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江蘇各地因地制宜描繪農村養老新圖景

2022年10月19日08:32 |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
小字號

原標題:【改變在身邊】離家不離村 因地制宜描繪農村養老新圖景

截至2021年底,江蘇共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1800多萬人,老齡化率達到22.15%。而農村人口平均老齡化程度高於城市5個百分點以上。如何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江蘇各地因地制宜,為農村老人繪制一幅養老新圖景。

【離家不離村 因地制宜描繪農村養老新圖景】

不離鄉鄰、不離鄉土,是大多數老人的養老情結。在此前,為了養老,一些老人隻能跟著孩子住在城裡。離開熟悉的故土,很多老年人不習慣。而隨著美麗鄉村的建設,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想要回村養老。南京高淳也探索出了“時間銀行+睦鄰點”的農村互助特色養老模式,構建起“一村一站、一庄一點”的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網絡。

南京市高淳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劉小良說:“‘一村一站’指的是每個行政村要有一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一庄一點’就是每個自然村庄服務半徑覆蓋范圍之內要有一個睦鄰點。”

【守望相助 “互助睦鄰點”讓農村老人安享晚年】

在高淳游山村的一處“睦鄰點”,志願者們正在和老人一起包餃子。每個月,這裡都會組織至少3次集體活動。而在其他時間,老人們可以自由使用這裡的場地、設施。

南京市高淳區游山村前干東村民孔潔娣說:“我們每天下午都在這裡跳舞打牌,真開心。我去年剛回家(農村),之前在在南京(主城區)。鄉下比城裡還要好,空氣好。回來家,有人跟我說話。這十年變化很大,以前我們家生活很苦。”

“睦鄰點”的打造不僅讓村裡的老人有了更多交流的平台,也促進了鄰裡的和諧互助﹔“時間銀行”志願者的加入,讓互助氛圍更濃厚,問題發現更及時。

南京市高淳區游山村前干東睦鄰點負責人喬珍說:“我們睦鄰點主要打造的鄰裡互助,再加上銀發有為,我們配了一位銀發顧問坐班在這邊平時搜集老人需要哪些服務。好比說高血壓要購藥,家裡沒有年輕人,我們有一批時間銀行志願者去幫他們做這些事去。”

南京市高淳區游山村前干東村民趙雪枚說:“我做‘時間銀行’已經有兩三年,現在時間已經積累了有300多個小時,可以把時間存下來,等我老了,自己做不動有人來幫我來做。我爸媽年紀也大了,如果我們自己也沒有時間照顧的話,也可以把時間共享給他們讓別人來服務。”

高淳區有自然村900多個,從2019年開始打造“時間銀行+睦鄰點”養老模式。目前,全區已建成睦鄰點680個,覆蓋70%以上的農村自然村庄,預計今年底實現農村自然村服務全覆蓋。

【數字賦能 “智慧+”居家養老模式為安全加碼】

對於8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以及五保、低保、獨居、空巢老人,政府還購買專業化居家養老服務,為老人提供保障。

南京市高淳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劉小良說:“從原來我們保障的服務對象五類老人,其實全區也就只是200多人。在2020年,我們是拓展到了1.8萬人,所有的80周歲以上老年人都享受政府購買的居家養老服務政策。”

2021年開始,當地為所有政府養老扶助對象及8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佩戴了緊急呼叫智能手環,率先建成鎮街級養老服務緊急呼叫中心。

南京市高淳區游山村前干東村民趙不秀說:“用過了。去年冬天,有一次發現了自己頭暈,我呼叫了之后,村委會派了村干部帶我到了鎮上看病。”

常州也在探索網格化鄰裡養老服務,由街道(鎮)級的養老服務中心連鎖運營村級連鎖服務點,設有日間照料、康復健身、助餐點、綜合文化活動室等場所,打通農村養老的“最后一百米”。

常州市金壇區東城街道中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社工倪花說:“這個夕陽紅站點提供了助餐、助醫等‘六助’服務,可以輻射到周邊3個小區2000余名老人。”

目前,常州建成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13個,建有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956個,居家援助服務惠及15.8萬名老年人。今年7月,江蘇省多部門聯合出台《推動農村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健全基本養老服務目錄清單、強化農村失能老人照護服務、推進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到2025年,全省所有行政村至少建有1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點,讓農村養老服務更普惠可及。

(王雪彤 劉小慧 常州台 報道)

(責編:李靜曄、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