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人民日報海外版:江蘇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本報記者 何 聰 姚雪青
2022年11月03日07: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11月03日 第10版版面截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11月03日 第10版版面截圖

原標題:

江蘇省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國企敢干 民企敢闖 外企敢投(新氣象 新作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在江蘇,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幕幕新場景不斷誕生。

“便捷、貼心的服務,減少了時間成本,讓我們可以集中精力搞發展。”今年5月,江蘇省宿遷市斌利軟件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斌,通過微信小程序“企業開辦全鏈通”,在線完成了企業開辦流程,成為該市“全鏈通”微信小程序上線后的首位受益人。

“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江蘇省委書記吳政隆強調。在優良的營商環境支撐下,江蘇全省經濟總量十年跨越6個萬億元台階、達到11.64萬億元,市場主體總量達1385.6萬戶、是2012年的2.7倍,累計吸引外資超2400億美元,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建設“一站式”服務

張斌記得,幾年前她開辦另一家企業時,遠沒有現在便捷:以前辦理登記注冊,要在工商、稅務、銀行等幾個窗口來回跑,至少要去兩三回﹔現在手機上傳資料后,十幾分鐘就顯示“審核通過”。

宿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志文介紹,該市立足市場主體進入市場的“第一道關口”,將登記注冊便利化改革不斷向前推進:自2013年起,相繼推進實施“注冊資本認繳制”“先照后証”“多証合一”“3550”等改革舉措,先后承擔了10余項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點,降低市場准入門檻,為企業開辦減負鬆綁。

2021年,宿遷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企業開辦“一件事”辦結,“一個環節”完成,打破市監、稅務、銀行、公安、社保、公積金、醫保信息7個部門信息共享互認的壁壘。今年,正式上線運行企業開辦微信小程序,助力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從電腦端向手機端延伸,企業開辦真正實現了隨時辦、隨地辦、掌上辦。

將開辦流程全部搬到線上,最大的挑戰是電子印章的在線調用。今年施行的《宿遷市企業電子印章管理暫行辦法》,讓該市成為全省首個以地方政府規范性文件破解互聯網環境下企業蓋章難題的試點。

李志文介紹,在政府高位推動下,宿遷市市場監管局與江蘇省公安廳進行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試點,對企業電子印章制發、使用、運營與管理進行系統規范,“企業電子印章圖形通過接口調用省公安廳印章備案系統的印模,確保與實物印章一模一樣,做到身份可信、照章合一、全程可溯。企業取得實物印章后,可通過企業電子印章平台申請領取電子印章,徹底解決企業在線蓋章合法有效的難題。”

記者了解到,2018年以來,宿遷企業開辦平均耗時從3個工作日壓減至2021年的0.59個工作日。今年以來,99%以上的開辦企業在0.5個工作日內辦結,市場准入效能持續提升。

除了暢通市場准入、促進信息互認,讓市場主體“生得快”,還要優化市場生態、助力轉型升級,讓市場主體“活得好”“長得壯”。

企業長遠發展,離不開質量基礎的支撐。去年以來,江蘇省南京市在全國率先建成19家質量小站,整合了計量、標准、認証認可、質量管理等市場監管服務資源,提供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綜合服務,打通在基層精細化服務企業的“毛細血管”。

中船重工鵬力(南京)塑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可降解紙吸管的公司,“禁塑令”實施以來,產品銷量倍增,但質量上遇到瓶頸,亟待轉型升級。通過深入交流,“質量小站”的質量管家了解到企業在產品技術、質量提升等方面存在難點、堵點,主動前移服務陣地,邀請專家走進企業、走到實驗室,從材料選擇、標准選用、設計制作等方面給予“保姆式”指導。近期,企業開發出新產品,改進了紙質吸管泡水易軟的問題,擁有了自己的專利,還成功申報了“江蘇精品”。

南京質量小站,是江蘇惠企便企“一站式”服務建設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江蘇建成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點200個,服務企業114.54萬次,解決技術難題1.71萬個,成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和“加油站”。

“營商環境隻有更好,沒有最好。”江蘇省省長許昆林表示,江蘇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制定實施《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一體推進政策、市場、政務、法治、人文“五個環境”建設,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取消下放調整行政權力事項1344項,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精簡 76%,92.5%的審批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辦,企業開辦實現線上辦理1個環節、平均用時壓縮至1.5天,連續三年位列“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

法律服務送上門

“感謝法律顧問,解決企業燃眉之急!”日前,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陽澄湖駙馬堂大閘蟹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倩向該市農業農村領域法律顧問、江蘇沉浮律師事務所張華律師送來錦旗。

陽澄湖大閘蟹是千家萬戶餐桌上的美味。昆山市大閘蟹產業從業人員達3萬人,年產值超40億元,是鄉村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駙馬堂是當地知名的大閘蟹企業,公司聽到老客戶反映,在網絡平台上有商家違法使用其注冊商標出售劣質大閘蟹,立即求助法律顧問。

“農村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通常沒有專門的法律事務部門,風險防控能力較弱,一旦發生諸如商標侵權等法律風險,往往不知如何應對。”張華介紹,昆山推動市律師協會、法律服務團與農村特色產業鏈行業協會聯動,為小微企業提供公益性、團購式、普惠化的優質法律服務,構建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法律風險防控體系。

