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一個有勁道的史可法

金沙人
2022年12月21日08:58 | 來源:揚州晚報
小字號

史可法是個家喻戶曉的大英雄。日前,揚州市紀委監委聯合中國明史學會共同舉辦紀念史可法誕辰420周年暨弘揚史可法精神研討會。疫情擋不住人們的深切懷念,全國各地的專家以視頻或論文的形式,緊密聯系廉潔文化建設,從不同層面對史可法精神進行深度挖掘和剖析,史料豐富,史識獨具,史論新鮮,其忠心報國的執著信念、勤勉理政的民生情懷、廉潔奉公的無私操守、修身齊家的行為自覺、學以明道的不倦追求,對我們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忠誠品質,牢記初心使命,更好造福於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史可法活了42年,到揚州不足一年。就是這一年,留下了他人生的高光時刻。《梅花嶺記》對他蓋棺定論作了說明,史公祠為他流芳百世提供佐証,“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的悼聯,更是寄托了后人對他不盡的哀思和無限的崇敬。用“一代完人”評價史可法,一點也不為過。對於過去那些道聽途說的材料,主觀臆斷的推想,嘩眾取寵的歪論,隻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結合當時的歷史實際,知人論事,就會發現,根本不值一駁。

我們對史可法精神的研究做得還不夠。目前大多數專家學者把目光聚焦他人生最后在揚州的一年,那確實是偉大壯舉,其忠心報國、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浩然長存。而他多年的為官之道,少有人涉獵,有也僅限於清正廉潔。一個立體豐滿的史可法,還有待於深入研究細致還原。

史可法生逢亂世,他不能選擇歷史,但歷史卻看中了他。他的人生經歷與同時代讀書人幾乎沒有二樣,發憤讀書、科舉考試、宦海沉浮、基層歷練、主持一方、朝廷重臣,最后在揚州戛然而止,成就了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這種精忠愛國的民族氣節怎麼弘揚都不為過。有人說,“史可法,人可法,書可法﹔史可法,今可法,永可法。”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挖掘史可法精神的時代價值,研究工作得跟上。目前,已經有北京等地學者關注這個話題,盡管提交的論文還不夠完善,但一個粗線條的有勁道的史可法已躍然紙上。

開新局有闖勁。身逢亂世,基層官吏巧立名目,層層盤剝,百姓怨聲載道。史可法在六安主政時,隻身向前,敢於向陳規陋習開火,勇於在太歲頭上動土。看准了的事,說了算、定了干。嚴格執行“一條鞭法”,嚴禁額外加稅,下令廢除“馬差”,以及其他一切不合理的苛捐雜稅,大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在那個時代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試想,剛到一個地方工作,就不顧同僚感受,對陳規陋習大刀闊斧,讓吃慣了碗外的一大批人從此斷了好處,不怕人打小報告嗎?不怕得罪人嗎?不怕工作得不到支持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廢除陋習官場會炸鍋,對個人會有風險,但仍義無反顧,勇毅前行。如果沒有深厚的民本情懷和執著的頑強毅力,沒有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周密的系統謀劃,能有這種闖勁嗎?一個地方沉悶的僵局能打開嗎?

解難題用巧勁。困難如影隨形,無處不在。對待矛盾的態度和辦法,可見其德行和能力。遇到矛盾是兩手一攤置若罔聞,還是照單全收全力化解?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總是躲著矛盾,殊不知矛盾越積越多,解決起來也越來越難。高明的人遇事沉著,解難有方。史可法生活的年代,兵荒馬亂,匪患不斷。他在西安府推官任上,朝廷要求嚴厲彈壓。是率兵圍剿還是分化瓦解?考驗史可法的能力。他不是機械地執行“一刀切”,而是巧妙地實施“切一刀”。對烏合之眾的“土匪”區別對待,一方面,隻緝拿匪首,另一方面,賑災濟荒,救助百姓,讓災民吃上飯,使得被迫落草為寇的流民自覺退出“匪寇”行列。沒有興師動眾,大動干戈,既杜絕了“匪患”,又完成了任務。這種用巧勁解難題的為官之道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抓工作下狠勁。史可法在六安任上修城牆,大家關心。既關心建設費用有沒有跑冒滴漏,也關心城牆建設會不會是“豆腐渣”工程。為回應民眾關切,他事必躬親,從頭到尾參與監督,后人評價他說,“躬親閱視,即一磚一石,亦目寓而心經焉”,在他的悉心監督下,工程款如數用在建設上,工程如期建成,質量安全可靠。一個地方大員,能經常深入施工現場,對一磚一石的質量都嚴格把關,在高高在上的官場中,抓工作的狠勁由此可見一斑。他不是層層級級的交任務下指標,而是親力親為帶著大家干,不是象征性地到工地走一走,而是鐵了心在工地坐鎮指揮,如果沒有這種親力親為的工作狠勁,六安城牆也不會成為“堅壘長城”。

史可法精神是豐富多彩的。為什麼到今天,人們仍然在懷念他?他的民族氣節彪炳千秋,有勁道的人生融入民本情懷。開新局有闖勁,解難題有巧勁,抓工作有狠勁,這些都是他為官之道的重要內容。我們今天紀念他,就是要學習他的民族氣節,弘揚他的不朽精神,借鑒他的為官之道,做一個有勁道的人。

(責編:李靜曄、張玉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