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江蘇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2022年06月28日08:13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重農興農,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

農林牧漁總產值從5200億元增加到8000多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2萬元增加到2.68萬元、增幅達123%……6月27日,我省舉行“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發布會——鄉村振興專場,回顧總結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成就。

10年間,江蘇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工作推進措施,著力守底線、補短板、揚優勢,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土地上做文章,

穩產保供端牢飯碗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省委農辦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朱國兵介紹,這10年,江蘇堅決守牢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底線,通過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壓緊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出台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實施意見等,將我省8500多萬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建設高標准農田是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關鍵。夏收時節,在濱海縣五汛鎮四汛村,7台農機在近400畝的田塊上來回穿梭。“全村的耕地都可以實現大面積機械化作業,這在原來是不敢想的。”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韓巍偉感嘆道,眼前近400畝的田塊是由200多塊田埂縱橫的小田組成的,其中最小的僅有幾分,最大的也不超過兩畝,以前因為田塊太小,隻能人工種植。

變化始於2020年。兩年前,四汛村動員全村農戶集中流轉土地,並由村集體成立公司統一平整、管理。全村耕地實現化零為整,不僅可以推廣應用節本增效的大型農機,還能擴增耕地面積,統一培肥地力。全村農業生產大變樣,提升了土地畝產效益。

10年間,江蘇每年新建高標准農田300萬畝以上,2次獲國務院表彰激勵﹔建設2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推進農業機械化向智能化、信息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建成省農業農村大數據雲平台,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9%、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3%、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66.5%。

據初步測算,與普通農田相比,高標准農田建成區的糧食產量每畝增加50公斤左右,畝均作業成本降低約150元。“2021年全省糧食產量達749.2億斤,創歷史新高,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呈現面積、單產、總產、效益‘四增’好形勢。” 朱國兵表示,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報,再次表彰江蘇高標准農田建設成效明顯,明確2022年在分配中央財政資金時將通過定額補助予以傾斜支持。

在特色上做文章,

高質量發展鄉村產業

來到漣水縣紅窯鎮蘆筍種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高規格的連棟蘆筍大棚。近年來,漣水不斷延伸蘆筍產業發展鏈條,以爭創國家特色農產品(蘆筍)優勢區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引領,持續擴大蘆筍種植規模,每年新增5000畝以上。“我們加強蘆筍產業化開發,培育引進一批高端加工企業,新建冷鏈設施和蘆筍加工生產線,深度開發蘆筍汁、蘆筍面條、蘆筍食品化菜肴、蘆筍即食休閑食品等系列產品,打造綠色健康蘆筍產業鏈,促進生態高效種植業一二三產聯動發展。” 漣水蘆筍協會會長鄭標說。

漣水縣的蘆筍、無錫市維常村的中華絨螯蟹、徐州市八路鎮的花卉、揚州市合心村的黑莓……越來越多的鄉村有了自己的特色產業和“致富經”。這十年,江蘇大力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積極打造8個千億元級優勢特色產業,全省10億元以上縣域產業185個,全國產業強鎮64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186個﹔優化加工業布局,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達到60家﹔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創新開展“蘇韻鄉情”等系列鄉村休閑旅游農業推介活動,2021年全省休閑農業綜合收入達902億元。

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經營主體的孵化。2019年2月18日,位於常州的立華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這是江蘇省第一家上市的畜牧業企業。在立華牧業“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的帶動下,常州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

10年來,江蘇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分別達到近17萬家和8.5萬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907家,其中國家級99家。深入實施農產品質量監管“十萬規模主體入網行動”,目前入網主體已達17.1萬家。

今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財政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要提升金融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水平,打通農村產權抵押、質押融資堵點,側重於推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農戶專屬信貸產品。

在環境上做文章,

讓美麗鄉村宜居宜業

夏夜,位於啟東市惠萍鎮的“三角區”公園,總會迎來數十位村民跳舞、散步、游玩,而3年多前,這裡還是一大片“散亂污”小作坊集聚區,環境臟亂差,居民掩鼻過。“三角區”由“臟污”場所變美麗公園,是南通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

10年間,江蘇遵循“四化”同步規律,統籌抓好農房改善、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重點任務,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成為美麗江蘇靚麗底色。

朱國兵介紹,近10年,江蘇突出鄉村規劃引領,開展“共繪蘇鄉”規劃師下鄉行動,指導各地編制實用性村庄規劃﹔持續改善農民住房條件,同步配套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全面完成蘇北三年30萬戶農房改善任務﹔深入實施並圓滿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啟動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蘇州、太倉、昆山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和農村人居環境等先后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

農村寄遞物流是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對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我省啟動實施城鄉公交一體化和物流服務一體化兩個“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國率先實現“快遞進村”省域全覆蓋。在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我省農村區域供水入戶率已達99%以上,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農村地區4G網絡實現全覆蓋。

□ 本報記者 洪葉 吳瓊

(責編:蕭瀟、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