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人民日報:常州有效精准投放首貸

本報記者 姚雪青
2022年04月11日08: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常州有效精准投放首貸(經濟聚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人民日報》2022年04月11日 第 11 版 版面截圖

原題:著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難、信息不對稱問題

常州有效精准投放首貸(經濟聚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走進江蘇省常州市建林玻纖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的一台經編機正在運轉,吞進去玻璃纖維紗,吐出來的是晶瑩剔透的布。“這是一種特殊的布,耐火耐高溫,堅韌不易折,可用於制作風力發電機的葉片。”公司總經理唐建介紹,這台價值160萬元的新設備,直接為企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

這160萬元投入中,至關重要的一筆100萬元貸款,來自常州市針對小微企業投放的“首貸融”。

2021年,常州市深化普惠金融發展,市銀保監分局組織開展首貸攻堅行動,精准聚焦前期“百行進萬企”活動中有融資需求的無貸戶,著力破解融資難題中的兩個痛點——融資擔保難、信息不對稱,持續擴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2021年,常州市新增首貸企業6418戶,新增貸款6571筆、金額361.16億元,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助力。

風險共擔,貸款門檻降低

建林玻纖這幾年正面臨提檔升級,但融資並不容易。廠房是租來的,幾台原有設備的折舊率很高,無法用於銀行抵押,唐建隻好放棄從銀行貸款的念頭。

建林玻纖的困境不是個例。放眼常州全市,24萬多家企業中,2021年以前有貸戶僅佔10%。常州市金融監管局銀行保險處處長周瑋介紹,據了解,其中相當一部分企業有不同程度的融資需求。

是什麼影響了銀行放貸的積極性?

“擔保難。”幾家當地銀行的負責人坦言,向小微企業貸款的收益本就不高,壞賬率還比重點企業高,導致銀行不敢輕易放貸。一些成立時間短、規模比較小的企業,即便有發展潛力,但因缺乏擔保,隻能被擋在門外。

2021年7月,建林玻纖迎來一個好消息。“市財政局等4部門此前聯合推出了一項針對無貸戶的信保貸產品——‘首貸融’,隻需法人代表承擔連帶責任,不用企業抵押就可以申請貸款。”當地一家銀行的客戶經理謝福軍主動上門洽談。

了解政策后,唐建迅速在常州市創新創業金融服務平台上注冊,提交了首次貸款100萬元的申請。當天,就有銀行工作人員來現場盡職調查。幾天后,這筆款項就到了公司賬上。

2019年起,針對多數小微企業在銀行無貸款的狀況,常州市設立“首貸融”風險補償資金,首期規模1億元,對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政策,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和杠杆效應,打通首貸企業融資難的“最后一公裡”。

謝福軍介紹,以建林玻纖貸款的100萬元為例,萬一出現壞賬,10萬元由市級的“首貸融”風險補償資金分擔,20萬元由國擔基金支持,18萬元由省財政專項支持,12萬元由省再擔保公司分擔,20萬元由市場化擔保公司分擔,銀行隻需承擔20萬元及利息損失。目前“首貸融”無壞賬,如果出現壞賬,銀行等機構將先各自按比例承擔資金風險,隨后對企業依法進行追償,企業法人代表承擔個人連帶責任。

“這樣的風險共擔機制,讓銀行少了后顧之憂,大大提高了拓展首貸戶的積極性。”謝福軍說,“首貸融”面向全市所有無貸戶企業,對貸款企業的門檻進一步降低。

精准“畫像”,高效定位企業

和制造業相比,服務業中的小微企業,更難以進入銀行的放貸視野,無貸戶也更多。

農業銀行常州新北支行營業部行長助理陳涵卓說,要不是收到了一張“畫像”,常州精維測繪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這個僅有約10名員工、年營業額不足200萬元的輕資產企業,很可能被淹沒在數千家同類企業中。

陳涵卓所說的“畫像”,是常州企業征信服務有限公司發來的一張表格,上面是轄區內征信評分在及格線以上的小微企業名單。

“銀行對企業的信息不了解、沒把握,也是導致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常州企業征信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俊介紹,自2016年起,常州持續推進企業征信平台建設,通過科技手段打造數據模型,匯集稅務、環保、人社等21個相關部門的年度政務信息,為全市24萬多家企業勾勒誠信“畫像”,讓銀行更客觀高效地了解企業。

作為試點銀行工作人員,2021年年中,陳涵卓收到了常州征信公司定向推送的首批500家企業名單。名單顯示,精維公司是一家無貸戶,經營穩定,納稅正常,信用評分良好。當他找到精維公司負責人楊文宇時,對方坦言,企業正處在發展的十字路口,很需要資金支持。

“我們想增加員工、添置設備、進軍更大市場,但貸款時碰過好幾次釘子。”楊文宇說。陳涵卓給他介紹了試點產品“常信貸”——這是解決企業首貸難題的另一個重要金融產品,針對所有在常州有征信數據的企業,屬於純信用貸款。基於政務大數據,能夠快速放貸、隨借隨還。

在手機上注冊完成后,楊文宇申請了100萬元“常信貸”。很快,系統就顯示:經過評估,通過了61.7萬元額度,貸款利率是4.2%。

有了資金支持,公司隨即購入設備、招兵買馬,進行了新一輪布局。“經過大半年的發展,公司2021年營業額突破400萬元,比前一年翻了一番,還第一次將業務市場拓展到無錫、蘇州、揚州等地。”楊文宇告訴記者。

全程監管,實現惠企舉措良性循環

為企業提供首貸服務,在緩解企業融資難的同時,怎麼保障貸款管得住、收得回,實現惠企舉措的良性循環?

周瑋介紹,除了在貸前進行精准“畫像”,有效的金融風險防范手段始終貫穿於貸中和貸后。

從事軌道運輸車輛制造和維修的常州神海工礦車輛有限公司,是2021年的首貸戶,從建設銀行常州市分行奧林匹克花園支行獲得了50萬元“常信貸”貸款。“我們用這筆貸款購買了測試設備,緩解了企業的資金緊張。”公司總經理徐冠超介紹。

批准首貸后,建設銀行常州奧林匹克花園支行行長蔣逸鋒向徐冠超提了一個建議:在企業生產車間的電表箱上,安裝一個手機大小的“增信寶”裝置,用以採集企業的生產用電數據。

蔣逸鋒解釋,通過採集企業生產用電數據,征信公司對首貸戶的風險狀況持續監測,並實時提示銀行,實現信貸風險從人工管理到智能管控的轉變。銀行可以掌握企業運行情況,企業也能及時得到后續服務。

果然,到了2021年底,蔣逸鋒再次上門的時候,帶來了好消息:結合數據實時監測,銀行發現企業持續穩定經營,因此,將2022年度的貸款額度提高到190萬元。

除了追加貸款、持續服務之外,這一技術手段也促成了退出機制的實現。2021年,用電數據顯示,有一家機械加工企業連續3個月沒有生產記錄,后台向銀行預警,及時控制了風險。蔣逸鋒介紹,依托這項技術,分管轄區內的小微企業壞賬率持續下降,目前在0.3%以下。

“扶上馬,再送一程,普惠金融應服務首貸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發展。”周瑋介紹,2021年以來,安裝“增信寶”的首貸企業超過300家,累計向銀行發送提示信息365條,為貸后管理及風險處置等提供了支持。

(責編:張妍、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