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代表委員熱議“推動消費持續恢復”

消費是經濟增長主引擎。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今年“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工作任務中,將“推動消費持續恢復”放在了第一條。江蘇作為消費大省,過去一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邁上4萬億元台階,總量穩居全國第二。推動消費恢復還有哪些增長空間?代表委員們紛紛出謀劃策。
促進居民增收,
消除后顧之憂
今年1月,全省以消費為主的生活性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3%,環比回升4個百分點,重回擴張區間。盡管我省在提振內需方面取得不小成績,但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隨著收入水平提升,民眾對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需求日益提升,但目前國內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對居民消費意願造成影響。“提高民生福利保障,解除民眾后顧之憂,讓民眾放心消費、樂於消費。”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朱曉進說,“其實高質量的公共服務中就蘊含著內需的金山銀山。”他建議,擴大內需重點應放在提高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上,政策應著力於提高居民收入和擴大政府在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江蘇是經濟大省、消費大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經濟增長主要靠消費來拉動。而擴大消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居民手裡得有錢。因此,提高居民收入,是擴大內需的根本。”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楊德才分析說,由於高收入群體邊際消費傾向較低,真正拉動消費的是中低收入人群,他們的潛在消費需求旺盛,是擴大消費的主力,這就需要針對不同收入水平,採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比如深入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推動中等收入群體倍增。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農民變市民”,也可以激活內需引擎。朱曉進建議,加快都市圈城市群建設,用地指標的分配應逐漸和人口流動方向一致起來,地隨人走、人地挂鉤,人口流出地調整出來的建設用地指標可以用於跨地區轉移甚至市場交易。
提升服務供給,
促進消費回流
受疫情影響,當前出境旅游購物受阻,但諸如海南自貿港等推出的免稅政策,為消費回流和升級提供了機遇和空間。
促進消費升級回流需要高水平的供給滿足。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泰興市分公司城區分局局長何健忠認為,生產與消費是“雙向奔赴”的關系,想讓更多人買高質量的國貨,就需要進一步促進、提升民族工業發展水平,持續提高商品和服務供給的質量。
產業水平事關供給能力,想要贏得更廣闊的消費回流市場,還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近年來,興化基本形成了高端調味品、脫水蔬菜等九大健康食品產業鏈,一批健康食品項目先后落戶。全國人大代表、泰州市海陵區教師發展中心研訓員吉桂鳳調研發現,從長遠來看,當地健康食品產業的產業層次還有待提升,部分企業產品附加值低,終端健康食品的比重還不高。她建議,應著力推進健康食品科技新方法建立、新技術突破、新裝備配備、新標准支撐和新產品創制,提升健康食品科技研發水平和創新能力水平,涌現一批高成長性、高技術水平的健康食品高新技術企業集群。
供給端提質擴容的過程中,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土地規劃等配套要素也必須跟上。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全國人大代表、常州老三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李承霞在調研中發現,盡管國內新能源汽車在汽車保有量中的佔比不斷增加,對新能源汽車維修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多,但現在接受過專業安全培訓的新能源汽車電工作業人員卻寥寥無幾。她建議,應借鑒美、日、德等國新能源汽車電工作業人員行政准入的管理經驗,將新能源汽車電工項目納入特種作業范疇加強管理,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市場擴容發展“保駕護航”。
挖掘內需潛力,
發展新興業態
眼下,隨著國內家庭結構小型化、人口老齡化,健康、親子、家政等服務消費需求不斷增長,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娛樂、寵物等相關服務消費也快速增長,蘊含著內需升級極大潛力,但這些領域服務供給能力還不足,市場准入還未完全放開。
最近,冬奧會點燃消費者冰雪消費熱情,目前省內13個設區市已建成冰雪運動場地45處,但不能完全滿足需求。“冰雪運動要完成由小眾運動向大眾運動的轉變,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完善。基礎設施的建造成本高昂、回報周期較長,建議出台政策更好引導民間資本投入設施建設。”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洋河酒體設計中心副主任李薇建議,通過籌劃和舉辦與冰雪有關的大眾體育賽事,全方位提升群眾的冰雪運動參與度,打造冰雪賽事集聚高地﹔通過發放冰雪消費券和舉辦冰雪嘉年華等活動,營造良好氛圍,激發群眾參與冰雪消費熱情,促進冰雪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方面,新經濟帶來新的消費場景,另一方面,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也需要健康完善的引導。以近年來火熱的“盲盒經濟”為例,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江蘇歷史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賀雲翱建議,應一邊引導鼓勵行業主動從小眾愛好走入大眾的實際需求,增加產品的實際價值和多樣性﹔一邊加大行業監管,讓“盲盒經濟”更加健康發展。
隨著線上線下消費走向深度融合,網購、外賣、移動支付等新業態新模式愈發受到消費者青睞,但也帶來了過度包裝等新問題。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萬順機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善紅建議,出台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加強環保包裝材料的技術研發,還可以鼓勵電商採取快遞包裝換積分、返現等形式,提升快遞包裝的回收利用率。“未來,應推動各大商貿企業和電商平台充分合作、融合,挖掘自身優勢資源,進一步帶動市場消費,帶動人流、商流、物流、資金流加快運轉,充分發揮消費對穩經濟、穩就業的促進作用。”周善紅說。
□ 本報記者 付奇 丁茜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