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無錫博物院:青銅重器輝映文化融合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3年04月18日 第 07 版版面截圖
原標題:
青銅重器輝映文化融合
春秋晚期王子午鼎。無錫博物院供圖
近日,“江河輝映——中原與江南青銅時代考古文物展”在無錫博物院開展。展覽分為“禮定中原”“戰車上的和平”“玉飾陶飲”三部分,展出青銅時代的文物110件(套),包括青銅器、原始瓷器、陶器、玉器等,展現了以中原為代表的黃河文化和以江南為代表的長江文化交匯融合的歷史進程。
中國青銅器最早出現在石器時代末期,興盛於夏商周,衰落於秦漢以后。青銅時代則起源於夏代,在商周時期達到頂峰,戰國以后,隨著冶鐵技術的推廣,青銅時代結束。夏商周時期,青銅器主要作為禮器和兵器。春秋時期,青銅禮器僭越現象增多,很多諸侯王開始使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到了戰國時期,青銅生活用器比重增加,世俗化傾向明顯。青銅器從產生、興盛到逐漸衰落,其背后反映的正是中華文明從多元發展向一體化融合的代表性階段。
展覽中的王子午鼎1978年出土於河南淅川下寺2號楚墓。當時出土的鼎共有7件,採用失蠟法鑄造,造型與紋飾完全相同,由大到小依次排列,這樣成組排列的鼎被稱為列鼎。此次展出其中的一件鼎,高67厘米,口徑66厘米,腹徑68厘米。寬體、束腰、平底、斜立式耳,口部有一圈厚邊,腹部飾滿浮雕蟠龍和竊曲紋、弦紋。器身周圍攀附著6條浮雕夔龍,獸口咬著鼎的口沿,獸足抓著鼎的腰箍,仿佛即將騰空而飛。此鼎為分鑄后焊接而成,採用了榫卯等先進工藝,內壁刻有84字“鳥虫篆”銘文。銘文大意為:王子午自鑄銅鼎,以祭先祖文王,進行盟祀﹔我施德政於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孫后代以此為准則。銘文中提到鼎的主人王子午,又叫子庚,當時任楚國的令尹,是楚庄王的兒子。
鼎有方鼎和圓鼎兩種形制。王子午鼎雖為圓鼎但底部卻是平的。一般圓鼎腰部渾圓外凸,王子午鼎卻是束腰收腹,展現了楚國“細腰”的獨特風韻。
中原地區青銅器主要作為禮器,而江南地區的青銅主要用於劍、戈等兵器的鑄造,這是江南特別是吳越地區青銅時代顯著的地域文化特色。
此次展出的吳王僚劍,通長41厘米,最寬處2.7厘米,整體呈窄長扁條形,扁莖,無劍格、劍首。劍兩面通身飾有斜“王”字形暗紋,兩縱近脊處有銘文12字。青銅器專家吳鎮烽認為,此劍是目前僅見的一把吳王僚即位后的自銘劍。
無錫鴻山邱承墩越國貴族墓出土的樂器體現了中原文化與江南文化的融合。編鐘是中原地區禮樂文化的重要代表,鴻山墓出土了大量成套成組的編鐘,全為青瓷或硬陶質地。盡管器型仿效中原,但鐘鈕的造型和戳印紋飾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例如甬鐘長柄上的圓鈕懸虫為虎形或蛇形,紋飾大多是用竹簽類尖狀器物手工戳印的C形紋或由雙C組成的S形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提到“秦王為趙王擊缶”,缶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打擊樂器。《說文解字》記載,缶為瓦器,是用土制作的。長期以來,考古未發現陶缶實物。鴻山越國墓出土的青瓷三足缶是中國首次發現的瓦器缶。此缶內外施以泛青或泛黃的釉,整器作深腹盆形,底部有3個矮蹄形足。口下貼有對稱的獸首狀耳,耳上戳印C形紋,腹部飾S形紋,另兩側有對稱的蜥蜴匍匐在缶的上腹部至口沿,兩前肢攀在口沿上,口咬住缶沿。
無錫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寶山說,從“天下萬國”到秦統一中國,以分封制度和禮樂制度為特色的中原文化輻射到大江南北,與當地文化碰撞、融合,形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此次展覽所展現的正是這一壯麗的歷史進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