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擴大開放“朋友圈” 做實合作“交匯點”

2022年07月05日07:41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擴大開放“朋友圈”,做實合作“交匯點”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開啟國際合作嶄新篇章。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指出,江蘇處於“一帶一路”的交匯點上,要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放大向東開放優勢,做好向西開放文章,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

山海不遠,和則同心。我省“一帶一路”國際友城交流周將於7月6日開幕。與國際友城交流合作是江蘇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渠道。省外辦主任孫軼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國際友城合作指明了新方向,拓展了新空間,創造了新機遇。進入新時代,江蘇聚焦友城渠道,搭平台、建機制,不斷擴大開放合作“朋友圈”,擴大利益融合“交匯點”,努力為繪好共建“一帶一路”工筆畫增添江蘇色彩。

增強友城互信,

“江蘇渠道”影響力彰顯

江蘇國際友城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江蘇已與64個國家締結352對國際友好省州和城市、430多對友好交流省州和城市,數量居全國首位。

2015年以來,習近平主席親自見証我省與白俄羅斯莫吉廖夫州、瑞士沃州,南京與文萊斯裡巴加灣、尼泊爾加德滿都,蘇州與剛果黑角締結為國際友城。江蘇堅持與友城開展友好往來,通過高層交往和涉外多邊活動等渠道,以增進戰略互信為首要,不斷提升“江蘇渠道”影響力。

2017年,江蘇與中聯部共同舉辦“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江蘇省委的實踐”專題宣介會,向外國政黨政要和駐華使節介紹中國共產黨執政經驗。南京還為加德滿都政府官員舉辦治國理政培訓班,對外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在江蘇的成功實踐,促進與周邊國家傳統友誼薪火相傳。

在與國際友城開展友好往來過程中,我省緊扣交往實效邁上新台階的總目標,以經貿合作為重點,以人文交流為紐帶,以攜手抗疫為契機,不斷加強戰略互信、增進雙方友誼。

白俄羅斯莫吉廖夫市中心醫院有一家中醫機構——南京中國傳統醫學中心,這是南京在海外設立的第一個醫療交流合作窗口。自2018年5月成立至2020年2月,南京先后派出5批共14名醫師赴白工作,為當地病人進行針灸、電療等中醫診療。

南京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陳朝明曾帶隊在中醫中心工作3個月。“一開始每天來看病的還不到10人。但患者經過我們治療后恢復得很好,就向其他人推薦,后來逐漸增加到每天二三十人。”陳朝明說,他們還在莫吉廖夫市中心醫院開講座、在莫吉廖夫大學義診,推廣中醫文化、中醫療法,讓中醫走出國門。

2019年7月,蘇州首批派遣的3位農業專家遠赴黑角開展為期兩個月的農業技術培訓,向當地農民傳授蔬菜栽培和畜禽飼養知識。“看到他們拿著筆記本一直在記錄,時不時還會問一些問題,我知道我講的是他們需要的。”蘇州市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劉鳳軍說,學員們對中國充滿向往,表示要到中國來學習農業技術。

經貿合作共贏,

拓展開放新天地

江蘇始終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高標准、可持續、惠民生,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目前,江蘇與沿線國家累計締結友城139對,居全國前列。作為江蘇與國際友城良性互動的重要抓手,“一帶一路”建設為各方提供新發展機遇,也為江蘇開放發展開辟新天地。

在經貿領域,江蘇與國際友城暢通貿易、促進投資,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融合——

作為“中柬務實合作的樣板”,柬埔寨西港特區共引進企業170多家,創造就業崗位近3萬個﹔

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徐工巴西工業園是我省在南美打造的首個園區,也是我國首個以工程機械為主的境外經貿合作區﹔

去年5月,中歐班列“江蘇號”南京至荷蘭蒂爾堡線路開行,至今年5月底共開行24列,運送標箱1990個,總貨值1.26億美元﹔

自2019年起,鹽城連續3年舉辦中韓貿易投資博覽會,並設立韓國友城館,助力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

2019年11月,南京南化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恆逸(文萊)大摩拉島年加工原油800萬噸石化項目投入運營,這是首批“一帶一路”節點重點項目,也是文萊迄今最大的實業投資項目。

一組數據表明,江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水平日益提高:進出口總額累計達7.5萬億元、年均增長9.2%﹔“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蘇投資額達240億美元,江蘇赴沿線國家和地區協議投資額超230億美元﹔累計開通近遠洋航線79條,開行中歐班列突破1萬列。

數字經濟賦能“一帶一路”建設,打開經貿合作新通道。6月24日,中國(江蘇)—柬埔寨“絲路電商”合作項目柬埔寨國家館在京東上線。該項目由江蘇太湖柬埔寨國際經濟合作區投資有限公司運營,首批入駐產品為柬埔寨“巴肯山”牌腰果,后續將引入芒果干、香蕉干、植物精油、大米等柬埔寨農特產品。作為中柬雙方深化共建“一帶一路”的最新成果,“絲路電商”為雙方經貿合作揚起數字風帆,帶來新的合作機遇。

平台項目“連心”,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建立以聯委會為模式的長效合作機制、完善與駐華使領館交流會商機制、密切與貿促機構和商協會的聯系……在與國際友城開展友好往來過程中,我省不斷強化合作平台機制建設,推動交流合作提質增效。

去年6月,黑角市3名留學生經過3年學習,從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這是蘇州為黑角培養的首批農業技術人才。如今,作為當地政府農技人員,他們正在用所學知識服務當地農業發展。今年6月,又有4名黑角市留學生從蘇州市職業大學畢業。

今年5月24日,首批教育部—瑞士GF智能制造創新實踐基地簽約儀式在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瑞士喬治費歇爾集團GF加工方案公司中國區總裁陳以祥表示,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瑞士精密加工制造企業,GF公司希望借助這一合作項目提高雙向投資和科技合作水平,更好服務於江蘇智能制造與職業教育發展。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沿線國家來蘇留學生近9萬人次,江蘇高校境外辦學項目達55個。我省還先后向桑給巴爾、圭亞那、馬耳他等國家和地區派出醫療隊70批1150人次,累計救治患者980萬人次。

此外,江蘇國際友城書屋、安哥拉“絲路農坊”技術培訓、坦桑尼亞桑給巴爾中國醫療隊母嬰救治中心和外科縫線捐贈項目、古巴“一帶一路”桑蠶標准化生產技術培訓……這些民生項目拉近心與心的距離,讓“一帶一路”充滿人情味。

編織緊密的文化紐帶,筑牢民間交往基石。自2016年起,我省已舉辦5屆“友城繪”,吸引50多個國家100多個友城的青少年參加。一幅幅童真友愛的畫作,描繪出海外友城與江蘇的友誼。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江蘇與友城彼此牽挂、守望相助,向43個國家217個友好城市捐贈1.3億元防疫物資,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經貿與人文同行,持續加強民心相通。在與國際友城交往合作中,江蘇將繼續秉持合作共贏、美美與共的理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本報記者 沈崢嶸 衛鑫

通訊員 王芬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