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做活“地文章” 釋放新動能
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區,如何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出最大的價值?近年來,崇川區堅持以集中推進集約,以集聚促進節約,不斷探索土地開發利用新模式,持續提升土地“含金量”。日前,崇川成功入選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南通唯一。
工業上樓,向“天空”要效益
“一層主要是展廳和重型設備擺放,二層為精加工,三層則用於研發、辦公……”南通友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硅片的研發與生產,與比亞迪等品牌開展合作,在發展過程中一度遇到用地緊缺的難題。如今落戶中南高科車創智慧產業園后,通過多層空間的合理規劃和利用,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建設都市工業綜合體,向“上”要發展空間,是崇川在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上走出的重要一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崇川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都市工業綜合體是市政府2019年出台文件創新推出的都市工業載體,相比傳統生產功能單一的供地方式,工業綜合體高強度開發了地上空間,內部布局可銷售獨棟高標准廠房,並保留一定空間作為公共服務配套,可以實現企業、項目、資金、人才、技術的聚集效應和規模發展。以中南高科車創智慧產業園為例,目前已招引41家企業入駐園區,招商面積超2萬平方米,入園企業涵蓋汽車電子及零部件、集成電路、生命大健康等南通重點發展產業。
截至目前,崇川已有4個綜合體項目落地,佔地面積839畝,建筑面積約102萬平方米,平均容積率超1.8,所建設廠房均為兼顧綠色、生態、品質的高標准廠房,土地使用效益、質量均遠超一般產業用地。都市工業綜合體吸引了分散在轄區范圍內的優質企業騰遷,從而將空間“化零為整”,產業用地布局得到優化。
產業集聚,高效利用土地資源
9日,通富通科2號廠房內一片忙碌景象。通富通科是通富微電在市北高新區投資建設的集成電路先進封測基地,也是集團的第七生產基地。得益於園區現有的高標准廠房,從項目簽約到投產,通富通科2號廠房僅用兩個月零八天就完成了淨化廠房的安裝調試任務,目前三條產線多款產品已經投入生產。
產業能聚則聚,土地能省則省。緊缺的土地資源讓崇川更加注重引導產業集聚,努力讓有限的土地發揮最大的價值。位於市北高新區的集成電路產業園正是按照扎堆、集聚、連片、爆發的產業發展思路打造的,通過定制式高標准廠房建設,招引重點集成電路產業項目,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0727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210660平方米,總投資約10億元。
“通過集成電路項目集中布置,將原有分散的工業用地變為可集約使用的綜合園區建設用地,通過合理的方案設計,園區容積率達到了1.78,遠高於1.2的區域平均容積率,不僅功能配套完善,又節約合理用地。”市北高新區住建局負責人介紹,隨著通富微電通富通科先進封測基地項目以及中國長城智能制造江蘇南通基地項目等兩大龍頭企業的落地運營,連同越亞半導體、鈺泰半導體、至晟微電子、神州龍芯等集成電路企業,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北集成電路產業園為核心的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鏈的雛形,產業聚集效應已經顯現。
政策發力,讓“寸土”生“寸金”
“提高項目准入門檻,算好項目畝投入、畝產出的細致賬,才能以地促變,借地生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崇川分局有關負責人說,崇川從源頭把關,將項目准入與容積率不低於1.8,固定資產投資強度不低於300萬元/畝,畝均稅收不低於40萬元等多個剛性指標挂鉤,精准引入發展效益好、附加值高的產業項目。
嚴控總量、做優增量,崇川持續實施“資源資產盤活年”行動,多路徑盤活閑置低效土地。先后出台《崇川區工業用地提質增效實施細則》《崇川區工業提速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崇川區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分類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文件,變“土地存量”為“發展增量”,形成解決土地資源低效配置等現實困境的有效方式。2022年崇川推出了全市首宗工業用地“帶方案挂牌”,真正實現“拿地即開工”,近期還計劃推出“帶條件”供應地塊,進一步促進資源要素“零距離”保障優先發展產業和重大項目。
通過一系列政策舉措的持續發力,崇川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效逐步顯現。近三年全區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15%,建設用地地均GDP產出水平提升率13%。接下來,崇川區將持續完善項目服務和要素保障機制,以項目用地提質增效為抓手,持續推動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俞慧娟 呂雪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