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代表委員熱議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中國之治”優勢更加彰顯
《 人民日報 》2022年03月07日 第 10 版 版面截圖
原題:代表委員熱議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
“中國之治”優勢更加彰顯(民主法治新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對外開放深入推進,需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
過去一年,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加快推進,有力保障了“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代表委員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讓“中國之治”成色更足、優勢更加彰顯,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良法善治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過去一年,我國在提高金融立法水平、完善金融法治體系方面成績亮眼,進一步完善了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提高了金融監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翟美卿委員說,“下一步要繼續通過法治方式為企業合理鬆綁減負,點燃廣大市場主體熱情,激發企業活力。”
“平台經濟健康規范發展離不開法治保障。近年來,針對平台經濟領域中的突出問題,我國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明確規則、劃清底線、加強監管,完善平台經濟治理體系,讓平台經濟在法治軌道上有序運行。”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代表建議圍繞平台經濟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加強預判,推動建設多主體、多角度協同監管的體制機制。
民建天津市委會副主委孫太利委員建議,進一步健全公共數據運營規則,提升數字政府運行法治化水平。同時,加快完善誠信立法,加大對守信主體支持和保護力度,加快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交通運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各地積極通過地方立法規范鐵路安全運營和鐵路周邊環境整治。《山東省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出台,實施效果逐步顯現。”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濟南機務段高級工程師王娟代表表示。
“知識產權審判在激勵和保護創新、維護良好市場發展環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生龍委員說,重慶法院系統確立“動態界定平台義務”裁判規則,切實提高侵權救濟時效和權利保護效果﹔同時,積極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保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合法權益。下一步,重慶各級法院將持續深化知識產權審判機制改革,主動拓展審判職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司法保障。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王涌天委員認為,保護知識產權尤其是工業軟件版權非常重要,他建議,通過立法、司法、執法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尊重版權的良好環境。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侯建軍代表介紹,司法作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雲南嚴格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環境資源審判專門化為抓手,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過去一年,雲南各級法院累計審結環境資源案件6864件,判令侵權人補植復綠2074畝、支付生態補償金1443萬元。下一步,將繼續運用司法手段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助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民建中央常委馬國湘委員認為,“‘放管服’改革是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地區競爭力的有力舉措,各地各部門服務企業需求,真正做到了‘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深入實施,企業辦照、通關、辦電、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時間壓減,涉企收費得到清理規范。”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何樹平代表說,“放管服”改革切實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在河北,2021年有651項省級事項實現全流程網上辦,138個高頻事項實現了跨省通辦。“深化‘放管服’改革既是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法治政府建設的要求。”河北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張瑞書代表說,各級政府把推進各項改革與建設法治政府緊密融合,讓人民群眾有更強的法治獲得感。
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李郁華代表介紹,寧夏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工程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辦理方面推行“一網辦理、一窗受理、並聯審批”改革,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過去一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出台,國務院大督查繼續開展並深入實施‘互聯網+督查’,大量信訪積案得到化解,法治政府建設和治理創新不斷推進,保持了社會和諧穩定。”內蒙古扎魯特旗巴彥塔拉蘇木東薩拉嘎查黨支部書記吳雲波代表說,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依法治理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燕山南麓,慕田峪長城腳下,北京懷柔區渤海鎮北溝村坐落於此。村黨支部書記王全代表介紹,近年來,北溝村修訂了村民自治章程,成立了村級事務顧問組、法律服務室、社會矛盾調處工作站,讓群眾遇到法律問題或權利受到侵害時能及時獲得法律咨詢和援助,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委員說,我國綜合利用立法、執法、司法等手段,統籌抓好教育、就業、收入分配、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民生工作,不斷提高保障水平,解民憂、紓民困,及時回應群眾關切,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過去一年,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教育促進法、法律援助法等涉及民生保障的法律修訂或頒布實施,形成了比較健全的民生保障法律體系。”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沈開舉委員說,群眾權益得到了更好維護,法治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華代表說,江蘇檢察機關堅持刑事檢察與公益訴訟檢察相結合,打擊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各類犯罪,主動參與長江大保護。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保護群眾的生態權益。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公安局禁毒支隊三級高級警長魏春代表表示,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要持續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要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促進社會安定和諧。在實際工作中,要提高法治化、規范化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調解服務。”江西景德鎮市珠山區新村街道梨樹園社區黨委書記、主任余梅代表說。
“信息化時代,技術全面革新給基層治理創新創造了機遇。政法機關順應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在推進數字賦能基層治理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實踐探索。”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浙江衢州市中醫醫院副院長陳瑋代表說,2021年以來,衢州法院系統全面加強覆蓋鎮街、村社、行業協會的“共享法庭”建設,把調解指導、糾紛化解、普法宣傳等司法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本報記者金歆、魏哲哲、王玉琳、孟祥夫、李龍伊、齊志明、劉新吾、竇瀚洋、常欽、葛孟超、邵玉姿、史一棋、王明峰、白光迪、潘俊強、戴林峰、葉傳增、李茂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