在蘇州市,對企業的法律護航從立法之初就已開始。今年3月1日,《蘇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蘇州市司法局立法處工作人員王杏介紹,在征求意見階段,該局通過“立法民意直通車”征集到91條意見建議。其中,知識產權保護特別是商標的侵權應對,受到許多中小微企業的關注,最后被採納落實、寫進條例。

接到駙馬堂公司的求助后,法律顧問團隊進行了專業的調研取証和訴訟辯護,最終,被告被法院判決立即停止商標侵權行為,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20萬元。

今年以來,昆山市司法局先后組織了15家電商代表、5大市場和300余家經營者參加法治培訓、解讀法律法規,對包裝標識、投訴舉報、食品安全給予指導,維護大閘蟹產業交易環境、促進健康發展。

在江蘇省,法治作為營商環境的“最硬內核”,不僅體現在各類市場主體受到平等法律保護,也體現在“守信一路綠燈、失信寸步難行”的體系建設中。

今年6月,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的某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國外客戶信息,准備洽談一大額訂單。然而就在這當口,客戶卻在信用地圖上查詢到公司有失信記錄,雙方合作按下暫停鍵。

該企業還不知道,之前受到的兩次處罰已進入江蘇省企事業環保信用評價系統,企業信用處於“黃碼”狀態。如東縣司法局指導信用糾紛調解委員會認真梳理該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法律問題,幫助企業整改。經過信用修復,該企業發展迎來新生。

開啟服務新模式

10月6日,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內企業江蘇蘇美達科技設備有限公司的82輛電動二手汽車在南京海關所屬金陵海關通過一體化通關報關后,從上海外港、江蘇連雲港口岸裝船運往境外。去年南京獲批全國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以來,金陵海關累計辦理二手車出口775輛,貨值1.33億元人民幣。

“9月底,我們陸續收到了來自阿聯酋和約旦的一批二手車出口訂單,貨值約150萬美元。國慶假期期間,國外客戶催貨,金陵海關駐江北辦事處採取節假日遠程接單審核的方式保障了我們應急通關需求。”蘇美達公司國際貿易部總經理錢有文介紹,10月4日,企業完成全部9票二手車出口報關單的申報,海關於當天完成接單審核,從貨物申報到海關放行,全程用時不到1天。

二手車出口業務是做好外貿穩增長工作的重要舉措。南京江北新區疊加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雙區資源”,對標國際化先進水平,開啟服務外貿企業新模式。

“我們與江北新區投資促進和商務局等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優化流程設計,為企業制定‘屬地申報、多地提車、直通港口、口岸驗放’的一體化通關方案。”金陵海關駐江北辦事處副主任康政介紹,通過預先審核商業單據單証、出口許可証及車輛行駛証書等材料提高通關效率,加強與多個口岸海關的溝通協作,實現“管得住、通得快”。

錢有文介紹,有了一體化通關,屬地申報、全國各口岸就近出口放行,大大提高企業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增強了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在良好營商環境支撐下,江蘇自貿試驗區設立3年以來,外貿業務蓬勃發展,以全省萬分之一左右的土地面積貢獻了超過十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額。今年1—8月,江蘇自貿試驗區已集聚6794家外貿企業,進出口總值4064.27億元,同比上升7.0%。

江蘇省是麥德龍在中國大陸擁有門店最多的省份,從1997年進駐以來,已在10個城市開設了19家門店,2021年累計營業額43.8億元。麥德龍中國總裁蔡天樂表示,麥德龍非常看好江蘇的營商環境,將加大在江蘇的投資和布局,近期有意向在江蘇設立物流中心。

記者從江蘇省商務廳獲悉,今年以來,該廳建立了超過200家重點外資企業清單和100個重點外資項目清單,強化要素保障和跟蹤服務﹔幫助40多家跨國公司協調解決產業鏈供應鏈方面400余個困難訴求。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新表示,疫情期間,省商務廳積極幫助公司解決跨省物流運輸等困難,為企業發展搶抓了時機。

江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形成對全球資源的強大吸引力。西門子全球首座原生數字化工廠落戶南京,全球科技巨頭德國默克擬在張家港投資建設先進半導體一體化基地,總投資百億元的捷普綠點AI智能終端模組研發制造基地項目落子無錫……今年1—8月,江蘇全省實際使用外資240.6億美元,同比增長19.3%。其中,制造業外資同比增長37.8%,利潤再投資同比增長210%。

營商環境優 市場信心足(記者手記)

姚雪青

採訪中,不少企業家提到“信心”一詞。

這份信心,孕育在優化服務的加法中。提質增效,有“質量小站”保姆式全過程服務﹔化解風險,有行業法律顧問保駕護航﹔紓困解難,有惠企政策支持……服務企業,走在前面、想進心裡、落到細處,讓市場主體更有獲得感。

這份信心,見証在簡政放權的減法中。企業花最少的時間,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門。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的背后,是放權賦權的制度,是精簡審批的過程,也是企業輕裝上陣、跑出加速度的前提。

這份信心,迸發在效應放大的乘法中。疊加政策與區位優勢,江蘇自貿區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外貿發展發力、外商投資加速,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步伐越走越實,更多人才、企業、資本用“腳”投票,選擇江蘇、扎根江蘇。

這份信心,增長在破除壁壘的除法中。江蘇圍繞政策、市場、稅務、法治、人文環境建設,敢於向改革頑疾亮劍,向堵點難點發力。從信息共享到信息互認,從聯席會議到一體化通關,部門間壁壘被破除,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責編:李靜曄、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