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喬旭委員:遵循“最小化”原則 建立化工安全與清潔生產協同治理機制

2022年03月10日10:05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工業大學校長喬旭。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南京3月10日電 (張瀚天)針對化工安全生產事故頻發、化工“三廢”碳排放量居高難下、化工安全與環保監管要求難以統一等諸多安全與環保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工業大學校長喬旭在今年兩會上建議,加強化工、安全和環保等部門的政策協同,尋求化工安全與清潔生產的最佳聯結點,遵循“最小化”原則,實現生產、安全、環保三者之間的統一。

“在化工生產監管中,以安全為需求導向,要求設立安全防護距離,以‘開放’來降低危化品在特定空間內的‘絕對量’﹔以環保為需求導向,要求加強集約化、提高入園率,以‘封閉’來降低危化品在特定大氣、水環境中的‘相對量’。”喬旭委員表示,“開放”與“封閉”、“絕對量”與“相對量”之間的矛盾,造成了應急管理和環境保護監管標准不一,加劇了化工行業面臨的“政府揪心、企業煩心、社會鬧心、行業痛心”的困境。

喬旭委員表示,首先以本質安全最小化原則,統籌化工安全與清潔生產。本質安全最小化原則是指通過減少化工過程及裝置中的物料用量和能量密度,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和嚴重程度。他認為,要將最小化原則沿用到化工清潔生產中,力求通過運用源頭綠色、過程減量技術,大幅度減少污染物的生成,同時採用先進裝備和自控手段杜絕無組織排放,實現“三廢”量最小化。

“要建立化工安全與清潔生產協同治理機制。”喬旭委員提出,跨部門的協同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解決化工行業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等問題的良方,“建議化工生產、應急管理和環境保護等相關部門也要遵循‘最小化’原則,對化工工藝、裝備和信息化系統進行監管,在項目立項、工程設計與施工、生產運營等各個環節提出明確要求,並從管理和技術角度嚴格管控,真正做到本質上的安全、環保設施‘三同時’制度的落實。”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化工發展的安全和環保問題,喬旭委員還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綠色化工技術創新,發揮政策、資金、項目的導向和杠杆作用,加強科技計劃、科研基金投入,以“揭榜挂帥”“賽馬”等制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發遵循“最小化”原則的全流程本質安全、綠色制造等技術,並以信息化賦能,提升化工安全風險防控水平,實現化工“三廢”循環利用和近零排放。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