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江蘇揚州:老手藝的自我救贖

金沙人
2022年09月28日11:08 | 來源:揚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沙裡淘金】金沙人:老手藝的自我救贖

荒年餓不死手藝人,我們堅信不疑。上代傳下代,口耳相傳,都這麼說,不由得你不信,因為這是祖先人生經驗的提煉概括,大家對此感同身受。一技傍身,無論是經商還是做工務農,雖不至於富得流油,但養家糊口還是綽綽有余的。假如再碰上好運氣,自己很努力,成為成功人士也不是不可能。

深信不疑的人生信條發生動搖是在前天早上。朋友圈的一則消息讓人揪心,晒的兩張圖格外引人注目。說的是揚州僅存的一個篾匠,在老街巷裡修藤椅,一張圖是電瓶車后座上的廣告牌,白底的硬紙板將上門修理棕棚、藤椅等業務標得清清楚楚,手機號碼在上下寫得滿滿當當﹔另一張圖是師傅在馱著竹篾藤條的電瓶車旁修理藤椅。朋友圈裡,七嘴八舌的討論由此展開,有的為師傅的手藝點贊,有的為手藝即將失傳而擔憂,有的為師傅生意興隆而高興,有的甚至說要為這樣的“非遺”找個工作室,使其安家。

篾匠境遇可能是老手藝在當下的一個縮影。他們普遍生意慘淡,難以為繼,荒年餓不死手藝人這句古訓在他們那兒似乎不靈了。篾匠如此,其他行當也大同小異。茅匠曾是裡下河地區很古老的一門手藝,把麥秸當瓦用,鋪在屋頂后居然也能擋雨,手藝好的能使茅草房幾年安然無恙,遇到哪兒漏雨,請來茅匠上屋頂三弄兩弄,又能住上不漏雨的茅草屋了。這是勞動人民因陋就簡的一大創造,其中的關門過節非常人所能看透,這就是手藝的關鍵之處,要是人人會做,誰還會花錢請手藝人呢?茅匠手藝由來已久,在40多年前的農村很吃香,那個時候,農村絕大多數人家住的都是土基牆的茅草房。現在,還有誰住呢?據說前幾年冶春為了修補河邊的茅草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興化找到一位年老的茅匠,勉強將河邊的茅草屋頂修好,不知再過十年八年,還有誰能做這事。

真是此一時彼一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修收音機、電視機是一個遍及城鄉的好手藝,現在還有多少人的東西壞了還去修?大多數人是東西一壞就扔,因為買個新的並不比修的價錢貴多少,而且更省事。扔就扔了吧,有時還以“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寬慰自己。60歲上下的人對這樣的變化感受最深,很多司空見慣的老手藝就這樣悄然而去。補鍋在過去著個小炭爐將鐵熔化,用鐵水將破鍋補好。現在,這樣的手藝再好,又有誰去補鍋呢?做杆秤的看不到了,修鋼筆的也看不到了,就是“磨剪子戧菜刀”的吆喝也不怎麼聽到了。

這是好還是壞,還真難說。但對手藝人而言絕對是致命打擊,因為賴以生存的手藝沒用了,面臨的將是另尋生路,年紀輕的還好辦點,上了年紀的隻能唉聲嘆氣了。對社會來說,大家對這些老手藝的消失並沒有過多地放在心上,即或有人對此憂慮,甚至發出搶救這些老手藝的呼喊,但絕大多數人好像還是無動於衷,不以為然。個別對文化保護熱衷的人士對此憤憤不平,認為社會對文化太不重視了,有關部門就應該將這些老手藝保護起來,一代一代傳下去。良苦用心,蒼天可鑒,對這些保護老手藝的文化人,我向來敬重有加,隻可惜社會已不再需要一些過時的老手藝。

手藝人憑過人的技術靠大家的生意而活,吃的是百家飯、紅臉飯。所謂百家飯,是指要到千家萬戶討生意做養活自己,紅臉飯是指手藝要好,如果手藝不精,做的修的東西質量不高,主家必定與手藝人臉紅脖子粗地爭吵,甚至賴賬不給錢。科技改變生活。那些依賴農耕文明的老手藝與工業文明、網絡時代相遇,自然會尷尬、無奈、痛苦。過去面廣量大的社會需求,因現代科技產品的層出不窮而快速轉向,很多用慣了的老東西被更好的東西替代,很耐用,難得壞,即或壞了,買個新的也不費多大事,如此老手藝再好,也隻能是自己平常沒事拿出來擺弄擺弄,玩玩而已,權當懷舊。

