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開展調查研究 聚焦“急難愁盼”

大調研︱江蘇南京:社區老人助餐問題怎麼解?

楊維瓊
2023年05月09日09:1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范阿姨正在打包飯菜。人民網 楊維瓊攝

范阿姨正在打包飯菜。人民網 楊維瓊攝

江蘇南京。臨近午飯時間,頤養院愛心食堂一角,67歲的范阿姨一邊往帆布包裡放午餐盒,一邊說:“老伴起得晚,早午餐一頓就解決了。我自己燒飯就一個人吃,還不如來這裡打一份。走路3分鐘,回到家飯菜還熱乎,菜實惠又好吃,上次吃的那個肉圓子,全是肉。”

近期,為解決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群眾反映的獨居老人就餐難問題,江蘇南京春曉園社區舉行早餐試餐活動,根據老人們意見進行多番調研后,最終決定以與養老院合作的形式,為小區有助餐需求的老人提供午餐。

求助︱群眾留言老人用餐難,盼提供助餐服務

3月15日,南京市民王女士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留言,自己家中有兩位老人,且均為殘疾人,居住的鳳梧園小區,距離商業區較遠,老人購買早餐困難。“小區有不少類似問題的家庭,獨居、空巢老人也不少。”王女士希望政府能夠提供愛心助餐服務。

人民網實地走訪發現,鳳梧園小區是當地的保障房,位於南京市棲霞區邁皋橋街道春曉園社區,距離主要的農貿市場、超市等直線距離大約一公裡,但如果步行需要半小時左右。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朱珊珊形容其“處於一個犄角旮旯的位置”。接到王女士的留言后,考慮到小區內確實獨居、高齡老人數量眾多,社區就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調研︱試吃測評、上門問需,社區深入了解助餐需求

在鳳梧園小區對面的頤養院,功能之一就是社區養老院。“頤養院會為在裡面養老的老人提供三餐,准備的飯菜肯定適合老人。”朱珊珊告訴人民網,考慮到這一點之后,社區當天就與頤養院聯系,定於次日早晨聯合頤養院舉辦老年早餐試吃活動。“活動定下來后,我們立刻在社區群裡通知大家伙兒,又特意打電話給留言人的父母請他們參加。”

試餐現場,老人們都很積極。春曉園社區供圖

試餐現場,老人們都很積極。春曉園社區供圖

頤養院院長劉國華說,試吃活動准備了小米粥、豆漿、玉米糊、饅頭、花卷、菜餅、雞蛋,以及咸鴨蛋和蘿卜頭兩種小菜。老人們都很熱情,當天早晨來了30多位,留言人王女士的父母亦在其中。“當天就拉了個微信群,告訴他們開餐了會在群裡通知。”

“試吃后,有幾位老人表示,活動很好,但是早餐供應時間太早了,問能不能改成午餐。”劉國華說,接收到這個信息之后,她和工作人員利用平時上門為老人們測量血壓的機會,對助餐的時間進行了調研。“有些老人很警惕,我們還沒說完就被拒絕了。但參加過試吃的老人,都會主動問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正式提供助餐。”

回訪︱愛心食堂平穩運營 堂食、打包滿足各類需求

經過十幾天的意見收集和准備之后,4月13日,愛心食堂正式營業,時間定在11:30到12:30。60歲以下的群眾,每份15元﹔60歲以上的老人有助餐補貼,每份12元。

正式營業的前一天晚上,劉國華在助餐群裡發了消息,王女士的父母也報了名。第二天11:30,老兩口一起到頤養院吃飯。“三菜一湯,營養挺均衡,我父母說吃得挺滿意。”王女士說。

愛心食堂菜單。人民網 楊維瓊攝

愛心食堂菜單。人民網 楊維瓊攝

如今,劉國華每周日都會把菜單提前發到群裡,老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訂餐。4月27日,還不到11:30,來吃飯的老人們已經陸續到了,還有人自帶飯盒,准備打回去吃。

鳳梧園小區引入養老院資源建設社區老人助餐點,是南京持續做好“老年助餐服務”、解決好老年人“吃飯難”問題的一個縮影。自2014年起,南京啟動養老助餐點建設。經過多年發展,助餐對象從由政府托底的困難老人擴展到60周歲以上的老人,全市現有超1300個社區居家養老助餐點,超過170萬南京老人享受到了助餐服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目前,江蘇省老年人口突破1900萬,人口老齡化程度居於全國前列。據江蘇省民政廳公開數據顯示,江蘇省把社區助餐點作為政府托底、服務老年人的便民舉措之一,全省已開設7000多家社區助餐點。今年,“改造提升500個社區助餐點”也被納入江蘇省年度民生實事項目。江蘇各地也在因地制宜,探索解決老年人助餐問題的新路徑。其中,鹽城依托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022年建成了100個“長者幸福食堂”﹔無錫則以“政府補一點、社會捐一點、個人出一點”的思路打造“幸福餐廳”項目﹔徐州、南通、泰州等地,通過建設中央廚房提升為老助餐服務能力,將老年人的“食”事辦實。

(責編:蕭瀟、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