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南通海安:問道產業強市“鐵”字訣

2022年05月17日15:27 | 來源:海安日報網
小字號

原標題:問道海安產業強市“鐵”字訣

海安是江海文明起源,也是農業大市、工業重地、樞紐之城、建筑之鄉。綜觀海安產業強市建設,一產有以“鐵泉”為縮影的農業,二產有以“鐵錨”為代表的工業,三產有以“鐵聯”為集散的服務業,此外還有以“鐵軍”為精神的建筑業。多年來,海安人始終以“鐵”魂鑄造產業發展的“鋼筋鐵骨”,持續奏響“產業強市”最強音。本篇,記者通過走訪採訪,走近企業家、走進企業,透過“四鐵”帶您一起回憶和領略海安產業奮斗風採,共同深入了解和感受海安產業發展歷程中的那一群人、那一些事,以及那一種堅毅堅韌、那一股活力動能,在時與空的風雨彩虹中,問道海安產業強市“鐵”字訣。

從“鐵泉”看農業

打造“蘇中新魚米之鄉” 底氣從何而來?

提起“鐵泉”,在海安農業圈可謂無人不曉,他就是江蘇金洲糧油集團董事長徐鐵泉,年近70歲的他,如今正帶領企業滿懷激情爭創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井然有序的廠區、干淨整潔的車間、專注敬業的員工……漫步在佔地面積320畝的江蘇金洲糧油集團廠區內,藍天、白雲、綠樹如一幅風景畫映入眼帘,仿佛置身於一座環境優美的公園之中。這家創辦於1946年的民營企業一路披荊斬棘、開疆辟土,歷經70多個春秋冬夏,書寫了江蘇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品牌傳奇。

時間回溯到1946年,集團前身海安建新油米廠還隻存在於一艘小船之上,作為新四軍移動的油米加工廠為蘇中地區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98年受到金融危機沖擊,加之管理不善,企業經營虧損嚴重,資不抵債,瀕臨倒閉。1999年我被任命為廠長,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徐鐵泉回憶。

上任伊始,工廠賬面沒有一分錢,油罐沒有一滴油,人心渙散,經濟糾紛不斷。即使恢復生產,但由於前幾年處於半停產狀態,設備陳舊、客戶流失、無運轉資金等種種問題讓徐鐵泉陷入了深深思考,“這樣的企業還能走多遠?是進一步發展,還是繼續維持原狀?我大膽地選擇了前者。”徐鐵泉下定決心,推動企業改制為股份制民營企業,2000年變更為南通家惠油脂發展有限公司,2003年新建年加工20萬噸油脂加工生產線,當年投入,當年開工,當年收益,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首次跨入億元企業行列。

“我們與全國幾百家民營地方油脂加工企業一樣,以加工國產菜籽為主,‘底子薄,賠不起’是當時民營中小油脂企業的共同特點。對此,我制定了以‘代加工’為主要經營模式,既規避了資金短缺的問題,也規避了市場行情波動風險,同時保証了工廠的開工率和合理的加工利潤。”徐鐵泉提出成為糧油行業的“富士康”的目標,在他的帶領下,企業持續在提高產能、改進工藝、完善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服務等方面不斷練內功、謀進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企業保持持續的競爭能力。

一個沒有理想的企業,就沒有永久的生存與發展空間。2011年,在掌門人徐鐵泉的帶領下,江蘇金洲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投資3.6億元建成金洲糧油工業園,實施全產業鏈配套工程,從單一的傳統油脂加工向產業集群方向發展。2015年10月,江蘇金洲糧油集團成立,產業布局由此拓展開,一條從農田到餐桌的完整糧油食品產業鏈已具雛形,涵蓋原料採購、生產加工、包裝運輸、港務倉儲、市場網絡等各個環節。

