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教育

江蘇學科類培訓機構縮減 “拼素質”成暑期培訓主流

2022年09月01日08:05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拼素質”成暑期培訓主流

“雙減”落地一年多來,我省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從8670家大幅壓縮至228家。學科類培訓“降溫”了,但在剛剛結束的這個暑假裡,孩子們並沒閑著。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家長為孩子報名參加3門以上藝體類培訓班,為暑期培訓支付費用過萬的家長依然不罕見。

體育類培訓班“大展拳腳”

8月中旬,南京奧體中心羽毛球館內一片火熱景象,一號館的11片球場都有人在裡面打球,其中八成是中小學生。羽毛球館行政主管蘇捷告訴記者:“今年館內暑期班分為四期,每期報名人數都在300人左右,一天10小時、每個月可進行近1萬人次的培訓。”

“今年羽毛球館不但延長了營業時間,還增加了課程密度。”南京全民健身中心有限公司助理總監翟俊程說,“往年暑假,下午4點以后,這裡人才會多起來﹔而今年暑假,從上午10點到下午6點,甚至到晚上八九點鐘,場館裡還有很多孩子。”

羽毛球運動走熱背后,是藝體類培訓整體升溫。記者以網絡問卷的方式進行了一項暑期培訓“微”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138份,其中初中生60份、小學生78份。問卷數據顯示,參與3個及以上培訓班的有49人,佔35.5%﹔參加1—2個培訓班的有76人,佔55%﹔沒有參加任何培訓班的僅13人。家長們為了孩子上培訓班,花費在6000元以上的佔48.33%,花費在2000元以下的僅佔一成。

“暑期作業是少了,我的經濟壓力沒小。科學實驗班1750元,乒乓球1300元,書法1600元,英語繪本鑒賞880元,思維訓練2800元……”南京市棲霞區一位三年級男生的家長賈璐算了一筆賬,此外上學期報的編程班暑期也堅持上,只是將鋼琴課暫停了,因為“實在安排不過來”。賈璐的朋友劉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孩子暑期培訓花費不止6000元,“游泳、舞蹈、鋼琴、書法、跆拳道……除了游泳和書法是暑假特訓外,其它都是辦了年卡的。”

報哪個培訓班?近半家長將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在南京華彩薈商場裡一家籃球訓練營,8歲的劉滿是籃球培訓班中“最賣力”的小朋友,幾乎“滿場飛”。“這是他自己選的,這項運動符合孩子好動天性。”劉滿的爸爸告訴記者,他報的是10人以下的團課,花費3880元,“我希望他保持運動量,強身健體、長個子,另外多運動也能讓人更自信。”

除了羽毛球、籃球、游泳等暑期熱門體育培訓項目,溜冰、沖浪、擊劍等小眾新潮的運動項目也“越來越香”。8月初,記者在蘇州市吳中區一家沖浪俱樂部看到,當天預約時段已滿,“暑假期間家長帶孩子來體驗的比較多,一般需要提前兩三天預約,現已排到8月底。”俱樂部工作人員張曉告訴記者。

多元培訓緊盯家長“剛需”

不少培訓機構推出了形形色色的研學夏令營,包括科技研學、文化研學、鄉野研學……暑假前,家有六年級學生的常州家長唐玲就提前報名了一個暑期文化研學班,“在湖南省博物館看到的‘馬王堆漢墓’陳列比歷史書上的更令人震撼,孩子比較感興趣。”

南京家長楊芮花費6000元報了個親子研學旅行團,和讀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多多去貴州體驗了為期7天的“探秘天眼”之旅。20名小營員在3名研學指導師和當地導游帶領下,實地參觀了解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還在周邊苗寨沉浸式體驗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勞動過程。

“沒有生硬說教、灌輸,隨團老師像個大朋友一樣講解科技知識,每次出發參觀前向孩子們提出一些問題。孩子們與當地村民一起除草、燒柴、烤玉米,老師會帶著孩子‘復盤’經驗得失。”楊芮說,干活很辛苦,但兒子樂在其中,和小伙伴們合作完成一項項任務,回來后還撰寫旅行實踐報告,完成了旅行課程手冊裡的題目。

