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

蔣巷村裡話振興

徐文奇 吳紀攀
2023年05月04日11:12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蔣巷村村民居住的別墅。人民網 馬燾燾攝

蔣巷村村民居住的別墅。人民網 馬燾燾攝

早晨7點鐘,丁時雲早早出門到了水田,他要忙著放養綠萍。褐綠色的綠萍在眼前鋪開甚是壯觀,這些“綠肥”將在后續的有機稻種植中發揮關鍵作用。

已經72歲的丁時雲,從1992年就是種糧大戶。30多年來,耕作技術從初步機械化發展到高端機械化,現代農機裝備應有盡有,他隻需要負責灌水、除草、除害等相對輕鬆簡單的農活,而種糧的收入也從每年不到千元增至10多萬元。

居住有別墅,出行有汽車,養老醫療無憂,生活處處豐足,為何還要堅持種田?丁時雲笑言:“我還干得動嘛,就要繼續干﹔我們常書記快80歲了,也還在干呢。”

“常書記”是江蘇蘇州常熟市蔣巷村黨委第一書記常德盛。在2021年卸任村黨委書記前的半個世紀裡,他一直是這個村的“當家人”。黨建引領動力足,蔣巷村走出了一條“農業起家、工業發家、旅游旺家、生態美家、精神傳家”的共同富裕之路。

尤為難得的是,這個讓“自己人舒服、城裡人羨慕、外國人信服”的蘇南鄉村,樹高千尺不忘本,現代農業還是他們繼續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頭戲。

村史館內的雕塑,再現蔣巷人治水改土的奮斗歷程。人民網 馬燾燾攝

村史館內的雕塑,再現蔣巷人治水改土的奮斗歷程。人民網 馬燾燾攝

——跨越式發展

不同的年代,一樣的奮斗

艱苦年代不認窮,富裕時代不滿足。目光行走蔣巷村史館的字裡行間,可見其一次次跨越式發展的背后,一以貫之的是勇於拼搏、敢爭第一的蘇南精神。

盡管退居了二線,常德盛還是操心著蔣巷村的大事小情、一草一木,他從1973年開始擔任蔣巷村黨組織書記,加上1966年已任蔣巷生產大隊大隊長,這裡傾注了他大半輩子的心力。

沒有一個地方天生就是富裕的。1966年之后十余年,蔣巷人發揚“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換”的精神,靠一根扁擔兩隻籮筐,肩挑背扛填高千畝低窪地,治水改土讓“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的泥淖之地轉變為田成方、渠成網、路寬敞的富饒水鄉。“我們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還能人均為國家貢獻1噸糧!”憶及往昔,常德盛娓娓道來。

改革開放的東風吹來,蔣巷人開始打工業的主意。“不靠國道,不在要道,不是城郊”,這是蔣巷村的先天不足。常德盛說,憑著當年“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上”的一股子拼勁兒,蔣巷村以一家彩鋼復合板小廠起家,發展出如今年產值超10億元的常盛集團。

工業的發展帶來了村強民富,進入新世紀后,蔣巷村又琢磨著發展美麗經濟,探路“旅游旺家”。在常德盛看來,農村的現代化解決方案不僅僅是城鎮化,而應該具有農村的特殊樣貌。

從三縣交界的窮鄉僻壤到榮譽累累的全面領先,蔣巷村是中國式現代化在一個蘇南鄉村的縮影。以此為依托,這裡形成了頗具特色的黨政考察游項目,伴隨著“新農村考察游”“學生社會研學和科普教育游”“農家趣味游”“田園風光游”“親子休閑游”等旅游產品的規劃落地,“全村像個天然大公園”的藍圖已然成為現實,目前年旅游收入也已超千萬元。

統計顯示,2022年蔣巷村村級穩定性收入達285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6.25萬元,人均股份制分紅1萬元。“數據是不會騙人的。”常德盛說,如果將集體淨資產折算到全村200戶的每戶人家,戶均資產可達183萬元。

蔣巷村現任黨委書記蔣玉英,在村裡工作了近30年,也是蔣巷現代化路上的見証人。“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追求,蔣巷人不變的是奮斗不止的精神。”她說,人們對現代化的認知也在與時俱進,從“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到“家家有別墅汽車”,現在則要逐漸轉向更多元的精神層面需求。

生態園內,翠竹拔節生長。人民網 馬燾燾攝

生態園內,翠竹拔節生長。人民網 馬燾燾攝

——共同富裕路

三產融合,富不離農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對此,不論常德盛還是蔣玉英都有著共同的認知,“我們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富民,發展的成果就要惠及百姓。”蔣巷村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副則副,宜重則重,宜輕則輕”的路子,鼓勵群眾各展所長,發家致富。

天剛蒙蒙亮,養豬大戶孫啟華就起床了。這是他34年來養成的習慣,要親眼看到豬欄裡的狀況都正常,他才感到心安。前不久,養豬場裡新投放了2000多頭仔豬。要知道早年時孫啟華的家庭條件很差,正是在村裡的倡導下他開始養豬。缺資金,缺場地,缺技術,村裡是他堅強的后盾,為他做貸款擔保,幫他完成用地審批,也給予他養殖技術指導,“常書記就給過我很多養殖方面的書看”。

到2000年時,孫啟華的養殖規模達到1300多頭。2008年,豬場因村裡建設拆遷,他在新安置的場地上完成了現代化升級,打造出佔地3000多平方米的環境友好型養豬場。堆糞場和沼氣池的修建讓他不再受豬場糞便的困擾,豬糞在村裡大力發展的綠色有機農業上有了用武之地。孫啟華說,這是一個變廢為寶的過程。

常德盛喜歡引用“幸福是創造出來的”這句話來鼓勵大伙兒。他說,不讓一個人掉隊是共產黨的傳統,過去打仗如此,現在致富依然如此。“村上有一人不富,我死不瞑目。”他曾發出這樣的誓言。

值得稱道的是,從戰天斗地改造低圩開始,即便后來嘗到了工業反哺的甜頭,蔣巷人卻從未離開過土地。1990年代初,丁時雲家的日子過得還略顯拮據,他主動提出承包村裡的土地,一種就是30年。不同的是,過去追求麥稻兩季“噸糧田”,現在努力種好一季有機稻,“看重的是良種優種高品質”。正如常德盛所言:“人家東北有五常大米,我們蔣巷有老常大米。”

有機稻的關鍵,是土壤的自然肥力培育,丁時雲最近就忙著在水田裡放養綠萍。“它們可是天然的優質肥料。”蔣巷村村委會副主任王進明說,2015年村裡投入50畝用於實驗有機水稻生產,到2018年全村1200畝土地全部轉型為綠色有機水稻種植,實現畝均產值6000元。除了放養綠萍,在蔣巷村的一些田塊中,數以萬計的白鵝散養在苜蓿田中,一整塊田的苜蓿吃光之后,留下的鵝糞正是土地所需的養分。當這些田塊的苜蓿吃光,鵝也到了出欄的時候。

水田成風景,稻米深加工,特產受追捧……以有機稻生產為中心,蔣巷村實現了一二三產的聯動融合。新時代的現代化鄉村應該是什麼模樣?“農業高效,生態友好﹔土壤鬆軟,飯碗守牢﹔新型農機,大減人用﹔田園游人,收入劇增﹔魚鮮米香,五谷豐登﹔雙碳達峰,幸福子孫!”當常德盛用帶有吳語的鄉音說出這些話時,他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責編:周夢嬌、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