科技引領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觀念向健康、營養轉變,結合當前植物油產業發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江蘇金洲糧油集團與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聯合組建“江蘇金洲產業技術研發中心”,並長期與江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兩所211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發揮互補優勢,企業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增加。

如今的江蘇金洲糧油集團已是集農產品糧油加工、糧食倉儲、小包裝食用油、PET制品、印刷包裝、貿易與物流於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總資產已達11億元,2021年集團實現開票銷售70.39億元,成為全國有影響,地區有知名度的農副產品加工基地、貿易基地和研發中心。集團連續多年獲得中國食用油加工50強,菜籽油、葵花籽油加工10強企業,江蘇省糧食行業優秀企業、放心糧油示范企業等多項榮譽,成為魯花、多力、貝蒂斯、中糧等大型油脂企業的戰略合作伙伴。

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富民惠民。金洲糧油充分發揮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動示范作用,深入實施“公司+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油菜籽產業化經營模式,形成農產品的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經營,建立了油菜籽種植基地,聯農帶農、示范引領,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提升油菜籽產業化經營水平,油菜籽種植基地遍布南通市(縣)及周邊地區,10多萬農戶。

70多年間,歷經變革與改革的金洲糧油始終奮力奔跑、努力前行,走出了“企業經營壯大、農民增收致富、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多方共贏”的良性發展路徑,更是海安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一個縮影、一抹亮色。

農業興則基礎牢。穩住農業基本盤,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所在,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之舉。海安是農業大市,自古就有魚米之鄉美譽。近年來,海安依托“一根絲、一條魚、一隻蛋、一滴油、一粒米”五個一產業優勢,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聚焦優勢產業打造全產業鏈,推動農業產業化,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作用,聚焦農產品深加工項目,農業龍頭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持續構建農業品牌體系。2021年,海安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總產62.4萬噸,稻麥單產1063.3公斤,全省16連冠。海安繪制“蘇中新魚米之鄉”的產業圖譜正當其時。

從“鐵錨”看工業

“科創新城”拔節生長 優等生如何煉成?

從瀕臨倒閉的校辦廠,一步步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從主要生產低端的農用車玻璃,到開發出飛機玻璃、汽車天窗等一系列技術含量高的新產品,生產了全國80%的高鐵側窗玻璃……鐵錨玻璃是海安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快速發展的范例。

鐵錨靠什麼?答案是創新。“堅持創新,構建核心競爭力,是鐵錨從小企業發展成為軌道交通安全玻璃行業領跑者的重要因素。”江蘇鐵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賁華說。

鐵錨玻璃立足自主創新,向科技創新要效益,在產品升級中找未來,不僅在激烈的競爭中“活”了下來,而且一步步成長為行業“單打冠軍”,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高端玻璃市場的一面旗幟。去年,鐵錨銷售各類玻璃750萬套(片),實現營收16.64億元,利潤2.27億元。

2006年,隨著國家鼓勵公共交通產業政策的調整,中國軌道交通建設步入發展快車道。這位始終對市場保持敏銳嗅覺的當家人認為,沒有自主可控的技術,企業不可能做大做強。

2007年,是鐵錨邁向高新企業的重要轉折點。當年5月,吳賁華帶領公司技術骨干開展了軌道交通安全玻璃的技術開發和生產。國內該產品原來一直依賴從法國和意大利進口。隨后的兩年內,吳賁華與他的團隊先后成功研發了時速200公裡、250公裡、380公裡、500公裡高速列車前風擋玻璃,打破了國外對我國高速列車高端安全玻璃技術壁壘及產品的長期壟斷。2009年,吳賁華帶領團隊又開發出高速動車側窗玻璃總成件、內飾玻璃以及行李架總成系列產品,產品遠銷海內外。

2010年,鐵錨投入5億元上馬二期項目,開啟二次創業,成立江蘇鐵錨明信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引進國際高端技術人才、技術和管理團隊,投入十多條自動化流水生產線和先進的生產、檢測設備,實現汽車天窗市場國產化的彎道超車。如今,鐵錨生產的汽車用天窗總成,主要服務上汽、一汽、二汽、廣汽、吉利等10多家國內知名品牌,有望進入中國天窗市場主流供應商前列。

