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

蔣巷村: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江蘇樣本”

2023年04月25日08:08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蘇州4月25日電 (記者楊文全 黃津曉虎)鑲嵌在江蘇常熟、昆山、太倉三市交界地的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面積3平方公裡,現有村民200戶、900人,其中黨員有101名,村黨委設了6個支部。這顆“江南水鄉明珠”,正在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江蘇樣本”。

蔣巷村村民居住的別墅。人民網記者 楊文全攝

蔣巷村村民居住的別墅。人民網記者 楊文全攝

共建共享,共同富裕——

谷雨節氣后的蔣巷村,草木蔥蘢,姹紫嫣紅,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一排排、一棟棟整潔漂亮的別墅坐落其間,儼然一方“江南園林中的街區”。

4月24日,“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採訪團走進蔣巷村,年近80歲的蔣巷村黨委第一書記常德盛帶領沿著蔣巷村史館、農民新家園、低碳種養園、生態觀光園的路線作講解。常德盛思路清晰、聲音宏亮,談起蔣巷村,如數家珍:2022年全村總產值達10億元,村級穩定性收入285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6.25萬元,人均股份制分紅1萬元。目前淨資產達3.66億元,流動資金有1.4億元。“現在家家戶戶都住上了220平方米的別墅。”常德盛說,“每棟別墅造價30多萬元,村裡以12.8萬元的價格賣給村民居住。”

蔣巷村黨委第一書記常德盛在村史館為採訪團作講解。人民網記者 楊文全攝

蔣巷村黨委第一書記常德盛在村史館為採訪團作講解。人民網記者 楊文全攝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火車跑得快,全靠動力帶﹔建強黨支部,帶動百姓富。多年來,蔣巷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村黨委堅持加強黨建引領,帶著感情、肩負責任,帶領村民蹚出一條“農業起家、工業發家、旅游旺家、生態美家、精神傳家”的鄉村振興之路。蘇州大學學者總結提煉了以緊貼村情善謀發展、飽含親情善待百姓、順應民情善聚民心為內涵的常德盛“鄉情工作法”。

蔣巷村黨委帶領村民,打好“以工哺農”“以農哺旅”的“組合拳”,年旅游收入已超千萬元。

蔣巷村村民展示有機水稻田的泥碳狀黏稠黑土。人民網記者 楊文全攝

蔣巷村村民展示有機水稻田的泥碳狀黏稠黑土。人民網記者 楊文全攝

綠色發展,有機耕種——

綠樹掩映間,一塊塊水田裡長滿了綠萍。一位穿著長筒水靴的村民走進水田,伸手穿過綠萍往水裡輕輕一挖,便捧起狀如泥碳的黏稠黑土來。原來,種植富含氮磷鉀的綠萍,是蔣巷村增強有機稻田肥力的妙招。

不遠處,還沒有蓄水的輪作稻田裡,紫雲英花開正盛。成百上千隻白鵝啄食而過,就替人接連完成了“除草”“施肥”兩個“工序”。蔣巷村的水稻田一年隻種一輪水稻,到了冬春季就進入休耕,這時候就用來圍網養鵝、發展養殖。每年養的鵝一般到了五、六月便可出欄入市。

田角田埂邊不時露出一塊灌溉水泵,連著附近養殖場的“有機肥”輸送管道。

據介紹,迄今,蔣巷村已經建成了1200畝有機水稻田,由13個種糧大戶承包,全程機械化耕種、收割和存儲,畝產有機水稻達400到450公斤。2022年蔣巷村每畝耕地的農業經濟效益在2500元左右,正在向每畝耕地3000元淨利潤攀升。蔣巷村返璞歸真的有機耕作實踐,提高了綠色發展、循環經濟的能見度和說服力。

常德盛展望:“蔣巷村正在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

蔣巷村發展規劃展示模型。人民網記者 楊文全攝

蔣巷村發展規劃展示模型。人民網記者 楊文全攝

幸福宜居,孝親敬老——

前不久,蔣巷村憑借打造“基本養老+”多維服務的幸福養老樣本,入選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首批典型案例集。據常德盛介紹,蔣巷村近年投資近4000萬元建成了蔣巷護理院,規劃床位260張,定位於建設支塘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採用“公建民營”模式運作,為入住老人提供醫養結合式養老服務。村裡還按照三星級標准建起了158套老年公寓。在蔣巷村,凡男滿58虛歲、女滿55虛歲的村民,每月均可領取600元至2300元不等的養老金。

“硬件”強了,“軟件”更實。蔣巷村實現了養老、醫療等五大保險全覆蓋﹔先后四次修訂《村規民約獎勵制度》,不斷把好做法好經驗制度化、規范化,讓孝親敬老美德蔚然成風。蔣巷村還建有農民劇場、滬劇團、圖書館等,不斷豐富村民特別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蔣巷村憑借以人為本、敢為人先的創新實踐,贏得了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農村現代化建設示范村、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國家級生態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近百個榮譽稱號。

蔣巷村“變”的是發展方式、村容村貌、村民獲得感,“不變”的是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方向。而支撐蔣巷村“變”與“不變”的,則是“團結、拼搏、務實、創新”的蔣巷精神。

“隻有大家過好了,我心裡才會好過。”帶領蔣巷人變得更富更幸福,建設“強富美高”新蔣巷,這是蔣巷村老書記常德盛的新願景。

(責編:李靜曄、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