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南京雨花台區:冬訓創新聚合力 “數字雨花”添活力

楊維瓊
2023年04月13日14:39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每天中午,老黨員萬師傅都會來到南京市雨花台區長虹路社區一家親驛站取餐。“每天的飯菜不重樣,營養又均衡,我一個人在家,不用開火做飯,可方便了。”今年1月初,萬師傅在“雨花E家數字社區”上提出“希望在社區建設中心食堂,提供愛心助餐服務”。兩天后,他就接到了電話,讓他第二天可以去驛站取餐。

2023年度雨花台區基層黨員冬訓工作動員部署會暨“冬訓第一課”上,雨花台區委黨校調研科科長孫麗莎分享了“雨花E家數字社區”的應用案例。今年的冬訓期間,以數字產業聞名全國的雨花台區,也無一處不體現“數字雨花”的澎湃活力——不僅以數字賦能,上線“雨理同行”雲課堂平台、打造“冬訓實境課堂”,策劃開展“雨理同行”理論宣講主題活動﹔還注重因地制宜,形成了“黨建+基層治理”的楓橋經驗數字版等街道特色的方式方法。同時,針對教師、非公企業從業者等群體,分層分類組織開展學習任務,還創新“AI黨建數字人”向黨員播報黨員冬訓內容。

長虹路社區一家親驛站。人民網 楊維瓊攝

長虹路社區一家親驛站。人民網 楊維瓊攝

創新品牌,理論大餐入腦入心

“投訴咨詢、民情議事等社區共治活動,婚事預約、人才落戶等戶政服務,都可以在‘雨花E家數字社區’上解決。”長虹路社區黨委書記劉燕告訴人民網,該小程序是當地為方便治理而開發的小程序。社區收到萬師傅建議后,第一時間聯系賽虹橋街道養老綜合中心,申請為獨居老人和高齡老人申請送餐上門服務。現在,每天中午由工作人員統一送餐到驛站,社區裡的30個老人在家門口就可以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如今,從正門走進長虹路社區一家親驛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側的數字大屏。人口年齡段分布、特殊人群、藍色報警器、樓棟數、房屋數、重點人群疫苗接種情況……大屏幕上,社區信息一應俱全。該社區黨委書記劉燕告訴人民網,長虹路社區面積不到1平方公裡,但常住人口超過16000人,既有不少老南京人,也有大量外來務工人員。“人員復雜,治理難度也大。”

“以前‘鐵腳板+網格化+大走訪’的形式,數據掌握在網格員手上,但沒有流通、用活,網格員也不清楚網格內重點人群的情況,一直是被動的服務為主。”劉燕說,2022年10月以來,社區依托現有數據庫,搭建了一個多元化、多功能的“智慧社區”應用場景。“轄區內人口按照屬性進行標注,需要什麼就從庫裡抓,可以定向推送信息、主動服務居民。”

萬師傅告訴人民網,除了提建議之外,自己也關注政府最新政策、看黨史、聽冬訓宣講視頻。“今年街道做了一個《冬訓e課堂》的欄目,給我推送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改對比一覽表》《黨的組織生活這樣過》等文章。”

“以長虹路社區一家親驛站為試點,‘黨建+基層治理’的楓橋經驗數字版,正在全街道、全區進一步完善推廣。”“雨理同行”理論宣講團成員、賽虹橋街道宣傳干事樊麗說,街道開發賽虹特色養老服務“關愛直達”系統,拓寬應用場景實現養老服務數字化治理,同時構建“線上+線下”議事平台,盡量將矛盾問題化解於早、化解在小。

“探索數字版‘楓橋經驗’已經成為雨花台區今年‘全面創新’攻堅項目之一。”孫麗莎介紹,今年,雨花台區將深入實施智慧治理“數字賦能”計劃,推動社區治理從“腳板走訪”向“數據引導”轉型,讓數字版“楓橋經驗”成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雨花品牌”。

據悉,今年冬訓,除了上線擁有“訓前調研”“課程直播”“理論學習”“黨員分享平台”“理論測試”五大板塊的“雨理同行”雲課堂平台外,雨花台區還在南京南站區域黨建聯盟360主陣地上,建設了冬訓實境課堂,並開展“雨理同行”理論宣講團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4場理論宣講活動。

