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心智障礙者家庭“心中明燈” 連雲港贛榆有個“秦爸爸”
秦民與志願者一起走訪看望心智障礙者家庭。贛榆區委宣傳部供圖
“要慢慢來,扔進中間的紅圈裡。”在連雲港贛榆區“彩虹橋”心智障礙者家庭互助中心,49歲的秦民正手把手教幾名兒童玩桌上冰壺游戲。秦民耐心的教學,讓這些心智障礙兒童逐漸掌握了技巧。“投中了!”一名兒童笑著說。
多年以來,秦民走訪幫扶了300多個心智障礙者家庭,帶領他們走出陰霾、融入社會﹔資助了30余名殘疾兒童,用自己的愛心溫暖了他們。
“我自己的孩子也是一名心智障礙患者。”秦民說,讓自己繼續奮斗的動力,就是帶著孩子四處求醫。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做那個撐傘的人。2018年5月,秦民無償提供自家房屋,購置康復器材,創辦了贛榆區首家公益性質的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青城名邸殘疾人之家。2021年9月,由秦民牽頭,6名心智障礙孩子的母親共同發起,“彩虹橋”心智障礙者家庭互助中心正式注冊成立。面向全區15個鄉鎮,他們共同探索建設互助式托管中心,為心智障礙者及家庭建立、健全關愛網絡和支持體系。在這裡,秦民用大愛成就了孩子們的“家”,孩子們都親切地喊秦民為“秦爸爸”。
“在這裡,他們第一次走出家門、擁抱大自然,第一次相聚在一起共祝祖國母親生日快樂,第一次參加屬於自己的聯歡會,第一次坐在課桌前聆聽老師講課,第一次以運動員身份參加運動比賽。”在秦民眼中,這些心智障礙兒童並非異類。“他們和他們的家人都應該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秦民說。
殘疾兒童小凱住在贛榆區石橋鎮,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改嫁,加上有智力障礙、肢體殘疾,小凱隻能由年邁多病的爺爺照看。
“我們走進祖孫倆住的小屋時,看到爺爺正在做飯,鍋碗瓢盆散放在角落裡。小凱身上的衣服破舊單薄,凍得瑟瑟發抖。”說起與小凱的第一次見面,秦民十分感慨。后來,秦民根據小凱的身體情況和醫生建議,選購了一輛手動輪椅送給他,並利用休息日對他進行康復訓練和心理疏導。
“小凱的進步,讓他爺爺看到了生的希望。”秦民說,為這些苦難家庭驅散陰霾的志願者工作充滿意義,他希望能將自己的未來投入到對心智障礙家庭的關懷之中。
殘疾兒童瑤瑤的父母聽說了秦民的互助中心,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前來求助。憑借多年積累的康復訓練知識和求醫經驗,秦民聯系專家根據瑤瑤的實際情況,精心制訂“個性化”康復方案。瑤瑤在“新家”裡和秦民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的“父子情”,訓練之余就跟在秦民后面喊“爸爸”,讓瑤瑤的爸爸看在眼裡、美在心裡。看到孩子一點點、一天天進步,瑤瑤爸爸高興地說:“如果沒有‘秦爸爸’的幫助,兒子不可能進步這麼快。我也要加入到關愛殘疾孩子的隊伍中,去幫助更多孩子和他們的家庭。”
在秦民無私奉獻、堅韌樂觀精神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志願者加入進來,公益服務氛圍更加濃厚。秦民還廣泛發動社會力量,聯系愛心企業、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提供食品、生產生活物資設備等,共同助力更多的困難家庭。
一次選擇,一生堅守。秦民說,在關愛殘疾孩子的路上,他會義無反顧地走下去,用愛點亮更多殘疾孩子心中的明燈,讓“平等、參與、共享”真正走進他們的生活,讓他們和正常孩子一樣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曈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