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丨江蘇宜興建成多個鄉村復興少年宮 以共享課堂帶動優質課程推廣
《人民日報》 2022年11月23日 第11版版面截圖
原題:以共享課堂帶動優質課程推廣,江蘇宜興——
鄉村少年宮 一宮一特色
“同學們看,先在底盤上勾勒出小兔子的形狀,再用拇指將白色陶泥慢慢揉、搓、捏,貼合到這個輪廓裡,小白兔就出現啦。這個過程叫作堆花。”張麗在講台上展示堆畫技藝。
在江蘇省宜興市官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8名小學生正在參加鄉村復興少年宮開展的“非遺體驗手工課——均陶特色課堂”。來自宜興市丁蜀鎮的指導老師張麗,不僅是國家級非遺項目宜興均陶制作技藝的傳承者,也是鄉村復興少年宮的志願者。
去年5月,江蘇省宜興市被列為全國鄉村復興少年宮首批50個試點縣市之一。目前,宜興市已建成1個市級、18個鎮街級、52個村(社區)級鄉村復興少年宮和36個鄉村復興少年宮基地,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和宜城街道35個社區(村)完成全覆蓋。
復興少年宮在何處選址?眾多師資從哪裡來?課程怎樣開發?“共建共享,是宜興市建設鄉村復興少年宮的最大亮點。”宜興市文明辦未成年人科科長楊欽涵介紹,依托宜興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市級指導中心,鎮村少年宮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校級少年宮依托鄉鎮學校,由校長擔任少年宮主任。
去年以來,宜興市開展鄉村復興少年宮“共享課堂”公益送課行動。面向社會征集道德培育、文體科技等優質課程資源,並通過多部門單位共建的方式,依托各自特色,設計開發出“道德典型好人宣講課堂”“聆聽花開的聲音藝術大講堂”等8個類別200多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共享課堂”公益課程。
“點單—派單”的送課下鄉模式,讓更多孩子可以接觸到更合適、更豐富的優質課程。據了解,與官林鎮鄉村復興少年宮開展的非遺體驗手工課——均陶特色課程,就是宜興陶瓷博物館接到訴求后,“走出去”送課的一次實踐。
打造“一宮一特色”,建設以農業科技科普教育為主題的“楊巷鎮鵝西鄉村復興少年宮”,以傳承石文化、培育工匠精神為目標的“萬石鎮石海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共享課堂”,市公安局組織的“陶小警”法治安全自護教育項目、市檢察院推出的“預防校園欺凌·守護花樣年華”系列課程……一年多來,宜興市鄉村復興少年宮通過科普宣講、沉浸體驗、游覽參觀、親子互動,最大化利用優秀師資力量、課程資源,給鄉村孩子帶來豐富多彩的體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