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江蘇沿海地區首次發現麥類遺存 距今2700年前已經形成稻-旱混作農業

2022年08月09日11:07 |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
小字號

原標題:江蘇沿海地區首次發現麥類遺存 距今2700年前已經形成稻-旱混作農業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5200年前從西亞進入中國。它是何時向東南傳播、融入到以水稻為主要糧食作物的江蘇地區呢?近日,中外科研團隊對江蘇鹽城大同鋪遺址做了植物考古綜合研究,首次發現了麥類遺存。這說明早在2700年前,江蘇地區就已經形成了稻-旱混作農業。據悉,該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植物科學前沿》。

江蘇鹽城大同鋪遺址距今2700年左右,是一個商周時期的遺址。南京師范大學和南京大學科研團隊在遺址現場採集了土壤樣本,通過系統浮選發現了種子、果實、木炭等炭化植物遺存。

南京師范大學環境考古研究院執行院長賈鑫說:“我們對炭化植物種子進行了一些鑒定,我們發現了水稻、小米、小麥,當然也包括少量的大麥和黍子。”

這一發現說明,早在距今2700年前,麥作農業已經傳到了江蘇沿海地區,並融入該地區早期的稻作農業,形成了稻-旱混作農業。科研團隊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一農業形式的出現與古環境、古氣候的變化有關。

賈鑫說:“2700年前,在大同鋪遺址大概15公裡附近有一個湖泊。這個湖泊從深湖向的環境轉化為淺湖向的環境,提供了一個大規模的陸地資源,為人類在這個地方早期開發提供了一個生活場所。同時,氣候事件的冷干化導致了中原地區糧食產量的下降,中原地區的人就開始向周邊地區遷移。這個周邊地區就是當時中原地區的邊疆地區,也就包括了江蘇沿海地區。”

隨著人群的遷徙,小麥和粟黍這類旱作農業技術也隨之向東、向南遷徙,在江蘇沿海地區形成了稻-旱混作的農業模式。這項研究為進一步了解江蘇沿海地區的農業發展歷史、麥類和粟黍作物的傳播路線提供了新的關鍵証據,為認識海面變化、氣候變化和該地區早期農業開發的關系提供了新的線索。

(呂瑩瑩 韋少華 報道)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