三江學院在梅山鋼鐵參觀。梅山街道供圖

三江學院在梅山鋼鐵參觀。梅山街道供圖

因地制宜,冬訓走出課堂

“‘煉鋼廠的二轉爐和二連鑄產線’,可以看到全過程清潔生產的一鍵煉鋼、自動出鋼等智能化技術和國內首創的全自動無人澆鋼技術﹔‘熱軋廠1780生產線’‘冷軋廠酸洗產線’,可以看到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按照“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線路,實景參觀完梅鋼整條現代鋼鐵生產工藝流程后,三江學院機械專業的冒星光說,“平時我們課堂上是知其然,這次在現場看到了‘其所以然’,對於機械專業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機會特別難得。”

梅山鋼鐵成立於1969年,從一座大型生鐵冶煉基地,發展成擁有先進的全流程煉鐵、煉鋼、熱軋、冷軋生產線和高端產品制造能力,以及國內管理水平最高、設備最先進的地下數字鐵礦的精品鋼材制造基地。

“這條冬訓研學路線是今年的創新之一。”梅山街道團工委負責人宋淑穎告訴人民網,立足本地資源優勢,今年以來,街道打造了梅鋼鋼鐵旅游路線——梅山記憶館——紅船精神紀念館——防空防災教育體驗館——南航校史館的冬訓研學路線,讓冬訓走出傳統課堂。

當天,三江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分團委副書記曹路路也跟學生們一起走了這條冬訓研學路線。她說,這是把課堂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次很好的教學活動,對以后的教學很有意義。“在冬訓研學過程中,老師和同學們再次切身感受到新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史和國內外各項先進技術在“智慧煉鋼”中的作用。”

今年以來,整合資源、以創新形式開展冬訓的路徑,正在雨花台區全面開花。據了解,除了梅山街道外,各街道在冬訓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鐵心橋街道把“中心薈”商圈作為經濟發展和商圈黨建高地,聚焦“中心薈”商圈外賣、快遞小哥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動向和需求,打造升級“寧小蜂”商圈驛站和“寧小蜂”特色服務,將黨建引領、黨員冬訓與為民辦實事有機結合﹔古雄街道與喜馬拉雅合作,打造有聲圖書館,圍繞冬訓五大專題優化更新有聲書籍3000本,免費向居民開放,覆蓋2萬余人。

分層分類,激發黨員干勁

“我想多了解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方面的發展趨勢、政策等內容。”來自非公軟件企業的黨員江小偉說,單位面向國內外客戶提供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自己必須緊跟時勢。

在冬訓中,黨員的年齡、閱歷、學歷、職業不同,期望了解和學習的需求也不同。如何破解冬訓學習中“眾口難調”的問題,雨花台區給出了答案——針對區級機關黨員、教師群體、軟件企業從業人員等分層分類組織開展學習任務。

在聽了《用好雨花“紅”,賦能“芯”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學習與思考》為主題的宣講后,江小偉說,宣講中提到,要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信息,未來會更加關注企業的研發生產、轉型升級等,以自主創新加速推進軟件國產化。”

針對軟件企業從業人員,雨花台區在發揮“雨花紅谷”理論學習品牌作用的基礎上,指導企業結合實際情況量身定做適合自己的學習形式。江蘇滿運黨委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在企業黨員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員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冬訓學習活動,設置企業冬訓學習角﹔硅基智能黨支部打造“AI黨建數字人”,虛擬數字人向黨員播報黨員冬訓內容,方便企業黨員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學習。

此外,針對區級機關黨員,機關工委策劃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升黨員干部黨性修養等開展3場機關黨員集中學習會,每周三下午通過“雲宣講”線上直播,全區近2000名機關黨員觀看,線上參與答題,實時查看學習排名,激起學習熱情﹔針對老黨員,用好線上視聽學習資源、有聲讀物等,在文博場館、公園涼亭等設置冬訓學習角,在組織常態化學習課堂的同時,鼓勵年輕黨員對老黨員開展“送學上門”和“黨員一幫一”助學活動。

(責編:李靜曄、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