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深海“穿針”造就世界級工程 江蘇興化籍院士林鳴返鄉分享“出發”的故事

2023年05月17日10:35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林鳴院士在家鄉分享“出發”的故事。顧俊攝

林鳴院士在家鄉分享“出發”的故事。顧俊攝

“與其猶豫躊躇,不如選擇出發,我喜歡出發。”5月16日,以“我喜歡出發”為主題的“吾論如何”成長講壇第三期線下沙龍在江蘇泰州興化市舉辦。活動現場,興化籍中國工程院院士、橋隧及海工工程領域施工技術與工程管理專家、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林鳴和大家分享了他一次次“出發”的故事。

放棄“鐵飯碗”參加高考,是林鳴的第一次出發。彼時,剛滿20歲的江蘇興化縣化肥廠工人林鳴,正在外地學習制氧核心技術,這是骨干員工才有的機會。當得知高考恢復的消息后,他毅然做了一個決定——參加高考。“無論是在條件艱苦的鄉村,還是放棄化肥廠穩定的工作參加高考,始終不變的是對知識的追求。”林鳴說。

林鳴院士參與建設的港珠澳大橋。受訪者供圖

林鳴院士參與建設的港珠澳大橋。受訪者供圖

鋪就遠方的路,需要知識、勇氣和堅韌。從南京航務工程專科學校畢業后,林鳴被分配到交通部第二航務工程局工作,因專業能力突出,成長很快,上世紀90年代初,他擔任珠海大橋項目經理,開始負責建橋工程。2011年,林鳴擔任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港珠澳大橋外海沉管隧道施工難度堪比“海底穿針”,2013年大橋首節沉管安裝,林鳴率領團隊鏖戰96小時,創造了中國外海沉管隧道建設的先河。

第八節沉管安裝關鍵時期,林鳴鼻腔大出血,四天內進行兩次全麻手術,術后第七天他又到現場指揮作戰。2017年5月,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順利合龍,16厘米的偏差在水密工程合理范圍之內,大家都准備慶功了,唯有林鳴不答應。經過42小時的重新精調,偏差降到了不到2.5毫米,林鳴團隊5年探索、全球首創的“半剛性”施工技術得到驗証。

據統計,整個港珠澳大橋共產生了1000多項專利,先后獲得《美國工程新聞記錄》(ENR)“2018年全球最佳橋隧項目”、國際隧道協會(ITA)“2018年度重大工程獎”、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ICE)期刊“2018年度隧道工程獎”三項國際大獎,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

林鳴院士為興化市“板橋英才”成長導師工作室揭牌。顧俊攝

林鳴院士為興化市“板橋英才”成長導師工作室揭牌。顧俊攝

青年人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中堅力量。活動現場,林鳴為興化市“板橋英才”成長導師工作室揭牌,並與基層黨員干部、青年群體互動交流。他強調,要善於調動廣大青年的積極性,發揮出團隊的力量﹔鼓勵青年朋友適應時代要求,認真學習,掌握更多本領。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作為從水鄉興化走出去的杰出人物,林鳴對家鄉充滿感情,他希望泰州特別是興化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充分利用好科技的力量,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王丹丹 吳紅德)

(責編:周夢嬌、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