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能否發展壯大,越來越取決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必須重視創新創業,構建核心競爭力,使自己擁有能夠長期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從而推動產品升級和企業轉型。研發一代,儲備一代,鐵錨始終先人一步,走在行業的前列,企業已擁有370項發明專利和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多個產品獲評“國家級重點新產品”“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江蘇省重點新產品”。多年來,鐵錨玻璃柔性引進高校教授20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省333人才培養對象3人、省中青年專家2人,引進國外技術專家23人。

鐵錨對科研和技術的追求沒有盡頭。吳賁華表示,鐵錨將進一步進行科技創新,加大項目投入,加快研發新產品,開拓業務與市場,形成新的增長點。通過搶抓市場更新迭代機遇,實現快速成長。

挺起工業脊梁,筑牢強市之基。正是有眾多像鐵錨這樣的“工業好苗”,海安才能在工業強市如林的長三角跨越發展,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打開新鮮出爐的2022年南通重大產業項目清單,無論是新開工制造業項目還是“專精特新”項目,海安都位居前列。年初,省工信廳召開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專題調研座談會,“主場”也選擇海安。一組數據可以丈量海安工業跨越的步伐:2000年工業產值、銷售雙破百億元大關﹔2007年工業產銷突破千億元大關﹔2015年工業應稅銷售在南通市率先超千億,改寫了南三縣、北三縣的經濟版圖﹔2019年工業應稅銷售再超兩千億元,規模企業數、億元企業數、高新技術企業數位居蘇中蘇北前列﹔202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工業應稅銷售分別達1343億元、2370億元,分別是“十三五”初的1.975倍、2.37倍﹔在全國工業百強縣(市)、創新百強縣(市)中分別列第20位、第11位。

正是有一個個鐵錨這樣科技創新標簽越來越明顯的工業企業,一道道創新的亮色正成為生動詮釋海安科創新城的鮮明底色。

聚創新之能,攀產業之高,海安在南通率先組建“科創委”,持續開展“創新創業在海安”“兩院專家走進海安”等主題活動,近5年累計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近1500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52項。在此基礎上,創造性開展“機關部門服務企業科技行”,56個機關部門幫助400多家企業跑高校、找專家、引成果、上項目。

從“百萬雄雞下江南”到“工業強市”,從“一黑一白”工業體系到“十大產業集群”各領風騷,從南通“小六子”到全市“排頭兵”……海安,像一匹“黑馬”不斷躍升,實現了工業經濟“散轉聚”“小轉大”“弱轉強”的華麗轉身。先后有11家企業獲評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總數居江蘇縣級市前列﹔6家企業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和省長質量獎及提名獎,總數南通居首。去年,工業經濟貢獻了46.5%的GDP和70%以上的投資、50%以上的就業、40%以上的稅收。

從“鐵聯”看服務業

地無寸鐵到“樞紐海安” 夢想何以成真?

“海安人在上海,滿滿的感動。”“家鄉總是我們這些滬飄的堅強后盾”……日前,從上海鐵路局海安物流基地開出的保供上海專列收獲了社會各界好評點贊。

保供上海專列在社會各界引發強烈反響的背后,承載的不僅僅是海安人民的深厚情誼、殷殷關切,更彰顯著持續放大的“樞紐海安”效應。

上世紀末,海安還處於“鐵路末梢”位置。如何讓“地無寸鐵”的咽喉要地在新一輪區域競爭中加速崛起,筑夢“樞紐海安”?“破題”之鑰——上海鐵路局海安物流基地應運而生。

“隻要為我所用,不求為我所有。”項目洽談期,海安市委、市政府便大手筆編織“公鐵水”無縫對接的聯運網絡:2014年7月開工建設鐵路貨場1號線(集裝箱專用線),2015年5月竣工驗收﹔2015年7月開工建設鐵路貨場2號線(怕濕怕淋貨物專用線),2016年3月竣工驗收。至此,南通地區唯一的鐵路貨場專用線落戶海安,打破了海安與長三角乃至整個中國東部地區的時空分隔。

