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東台:傳承“黃海林工”精神 科學造林續寫綠色傳奇

3月12日植樹節,鹽城東台黃海森林公園溫泉酒店北側近500畝的退化林修復地塊,新翻耕的土地上,一派軍民連心植樹忙的動人景象。
65.7萬畝!這是東台現有林地的總面積。2350畝,是今年需完成的造林任務。年復一年,東台市積極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拓展有限空間,實施鹽鹼地改良造林、退化防護林修復等工程,以科學手段造林護林,鉚足干勁,續寫當年黃海林工“敢教荒灘變綠洲”的傳奇,全力創建生態文明的國家森林城市,實現生態與產業協調發展。
明媚春光今又至 植樹造綠各不同
植樹節裡植樹忙,今年忙得不一樣。據了解,今年是東台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突破年,在嚴守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政策紅線的前提下,東台充分發揮沿海灘涂空間大、綠化生態底蘊厚的優勢,科學造林,提質發展。與省林科院合作,計劃用5年時間,在沿海重度鹽鹼地造林1萬畝。在內陸地區,對沿路、沿河、沿村庄規劃造林的地塊進行現場核查,與“三調”數據和基本農田的圖斑相比對,確保規劃造林地塊不佔用耕地,不佔用基本農田,同時高標准推進綠美村庄建設。聚焦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的短板,“增綠、提質”統籌協調推進,確保今年新增成片造林500畝,退化林修復、更新造林1850畝。
形勢在變,要求更嚴。放眼全市,從城區到鄉村,沒有席卷大地熱熱鬧鬧的植樹潮,更多的是見縫插針的“針線活”、精雕細刻的“繡花功”。
在344國道頭灶段,頭灶鎮20多名干部群眾見縫插綠,栽種水杉,並對已栽樹木進行防虫,進一步擴大綠色廊道范圍,拉長距離,美化環境。同時,對下舍村綠色植被進行除草、除雜,保持綠植美觀度,深入推進村部生態環境美化工作,進一步扮靚綠美村庄。在市區新海游園,市政綠化養護所的工人們對綠植進行清雜澆水、修枝整形。七八名綠化工人化身“美容師”,拿著割草機正在精心修剪,所過之處,長勢凌亂的草坪瞬間變得整齊美觀。他們的工作場景只是該市100多個膠囊公園的縮影,他們以繡花功夫的精心打理,不斷刷新游園顏值,扮靚城市風景。
在綠滿東台的大地上,今年的植樹不再以畝論英雄,而是向美、求質,力求探索出東部沿海綠色生態與產業和諧共奏的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
邁上新的征程 續寫綠色傳奇
黃海國家森林公園,全國沿海地區最大的平原人工生態林,被譽為蘇北塞罕壩。從上世紀60年代“十八勇士”闖荒灘,到五七干校干部、高校畢業的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的城市青年、移民海邊的東台農民紛至沓來,到新一輩黃海林工開創新業,半個多世紀以來,植樹造林、守護綠色一脈相承。如今,這裡是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黃海國家森林公園從無到有、發展壯大的綠色傳奇也是綠美東台的生動縮影。40多年來,東台廣大干群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累計參加義務植樹3300多萬人次,義務植樹超億株。特別是近年來,東台森林面積、林木蓄積量、森林覆蓋率、林業產值持續增長。近五年來,東台大力實施沿海百萬畝生態防護林建設工程,基本形成了以成片造林為基礎,海堤、河圩堤林帶、綠色通道為骨架,農田林網為網絡的格局,“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增成片喬木林地9.7萬畝,撫育森林10.5萬畝,林木覆蓋率25.95%,城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去年,東台市被列為江蘇省第二批縣級市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向著鄉村秀美、林居相伴的美麗目標前進。目前,《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已經上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規劃的總體目標是:以建設生態文明為主題,通過實施森林生態體系建設、森林生態福利體系建設、生態文化體系建設、森林支撐體系建設工程,全面推進森林城市建設,實現森林網絡均衡、林產經濟發達、森林文化繁榮、森林管理完備,將全市建設成為林水相依、林城相融、生態宜居的國家級森林城市。該市將按照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嚴守生態紅線,在優先保護森林、濕地資源的基礎上,增加城區綠地面積,完善公園綠地分布,積極推進鎮區、村庄綠化,提升森林經營質量,加強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創森”的基礎性工作。
讓綠色更醉人 讓東台更美麗
東台有海有灘,資源稟賦好,兼備森林、海洋、灘涂三大生態系統。如果說綠色智慧是東台最為鮮明的城市特質,那麼連綿的翠綠就是這座城市最為美麗的風景。推進產業強市、品質興城、實干惠民,東台市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發展思路,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
綠化美化,是高水平建設品質城市和美麗鄉村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串場河景觀帶、何垛河休閑帶、海陵大橋、結發街特色街區、草市民俗街、人民公園南拓等功能項目重塑城市風貌,“一城四區”加快融合,城市形態業態質態同步提升。藝術紅庄、水墨臨塔、風光八裡、紅色紅安,一個個美麗鄉村盡展濃郁地域風情。森林公園、森林小鎮、綠美村庄批量涌現,扮靚美麗東台,國家生態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一張張生態名片聲名遠播。近五年間,東台市建成全國生態文化村5個,國家森林鄉村4個,全國慢生活體驗單位3家,建成鹽城市森林小鎮5個,省級綠美好村庄44個。
綠滿城鄉,推進獨具東台特色的綠色產業迅猛發展。一方面,東台發展壯大林業經濟。先后建成苗木、林果、花卉、蠶桑等林業專業村24個,林下經濟利用面積發展到16.7萬畝,建成一批“扶貧林”“經濟林”,以“小苗圃”帶動“大發展”。林業育苗面積發展到10.5萬畝,林業經紀人800多人,林苗線上銷售近20億元,推廣林下養雞、林業+藥材、林業+蔬菜等“林業+”八大模式,林下經濟產值超40億元。新街鎮、新曹農場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入選國家林業經濟發展典型案例。另一方面,融合發展花開艷麗,全域旅游多點開花,生態康養生機勃發,東部世遺風光、西部人文歷史、中部田園鄉村,綠作底色,景觀獨特,長三角(東台)康養基地花落東台,一座精致精美、宜居宜游的世界級健康城市新地標正在崛起。
今年東台選擇在條子泥濕地公園高涂海堤東坎山水灘北側建設碳匯試驗林。從苗木栽植到后期生長管理,省林科院全程跟蹤管理監測。從這裡,該市正邁開走向碳匯經濟的第一步。(董宣 張一峰 葉海慧 丁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