有9個月的“園齡”了。“孩子跟我特別親。別看她現在活潑好動,但剛來時由於一側腿髖關節先天發育不良,走路一拐一拐的。”張小茱告訴記者,醫生給小一伊開了運動處方,要求每天對她腿部進行按摩,可小一伊爸媽工作非常忙碌,白天根本沒時間。在這裡老師就充當起父母角色,每天幫她做康復訓練。“目前孩子康復得非常好,性格陽光、開朗。”

記者了解到,這家示范園環境好、設施齊全、師資配備比例高,但每個孩子每月收費將近4000元。“離家距離、收費高低、環境安全,是影響家長托育孩子的三個關鍵因素。”張小茱說,合理定價十分關鍵,定高失去了普惠性,而且影響家長入托意願﹔如果定低了,托育機構運營成本難保。

為滿足不同層次家庭的需求,立寶托幼探索“1+N”模式,就是一個“中心示范園”拖N個社區普惠分園的模式。高標准定位、服務門類齊全的中心示范園,高收入家庭可以在這裡享受托育服務﹔多個軟件同標准、連鎖化的社區普惠園面向普通家庭。普惠園不另設食堂、財務、行政管理人員,統一師資調配,因此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在普惠園每個孩子每月收費不到2000元,南通多數小家庭能承受得起。立寶托育現有普惠園10個,2022年末可提供普惠托位3000個。

辦托育機構,一個重要成本是房租。海門托幼中心,也是當地一家比較有名氣的托育機構。海門托幼中心負責人張瑾告訴記者,在政府支持下,1500平方米的托育用房是國企海鴻集團無償提供的,這省下一大筆費用。每個孩子每月在此的托育收費是1800元,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是可以接受的,達到了普惠的目的。

張瑾說,此外,為了保証教育質量,海門區教育局支持托幼一體化發展,選派管理經驗豐富的公辦園園長到托育機構任職,因而保証了托幼質量。“我們發現上過托育班的孩子,性格都比較陽光、外向、合群,日后進入幼兒園后很快就適應集體生活,而沒有上過托育班的孩子,哭鬧的時間要長得多。”

蘇州這家醫院職工有了自己的托育中心

我省除了鼓勵社會資本外,還鼓勵單位辦托育機構,為職工提供就近、放心的托育服務機構。年輕職工多的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就自己辦起托育機構——童元托育服務中心。

記者在童元托育服務中心看到,5個幼兒正在老師帶領下,興致勃勃地搭積木、玩游戲……老師告訴記者,別看這些游戲簡單,卻能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培養合作意識。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黨委書記汪健介紹說,中心是醫院工會投資50萬元辦的非營利性托育機構,目的是為醫院職工家庭提供0-3歲嬰幼兒保育照護服務(全日制、半日制、臨時計時托管等),並輻射到周邊學校、企業職工。這是蘇州市第一個備案的福利性托育機構,也是蘇州衛生健康系統第一個公辦托育機構、蘇州市第一個醫育結合的典范托育機構。

“孩子放在這裡解決我們大問題了。”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職工張彧說。張彧愛人是護士,工作三班倒,因此孩子隻能交給家中老人帶,“老人帶雖然放心,可缺點也非常明顯,就是不給孩子上規矩。”因此,夫妻倆商定把孩子送到醫院自己辦的托育機構。“孩子在這裡,從早上入園測體溫、查手衛生、喝牛奶,到中午吃多少食物、做了什麼游戲等,老師都會通過視頻及時反饋給我們,因此孩子在這裡家長非常放心。”

張彧告訴記者,孩子雖然還不到3歲,可語言表達、交流能力非常強,已經會唱“生日歌”了,甚至自己會大小便。“孩子入托,家中老人也解放了,隻在上下學時接送一下孩子,其他時間完全自由。”張彧說,每月3000元的費用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說負擔不重,比起雇保姆好得多、放心多了。

