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新管家”破解小區管理老大難
“大家把譜子翻到第79頁,今天我們練習《酒醉的蝴蝶》。”7月23日傍晚,記者走進南通市崇川區城南新村社區段家壩小園,56歲的居民富貴珍正帶領“魅力葫蘆絲”社團在“為民長廊”裡排練。
富貴珍告訴記者,“為民長廊”位於段家壩小園6號樓西側,因為此前物業公司管理不到位,4個月前還是片閑置的空地,堆滿了垃圾。
距離段家壩小園約2公裡的金鑫苑,同樣存在著治理難題。“金鑫苑1999年建成,到現在已經換了4家物業公司。”崇川區學田街道南川園社區黨委書記倪燕說,居民對物業公司不滿意,每平方米每月5毛錢的物業費,繳費率不足三成。去年10月,物業公司因收不抵支撤出,小區管理面臨“停擺”。
改變,發生在今年3月。段家壩小園和金鑫苑居民都從街道社區聽說了一個新詞匯——物業服務社。
“根據規劃,崇川區將在‘十四五’期間將251個老舊小區全部改造,一體化解決停車、充電、管網、加裝電梯等問題。”崇川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劉建新說,如果只是解決“硬件”問題,服務的“軟件”跟不上,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還是提升不了。為此,崇川探索建立公益性質的社區物業服務社,為“無物業”老舊小區配齊服務,讓社區干部成為小區居民的“首席服務員”,並在幾個老舊小區開展試點。
與傳統物業公司不同,物業服務社是民辦非企業性質的社會組織。在制度設計上,設理事長1名,一般由社區居委會主任擔任﹔設副理事長和理事若干名,含社區專干、社區網格長、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鄰裡理事、社區民警、城管隊員、志願者、法律工作者等。還可根據住宅小區規模大小、服務管理工作量,招聘專業服務人員或購買第三方服務。服務社下設若干服務管理小組,分工負責小區物業管理、公共事務服務、鄰裡矛盾協調、志願服務開展、經費收支管理等工作。
在城南新村社區,物業服務社設理事長1名,由居委會主任張杰擔任。“居委會我們信得過。”不久前,段家壩小園75歲的居民周金泉想找人安裝電熱水龍頭,看到物業服務社維修服務價格表上寫的是100元,且不需要“上門費”,他嘗試自己聯系外面的維修工,對方居然開價300元。從那以后,周金泉就成了物業服務社的“鐵粉”。
在金鑫苑,新成立的南川園社區物業服務社從解決居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緊扣“服務”這個關鍵詞,迅速打開局面,短短幾個月,就增設寵物便溺箱10多處,新建50平方米的小游園,將汽車停車位從80個增加到187個,贏得居民廣泛信任。
對社區物業服務社最具挑戰的一關,依然是物業費收繳——這也是居民滿意度的直接體現。南川園社區物業服務社作出一個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決定:不但不降價,反而將金鑫苑的物業費從0.5元/平方米/月漲到0.6元/平方米/月。
“漲物業費,我們是仔細算過的。”倪燕告訴記者,金鑫苑聘請了3名保安、2名保潔和1名職業經理人,保安工資2500元/月,保潔工資1600元/月,職業經理人工資3500元/月,管網維修和綠化養護每年花費約5萬元,一年“硬支出”約22萬元。小區住宅總面積36960平方米,物業費收到0.6元/平方米/月,才能基本維持收支平衡。
這筆賬,也公示在了小區大門口的公告欄和業主微信群裡。不僅如此,社區物業服務社的每一筆進出賬款也定期線上線下“雙公示”。
“物業費不是什麼大錢,但要花得敞亮,服務要到位。”家住金鑫苑8號樓的沈愛武是小區第一批業主,過去,因為物業公司常年不解決家門口的污水反涌問題,一度拒繳物業費。社區物業服務社將沈愛武的“心結”解決后,她立即帶頭繳納物業費,疫情期間,還主動擔綱小區志願隊隊長,幫助社區干部服務居民。目前,金鑫苑292戶居民的物業費繳費率已達95%。
“社區物業服務社不需要利潤,年底如果賬面有結余,會購買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資回饋居民。”張杰說。
據介紹,為了護航社區物業服務社行穩致遠,崇川區住建局每年給予試點小區3萬元至5萬元的獎補資金,街道也會從城建資金中預留部分備用金,給予獎補。“物業服務社的核心功能就是在社區黨委引領下,集成多方力量,化解多元問題,推動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劉建新說。
□ 本報記者 徐超 通訊員 錢嘉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