老手藝在那個年代為改善人們的生活做出過重大貢獻,我們不能因社會進步而忘了它們,相反,社會在進步的過程中一直延續它們的功能,提供了比老手藝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比如紅漆馬桶,即使在偏遠的農村也少見了,代之以痰盂,遍及城鄉的是抽水馬桶。你說箍桶的手藝還在不在,我說既在又不在。說它在,是因為陶制技術代替了箍桶,不過是換了個方式﹔說它不在,是因為這兩者又不完全是一回事,這裡面有管網鋪設、自來水供給、潔具的制作裝配、液壓技術、污水處理等一套系統工程。馬桶功能依舊,不過是由提著的馬桶變成了固定的抽水馬桶,人們生活得更衛生更方便更舒適。

其實,不僅僅是馬桶的變化,做戥秤這門手藝的逐步消亡也在情理之中。過去的大杆秤稱幾百斤已頂天了,精確到錢也是很精致的了。現在的大地磅稱幾十噸上百噸都是稀鬆平常的事,精細到微克也沒有多復雜的,以電子計量的各種秤隨處可見,秤既准又好用,老大媽上菜場買菜帶個電子秤也不費事。你說這是老手藝消失還是老手藝發揚光大,答案不言自明。

社會進步迭代升級,從來不是斷代騰飛。老手藝在社會演進中也是適者生存,要讓老手藝活下來,就得將社會發展的規律搞清楚,將行業演變的趨勢想明白,在與時代同行中不斷調整自己,提升自己,用新技術改造老手藝,讓老手藝始終在變與不變的變奏曲中奏響最強音。怨天尤人改變不了趨勢,主動變革才有活路。四望亭附近有個修手機的,別看他60多歲了,但玩智能手機一絕,生意一直紅火。上世紀90年代他靠修電視機在鄉裡先富起來,本世紀初看到修電視機生意危機,就迅速轉行修電腦,仍然活得很滋潤,七八年前修電腦生意不行了,又學智能手機,在城裡開了門面,竟然同樣生意興隆。你不得不佩服他不斷轉行的本事。

從修電視機到修電腦,再到修手機,在外人看來是改行,就他們自己而言還在行內,都是修電路板和顯示屏,不過是更復雜更精細而已,關鍵是看你肯不肯動腦筋學習,下決心改變。那時修電視機的師傅很多,但又有多少人能像他那樣不斷折騰逼自己改行呢?主動改,不斷改,與時代同行,老手藝才能長命百歲。

老手藝能否活下去,個人的技藝固然重要,但社會需求提供的條件更重要。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有些手藝不會因技術的突飛猛進而丟失,比如燒飯的廚師、剪頭的理發師、刮腳的修腳師等等。但他們的手藝也並非一成不變,近來炒得火熱的預制菜就是廚師這個老手藝轉型的最好案例,廚師將自己的經驗標准化,將食材搭配好后再輔之以調料包,按照烹制要求的說明書下鍋,新鮮可口的菜肴與飯店的幾乎如出一轍。有人戲言一個調料包干掉一幫廚師,其實言重了。因為廚師手藝濃縮到調料包裡,將烹調技術傳到千家萬戶,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自己制作品嘗到大廚的手藝,這不是與人方便於己有利的大好事嗎?今后廚師手藝服務的領域更廣,當然要求也更高。

當然,老手藝能否活下去,也得看自身是否會吆喝,懂宣傳。現在,在抖音等短視頻平台上,一些會補碗箍桶、編筐織籃、精細縫補或者貴重物品修復等等的傳統手藝人也很受追捧,他們借助網絡傳播亮功夫“秀”絕技,讓需要的人能找到自己,更讓老手藝重獲生機。

其實,我們不必過多糾結老手藝的失傳。新技術層出不窮帶來了物質生活的大豐富,但我們的需要就像電腦內存,容量再大都有限,有時得出清。新手藝增多了,一些老手藝被淘汰,有利於正常運行,況且許多新手藝本身就是由老手藝迭代升級而來,所謂舊中有新,新中有根,對新手藝的靈活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對老手藝的最大禮敬,更是對老手藝的自我救贖。那些人們用不著的手藝,既然留不住,那我們就不用強留了,用影像視頻把它保存下來,留在歷史裡。再過若干年,我們的后人會記住他們的祖輩過去是這麼生活的,這些老手藝似曾相識。哦,原來我們的生活是這麼來的。

(責編:李靜曄、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