全新的“路地合作”模式是制勝法寶。一邊是上海鐵路局的思想解放,另一邊是海安市委、市政府的永不言棄。2015年7月22日,由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南京鐵路發展集團與海安市人民政府合資組建的上海鐵路局海安物流基地正式開通運營,開往中亞班列成功首發,“樞紐海安”夢想漸行漸近。

建好的鐵路、基地會不會“晒太陽”?“鐵路門戶型城市”何以顯現效應?基地建設之初,多方質疑隨之而來。但鐵路物流基地咬定青山,在千辛萬苦中建設,在千錘百煉中運營,以打造長三角北翼最有影響力的綜合物流基地作為奮斗目標,一往無前、全力拼搏。

“無人就從市場招,無貨就向市場要,沒有參照模式我們就自己闖。”上海鐵路局海安物流基地總經理王衛國回憶道,依托鐵路貨場1號線、2號線的運輸優勢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優勢,鐵路物流基地大膽實踐,放手運作,探索並實踐了“一口價、一張票、一個收發貨人、一站式服務”的“四個一”物流總包干經營模式,並緊盯發送貨物最后一公裡的服務環節,筑牢“一站式服務”品牌優勢。

促進海安樞紐平台升級壯大,鐵路物流基地有沖勁,更有韌勁。開發電纜、光伏、鋼帘線、麥芽等板塊運輸,形成周邊150公裡范圍內的物流窪地效應﹔加快融入“一帶一路”,開行海安—東盟跨境班列,全面暢通國際物流通道﹔乘著滬蘇通鐵路開通東風,開行海安—蘆潮、北侖港的鐵海聯運班列,迅速實現常態化開行,拓寬外貿出口新通道……鐵路物流基地動作頻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服務海安及周邊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

“與傳統海運相比,中歐班列貨期短、成本低、服務優,我們企業非常滿意,我們的客戶評價也很高。”“我們一年有1萬左右標箱通過滬蘇通鐵海快線班列運輸,一年可以降低成本1200萬元”……“2.4億元以上”是鐵路物流基地為合作企業每年節省的物流成本,其中,為130余家海安本土企業每年節省物流成本6000萬元以上。可以說,鐵路物流基地成為了海安、南通地區本土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將降本增效做到極致。

6年多時間,鐵路物流基地實現了從一開始隻有4名退休返聘職工的隊伍,到如今擁有5個部門、73名員工(路工15人),承擔每日4000多噸生產、物流組織的驚人蛻變,成為江蘇長江以北重要的物流集散基地。基地貨物到發量從2015年的8.7萬噸到2016年的24.3萬噸、2017年的32.4萬噸、2018年的43.2萬噸、2019年的68.7萬噸、2020年的102.4萬噸、2021年的142.8萬噸,每年保持35%以上速度遞增。

多年執著之心,不變物流擔當。海安與鐵路緣分結深,鐵路二級編組站、新長車務段、新長工務段匯聚海安,保稅物流中心、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期貨交割庫群等一系列重大物流功能平台相繼運行,中歐班列愈行愈遠。

