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江蘇力量護航“飛天快遞”

2023年05月11日08:15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5月10日21時22分,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並進入預定軌道,飛船太陽能帆板順利展開工作,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這個過程中,江蘇科技力量為“飛天快遞”保駕護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兵器工業第214所蘇州研發中心、中國電科五十五所、中國電科十四所等科技力量強勢加盟。

  從研發到發射,天舟系列飛船凝聚著多位南航人的智慧光芒。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佔小紅教授團隊開發的飛船防熱承載結構精密激光焊接與高效增材制造技術,應用於我國新一代貨運飛船的研發。航天學院陳傳志教授團隊在預研階段研制的末端效應器,航天學院王小濤副教授團隊研發的電磁阻尼器高低溫測試系統等應用到空間站多個任務中。天舟貨運飛船總體責任主任設計師於磊,是南航信息工程專業2000級校友﹔天舟貨運飛船綜合測試主任設計師、測試指揮何永叢,畢業於南航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專業﹔航天五院總體設計部載人航天器總體研究室主任李興乾,是南航飛行器設計專業2012級校友(博)。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他們一步一步逐夢星辰大海,將詩句變成現實,用實際行動守護著載人航天工程。

  點火的那一刻起,有一雙“鷹眼”緊盯著火箭的“足跡”。這雙“千裡眼”是中國電科十四所研發的雷達遙測綜合測量系統,主導承擔火箭主動段外彈道軌跡測量任務。該系統通過“應答”方式,對火箭進行精密跟蹤,實時獲得火箭的距離、方位、俯仰、速度等信息,同時接收遙測下行信號,實時解調火箭風行遙測數據,判斷火箭飛行狀態。

  天舟六號的成功發射,代表著我國航天技術又一次取得了進步。位於太湖科學城功能片區的中國兵器工業第214所蘇州研發中心也作出了貢獻。該研發中心研制的4款關鍵元器件在飛船運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供電分流組合電路、充電分流組合電路用於天宮和貨運飛船電源分系統的太陽能電池陣列管理,為飛行器提供電力保障﹔步進電機驅動電源電路則控制太陽能帆板的姿態,精確調整太陽能帆板與太陽照射方向的相對方位角﹔直流有刷電機驅動電路則為對接工作提供電力保障。

  在此次任務中,中國電科五十五所核心芯片再次助力護航,配套了微波組件、芯片、管殼等各類產品,應用於飛船和運載火箭。五十五所相關研發團隊負責人告訴記者,團隊為貨運飛船配套了天線發射組件、微波套片及管殼。其中,發射組件可在軌對異常事件進行監測並及時處置,“作為核心關鍵部件,具有結構緊湊、高集成度、小型化的特點。”五十五所自主開發的宇航用管殼,具備輕量化、集成化、性能好、可靠性高、易於使用等特點,猶如給電子元器件穿上一層“鐵甲金盔”。

  微波套片作為星間通訊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於支撐實現微波信號發射、接收及波束變換等功能,有效保障天地數據傳輸。五十五所相關研發團隊負責人介紹,為適應復雜的宇航工作環境,同時結合飛船系統電能有限的特點,五十五所突破低功耗、高效率、高線性等設計技術,最終研發出高可靠、低功耗、高集成度的套片。

  同時,五十五所為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遙測分系統配套了功率放大器模塊,負責遙測信號處理及放大。該款產品採用多級放大技術方案,利用新開創的貼片技術及封焊技術,可實現在高振動、溫度變化大的惡劣條件下穩定工作,具有功率放大性能優越、環境適應性強和高可靠高穩定性等技術優勢。(楊頻萍 程曉琳 張宣)

(責編:李靜曄、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