“探秘天眼”研學旅行團承辦方——南京知行合一研學機構創始人熊狀向記者透露,“雙減”落地后,許多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主動找到他們團隊,希望加入合作帶動原有師資力量轉型。熊狀表示,研學游市場需求的加速釋放,反映出家長普遍希望提升孩子綜合素質能力,研學游需要專業老師設計完成,有目標、主題和成果,要有“游”更要有“學”和“研”,如何培養出更優秀的研學工作人員和指導老師、開發出更多有特色的研學課程,是未來面臨的一大挑戰。

“我們希望孩子收獲知識和體驗,融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於一體。”唐玲認為,家長對孩子參加“研學”寄予很多期待,一些學科培訓機構如果只是簡單向素質教育“轉型”而缺少有質量的課程產品,家長未必“買賬”。

注重素質教育的同時,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終究是家長的“剛需”。記者通過微調查了解到,很多(53.33%)家長對孩子參加培訓班的期待是“培養興趣愛好”,但更多(61.67%)希望孩子能夠借此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提高成績。不少替孩子報了編程班的家長告訴記者,希望孩子通過競賽獲獎,對升學或有裨益,此外也應有助於拓展數學解題思路。

就連體育培訓升溫,其實也是素質教育意識增強和考學功利性訴求等因素疊加的結果。南京氫燃體育青少年體能訓練中心培訓總監馬翔告訴記者,暑假期間不少家長帶孩子過來,針對體態、體重等方面問題進行體能訓練,希望增強孩子身體素質,每年3月至4月更是報名高峰期,不少家長和學生選擇在中考體育考試前進行訓練提高。

了解孩子並鼓勵個性化學習

“孩子在家管不住自己,不報班怎麼辦?”“網上誘惑比較多,我怕孩子借著學習機會在家玩游戲。”暑期,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雙減上線”大創團隊在高郵市世貿金街對部分家長訪談時,發現孩子們的負擔減輕了、部分家長的焦慮卻增加了。

“無可否認,中小學生家庭對各類培訓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南財經濟學院邵瑋老師介紹,團隊回收的上千份問卷統計數據顯示,農村家庭教育年支出主要集中在0—3萬元(77.4%),城市家庭教育年支出主要集中在1萬—4萬元(68.2%),“義務教育階段的學費並不高,從數據可以看出,學科培訓機構縮水了,但家長用於孩子參加培訓的費用減少並不顯著。”

今年暑期,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單位組建11個聯合工作組,調研指導校外培訓“監管護苗”暑期專項行動工作,發現違法違規培訓問題仍然存在,個別機構和個人以“一對一”“高端家政”“眾籌私教”“研學旅行”等名義違規開展培訓。

部分孩子沒有參加學科培訓,一些家長干脆在暑假轉身成為“家庭教師”。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初一學生小胡,暑假已經開始預習新學期課本內容。“原來上的英語輔導班停了,一年能省1萬多元,現在買了英語學科的網課,隻需要600元。”小胡的媽媽華女士告訴記者,小胡上了5節課,自己全程陪同,還買了配套練習。至於孩子數學和語文的預習,則由學工科的爸爸和學法律的媽媽分別當起了“一對一家教”。

“別人都上培訓班,你不上就輸在起跑線上了”“把孩子送進輔導班,我也就盡到責任了”……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四年級學生楊湲泠的媽媽許女士坦言,類似說法這一年來她仍經常聽到,這種焦慮很難一朝“剎車”。許女士說,父母理應比學校和培訓班的老師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結合女兒的特點,她著重培養孩子美術和樂器方面特長,暑假裡也隻報了這一類興趣班。與此同時,學科類學習並未放鬆,“除了學校布置的作業,我購買了一些教輔,跟她一起制訂學習計劃,抓緊時間查漏補缺。低年級時培養學習習慣,中高年級教她學習方法,這比在培訓班刷題對她更有好處。”

“寒暑假可以說是個性化學習階段,不報培訓班並不等同於不學習。”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南校區校長葉微說,其實小學階段每個年級的關注點都不太一樣,比如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都將有顯著變化,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閱讀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家長可以通過博物館“研學”等方式,與孩子一起“再學習”。新學期就要開學了,孩子心理上的適應往往更重要,“對於六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對初中的想法,幫孩子建立小目標,喚醒他們的內驅力,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對未來的規劃和努力中,這種引導是任何培訓班無法代替的。”

□ 本報記者 樊玉立 葛靈丹 蔡姝雯 方思偉 唐穎 楊頻萍 實習生 楊佳文

(責編:蕭瀟、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