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人民日報海外版:呵護海洋藍 澎湃綠動能

本報記者 劉發為
2022年07月12日07: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呵護海洋藍 澎湃綠動能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07月12日 第08版 版面截圖

原題:呵護海洋藍 澎湃綠動能

向海圖強,向海而興。作為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生態系統,海洋為人類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財富和巨大的潛力。

面對海洋,我們不能一味索取,保護好海洋的生態環境,是充分利用海洋優勢的基礎,也是實現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

海洋生態環境穩中趨好,生態系統健康狀況得到改善

廈門灣的中華白海豚、深圳灣和潿洲島的布氏鯨、遼東灣的斑海豹,以及鴨綠江口、黃河口、長江口等眾多濱海濕地的珍稀候鳥,這些曾經一度消失的面孔,再次出現在世人眼前。近年來,中國近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陸岸線已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范圍,海洋生物與人類和諧共處的畫面,反映出的正是中國海洋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改變。

據《2021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1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總體穩中趨好:海水水質整體持續向好,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准的海域面積佔管轄海域面積的97.7%,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面積比例為81.3%,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主要用海區域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在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的同時,也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

監測結果顯示,中國的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總體改善,全國近岸監測的24個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中,在2016年的監測評價結果中還有2個典型海洋生態系統處於“不健康”狀態,這一數據到2018年降為1個,到2021年已基本消除“不健康”狀態。

近年來,中國海域的富營養化問題也得到有效治理。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21年,中國管轄海域富營養化海域面積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中,2021年夏季呈富營養化狀態的海域面積共30170平方千米,同比減少15160平方千米。

“2021年,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了全國51個區域的海洋垃圾監測,在近海6個代表性斷面開展海洋微塑料監測,結果顯示,塑料是我國海洋垃圾的主要類型。”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王菊英說,與近年來國際同類調查結果相比,中國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和近海微塑料的平均密度處於中低水平。

陸海統籌,綜合運用系統手段,精准保護海洋環境

海洋生態環境的問題表現在海裡,根子在陸地。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一直高度重視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2019年,由生態環境部執法局牽頭,率先在渤海組織開展入海排污口查測溯治,排查出1.8萬余個入海排污口,建立了技術體系,積累了豐富經驗。

“自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來,生態環境部就進一步加強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細化了落實方案,成立了專項技術幫扶組,統籌推進相關管理辦法、技術標准等的起草編制,指導督促沿海各地扎實開展各項工作。當前,環渤海三省一市正在持續推進入海排污口的溯源整治,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沿海省份也全面啟動了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張志鋒表示。

自2020年起,中國海警局聯合生態環境部等部門連續開展“碧海”專項執法行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各領域監管檢查也得到了全面強化,海洋污染與生態破壞突出問題得到了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的成效明顯,碧海專項行動社會影響也在持續提升。

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方面,中國集多方合力,系統用力,相關舉措也日益精准。

抓住了海灣,就抓住了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突破口。2019年以來,生態環境部組織沿海地方經過深入調研和反復論証,把全國近岸海域劃分為283個海灣(灣區),在此基礎上,將“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目標指標和任務措施逐項細化分解、精准落實到每一個海灣(灣區),並向各沿海地方印發了每個海灣(灣區)的重點任務措施清單。“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和沿海地方,根據283個海灣(灣區)各自的自然稟賦和突出問題,因地制宜、精准實施‘一灣一策’的海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美麗海灣建設。”張志鋒表示。

新技術也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福建福州濱海新城,億級像素相機、配套信息化平台、海漂垃圾“海上環衛”及網格監督工作機制,在雲平台上實現了數據信息可視化、研判調度智能化、操作模式簡易化、后台管理高效化,建立了“精准發現問題—實時派發任務—自動核驗結果”閉環管理機制,探索出海漂垃圾精准管控新路徑。

“我們希望,通過新技術為環保賦能,讓監測的‘眼睛’越來越明亮、‘耳朵’越來越靈敏、‘大腦’越來越智慧,打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說。

於海洋治理中,發現經濟轉型發展新機遇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是人民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更是關乎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國之大者”,中國歷來高度重視包括海洋微塑料在內的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多部門協調聯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部署了多項任務舉措,深入推進塑料污染的全鏈條治理和監管,沿海地方在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方面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

浙江台州,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藍色循環”讓人眼前一亮:政府和企業協同發力,組織漁民等對海洋塑料垃圾進行回收,回收后的塑料統一轉運至相關企業進行批量加工再生,並制成手機殼等高附加值產品,產品出售后的收入又反哺參與海洋塑料回收的漁民等。

“我手裡拿的這個手機殼,就是由5位漁民所收集的海洋塑料制作而成的,通過掃描二維碼還可以溯源,看到制作這個手機殼的塑料是誰撿的、誰運的、存哪裡、誰轉運、誰再生、誰制造等。”張志鋒邊展示邊說,這樣一個“藍色循環”,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產業協同、公眾參與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新模式,對於破解海洋塑料垃圾收集難、高值利用難、多元共治難等痛點堵點做了很有價值的實踐探索。

海洋環境變好也給綠色發展增添了新動能。以東台條子泥為重點的黃海濕地區域自然環境優美、生態稟賦突出,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中心節點。東台條子泥岸段通過設立濕地法庭等手段,依法有效保護了濱海濕地的生態面貌。在今年截至5月初的春季遷徙期,東台條子泥的候鳥“家族”不斷壯大,種群數量進一步刷新,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嘴鷗5600多隻、同比增加了75%。越來越多游客追隨飛鳥而來,條子泥觀鳥已成為江蘇省東台市的生態旅游名片,成為當地經濟轉型發展的有力抓手。

盡管海洋生態保護工作取得明顯進展,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總體治理成效還不穩固,局部海域生態環境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仍然需要加強。“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沿海地方,堅持陸海統籌、綜合治理,穩中求進、攻堅克難,推動海洋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升。”張志鋒說。

(責編:黃竹岩、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