物流鏈連著產業鏈、供應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脈絡。今春以來,受疫情管制、部分高速口封閉等因素影響,多式聯運優勢日益凸顯。鐵路物流基地迎難而上,持續彰顯“硬核”擔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運輸組織,全力守護“大動脈”安全暢通。特別是緊急開辟“綠色通道”,組織“海安—上海”保供專列順利開行,為戰疫保供注入了“底氣”。據悉,截至目前,海安已開行3列保供上海專列,共計100車2800噸民生物資,包含防疫口罩、防護服、大米、面粉、雞蛋、海鮮、蔬菜、食用油、紙等品類。此外,積極發揮海鐵聯運優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今年以來,已開行鐵海快線178列,發送貨物18.1萬噸﹔自3月28日開始,發車頻次由原來的每周10列(上海蘆潮港每周7列、寧波北侖港每周3列)提升到每周13列(上海蘆潮港每周10列、寧波北侖港每周3列)。

無限的可能由人來創造,也隻有人能創造。以鐵路物流基地為硬核擔當的商貿物流繁榮是海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的生動體現。近年來,海安把握“時”與“勢”,靶向精准發力現代服務業,推進新型工業化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2021年,實現服務業應稅銷售1380.44億元,服務業發展呈現“速度加快、比重提高、結構優化、業態創新、優勢凸顯”的良好態勢。

從“鐵軍”看建筑業

“中國建筑之鄉”名不虛傳 為何能征善戰?

4月29日,南通市對全市獲得國家、省、市級五一勞動獎和工人先鋒號的先進集體、個人進行命名授獎。“海安鐵軍”這面鮮艷的“紅旗”再立新功、再添光彩。其中,南通市達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和軍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河西區解放南路48號地一標段項目部榮獲“江蘇省工人先鋒號”稱號。

初夏已至,在蘇中建設集團天津市河西區解放南路48號地一標段項目部,260名工人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朝著目標節點奮進,掀起一波又一波建設熱潮。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規范、標准及樣板等執行,採用全鋁模現澆結構,實測實量全過程管理,兩次第三方檢查實測實量超過99%,同時獲評“過程管理高品質”獎勵,通過了天津市“海河杯”優質結構驗收。

蘇中建設集團是“海安鐵軍”的一支勁旅。自1949年成立之初,集團就響應國家號召奔赴新疆、大慶等地,在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創造過“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交付”的建設奇跡。愈是困難愈向前,70多年來,蘇中人在自我反省中尋找破解問題的辦法,在風險挑戰中保持發展的定力,鍛造出了敢打敢拼、百折不撓的優秀品質。2021年,其建筑施工產值超過750億元,施工面積達9363萬平方米,地方稅收貢獻列居南通市建筑企業榜首。

海安建筑業歷史悠久,能工巧匠世代輩出,發展從小到大、由弱到強,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為“江蘇建筑之鄉”﹔2007年、2011年兩次被命名為“江蘇建筑強縣”﹔2012年成為“中國建筑之鄉”,可以說是新中國改革發展尤其是新中國建筑業改革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也實現了與共和國成長的同頻共振。“海安鐵軍”名揚天下、深入人心,鐵軍精神也因此融入每一位建筑人的血液裡。

鐵一般的擔當匯聚了海安建筑鐵軍當下依舊善戰的榮光。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當下,建筑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如何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加快建筑產業現代化步伐?如何開拓綠色建造的廣闊市場?怎樣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安鐵軍持戈試馬。

海安鐵軍在規范企業管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上,積極推動股權合理流轉,增強企業發展活力。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打造“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提供從投資、規劃、設計到建造、運營、維護等一體化服務方案。華新集團對所有新開項目推行項目股份制,員工成為項目股東,共享企業發展成果,團隊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實現了企業規模與效益的同步提高。達欣集團推行“退休即退股”,股東到了60周歲,股權自動流轉,臨近退休時退股或減持股份,讓年輕人成為股東。在2020年的股改中,董事長馬和軍、黨委書記劉厚純將持有的五分之二股份讓給了年輕員工,極大調動了員工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發展后勁,有效幫助企業解決了發展“后繼無人”的問題。達欣圍繞企業發展,立足於破解難題,積極探索以“強組織,激活力,創品牌,聚合力,重實效”為內容的工作目標,全面提升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水平。