高質量的托育服務,讓家長放心

過去經常說孩子“窮有窮的養法,富有富的養法”,但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現在家庭生寶寶再也不是“多雙筷子、添個碗”這麼簡單,如果不能夠精心養育,不少家庭寧願不生。

0-3歲嬰幼兒正處在語言、感統、手腳協調發育的關鍵階段,托育服務是近年來才提出的新概念,因此托育機構絕不是幼兒園的照搬,不能使用幼兒園教材,也沒有現成的教材,因此“如何托”“怎麼育”“教什麼”,不少托育機構進行了思考和探索。

南通立寶托育堅持“生活即是學習”的理念,聘請的老師都是教育專業、幼師專業的畢業生,他們通過心理學、營養學、發育學等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提出建設涵蓋生理發育監護、心理成長呵護、日常安全照護等多個維度的保育目標體系,幫助家長和孩子走出養育太過精致反而帶來免疫、運動、語言、社交等缺陷,讓嬰幼兒在生活中自然地獲得感知,協同發展和生理心理健康發展。張小茱認為,隻有高質量的托育服務、讓家長放心的服務,才能贏得更多的孩子入園,托育機構才能走向良性循環。

蘇大附屬兒童醫院為了辦好童元托育服務中心,目前招聘了4名專職教師、5名保育員,老師大多為學前教育、醫療專業出身,保育師也都經過育嬰員、保育師科目的專業培訓,並經體檢合格后持証上崗,上崗前還要到醫院接受院感預防、消毒隔離、中醫保健、西餐營養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此外,每個月她們還要到醫院接受心肺復蘇等知識培訓,提高照護嬰幼兒能力。

摸石頭過河,一些發展難題待解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由於嬰幼兒托育服務是近年來才興起的新鮮事,許多托育機構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托育機構生存下來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還需要更多的財政、配套政策支持。

目前,多數托育機構以民辦為主,普遍存在入托孩子少、經營困難等問題。以海門托幼中心為例,春季高峰時最多可以接收50多個孩子入托,收支尚能平衡。可到了秋季招生淡季,入托的孩子往往隻有個位數,但機構的水電氣費用一分錢不能少,老師工資待遇也不能降。這種季節性、結構性現象普遍存在。

“立寶中心示范園,光房租每年就近100萬元,此外還要聘請專職的老師,而常年入園的孩子隻有三四十個,因此運營成本非常高。”張小茱說,目前除中心示范園外,N個普惠園則通過政府牽線社區,得到免費場地支持,這樣節約了一大筆開支,但仍然很難盈利。

據介紹,近年來全省各地政府不斷加大對托育服務的政策扶持力度。比如蘇州市就在全國率先出台《關於促進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已經備案的社會辦普惠托育機構、品牌連鎖化發展的托育機構等給予資金支持。蘇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沈潔介紹,目前蘇州有0-3歲嬰幼兒約35萬人,托育機構540多家,可提供托位2.7萬個。到2025年蘇州市托位要達到6萬個左右,每個托位一次性給予1萬元補助。此外,每個托位每月還給予一定運營補助。同時,在用水電方面給予價格優惠。

針對托育機構的師資,蘇州給他們搭建成長的平台、職業晉升的通道,他們可以像幼兒園教師一樣評初、中、高級職稱,讓他們發展有盼頭。為了規范、引導托育機構向著良性發展,蘇州市考慮將由普惠托育機構行業協會,定期組織專家對托育機構進行檢查、評估,“好的可以評為三星級,差的評為一星級,星級不同收費標准不同、給予支持力度也不同,以促進良性發展。”

據專家介紹,發展托育服務是一項綜合性的、跨部門的工作,需要各相關部門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省多地正在探索發展多種形式嬰幼兒照護服務,以健全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為重點,擴大托育服務供給,提升托育服務水平,讓更多的年輕父母願意生、敢於生成為現實。

□ 本報記者 仲崇山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