海安鐵軍強化“大建筑”發展理念,審時度勢,打破長期依賴房屋建筑市場的局限,加快多元化發展步伐。建筑企業向道路、橋梁、市政、水利水電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進軍。主動拓展勘察設計、裝飾裝潢、建筑材料等產業鏈上下游業務,向全產業鏈的綜合性企業方向轉變。2021年,新增非房建項目4591個,佔比36.3%,增長7.8%。積極推廣綠色建造,支持建材企業加快綠色建材研發、生產,在全市建筑項目中率先應用綠色建材,推廣潤宇被動房建設經驗,有序實施高能耗公共建筑節能改造,試點建設超低能耗建筑。

海安鐵軍堅定“走出去”步伐,做強“海安建造”品牌。注重“靠大連強”,通過與央企、國企以及項目所在國企業開展股份合作、項目合作,不斷提升國際工程承包能力。跨界聯合“抱團出擊”,與天楹、聯發、鵬飛等本土行業龍頭企業合作,聯手拓展海外市場。積極“造船出海”,由企業發揮信息優勢、品牌優勢、信譽優勢,自主創造條件,走出國門承接工程項目。2021年,海安鐵軍承接海外項目30個,境外工程營業額超1億美元。

大潮激蕩,九萬裡風鵬正舉。從鄉間泥瓦匠成長起來的海安建筑鐵軍神州展雄風,先后獲魯班獎43個、國優工程34個、詹天佑獎35個、中國安裝之星獎4個以及中國鋼結構金獎、中國建筑工程裝飾獎各1個。建筑業也是海安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海安有建筑企業500多家,市內建筑業從業人員足跡遍布海內外,建筑工人、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員等總人數達10余萬,產值規模屢創新高。2021年全年完成建筑業施工產值1901億元,在海安入庫稅金17.2億元,3家企業入選省建筑業百強企業“綜合實力類”50強﹔新增魯班獎5項、國優獎1項、詹天佑獎4項、安裝之星獎1項,再次獲得國家級獎項“大滿貫”。一批不怕吃苦、敢打硬仗、作風優良的建設團隊用實干和業績詮釋光榮使命,展現了海安鐵軍拼搏進取、奮勇爭先的情懷和擔當。

新起點新征程,海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今年以來,按照上級決策部署,海安市委、市政府進一步統籌謀劃、系統推進“產業強市”工作,先后召開工業發展大會,升級出台加快新型工業化、提速創新驅動、扶持企業上市等集成政策“套餐”,錨定“先進制造”,爭創全省首批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與農業農村、鄉村振興一線工作者座談,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會議,響亮提出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蘇中新魚米之鄉”﹔高規格召開建筑業發展工作會議,提振精神再出發,攻堅突破再跨越,共度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海安市委、市政府立即響應,在支持上海抗疫、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積極作為,充分發揮多式聯運優勢,發出全力保供上海“集結令”,“海安—上海”保供專列常態化開行為抗疫民生物資入滬開辟了新通道。

“圍繞‘五個海安’‘五個強市’建設,我們堅持將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的看家本領,切實將產業門類齊全的優勢轉換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勝勢,在各領域推動‘微改革’,進一步激發活力,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更高質量發展。”海安市委書記於立忠說。

鐵泉、鐵錨、鐵聯、鐵軍,這“四鐵”的身上和背后,是海安產業之鋼鐵,更是海安強市之鋼鐵。幾大產業經風雨淬煉、頑鐵生輝、點鐵成金。正是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的意志、鐵一般的本領和鐵一般的擔當,撐起了海安產業發展的“鋼筋鐵骨”,架起了海安經濟發展的“四梁八柱”。2021年度,海安蟬聯江蘇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在南通市綜合考核中刷新了“十連冠”紀錄,海安持續走在省、南通市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張海倫 蔡誠 陳俐君 曹京郊 徐蓓 姜明)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