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生態

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

皖浙共保“生態水” 綠水生金“富民江”

人民網記者 李闊 張俊
2023年05月17日14:1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初夏時節,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新安江畔草木蔥綠,江水綠波蕩漾。岸邊游人如織,或沿岸漫步,或乘船遠眺,兩岸青山間點綴著白牆黛瓦的徽派村落,猶如一幅山水畫卷。

游客乘船游覽新安江。黃山市委網信辦供圖

游客乘船游覽新安江。黃山市委網信辦供圖

新安江發源於黃山市休寧縣,流經安徽歙縣、浙江千島湖,最后經杭州建德市匯入富春江、錢塘江流入東海。新安江流經的沿途,不僅風光旖旎,文風更是蔚盛,是徽文化的發祥地。

2012年,皖浙兩省簽署“對賭”協議,啟動了長達10年的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改革。這期間,相關參與方共投入200多億元用於生態治理和環境保護,大大改善了千島湖等新安江下游水質,帶動了黃山等地的旅游、生態農業等產業的發展。

如今,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被譽為“跨省協作的制度創新”,新安江已成為皖浙兩省綠水生金的“富民江”。

黃山休寧,新安源區域碧水青山茶園相得益彰。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黃山休寧,新安源區域碧水青山茶園相得益彰。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綠水生金“富民江”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黃山市新安江濱水旅游景區迎來了三年來首個旅游高峰,游客人數已超過2019年水平。“今年‘五一’期間,我們這邊的游客量明顯增多,假期游船共接待游客5116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1274%,同比2019年增長16%。”黃山市新安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蔡虹雲介紹,該景區的一大亮點就是乘船夜游新安江。為了不讓一滴污水流入新安江,景區的所有游船上都安裝了專門的儲污箱,“游船上岸后,會通過專門的管道將船上的污水和污物進行集中處理。”

安徽黃山深渡港,友誼之星號游輪靠泊新安江船舶污水上岸收集點將生活污水收集上岸。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安徽黃山深渡港,友誼之星號游輪靠泊新安江船舶污水上岸收集點將生活污水收集上岸。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85后”殷建新出生在黃山市歙縣的新安江邊,小時候親眼見証了新安江的污染,“20多年前,我老家那段新安江水質比較差,許多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江內,沿岸也有不少養雞場、養鴨場,對水質影響很大。”

大學畢業后,殷建新應聘了杭州一家國企工作。這些年,他每次回到老家,都會發現新安江沿岸的新變化,“水變清了,山更綠了,推開房間窗戶就能呼吸到清新空氣,令人心曠神怡。”新安江流域環境的改善,不僅帶動了當地旅游,還帶“火”了徽州古民宿生意。一個月前,殷建新辭去了杭州的國企工作,回到家鄉,在黃山市屯溪區新安江邊,幫朋友打理著一個江景民宿。在新安江濱水旅游景區內,一座由徽州古民居村落改造成的民宿集群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江浙滬游客前來打卡體驗。

安徽黃山,走出民宿即可看到穿城而過的新安江。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安徽黃山,走出民宿即可看到穿城而過的新安江。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近年來,黃山市創新打造“養生+養心”沉浸式休閑度假體驗模式,鄉村旅游覆蓋全市七成以上村庄,近十萬農民變身景區服務員,徽州民宿已增至3000余家,躋身全國首批民宿產業發展示范區。

“黃山人這些年為了治理新安江流域環境付出了代價,現在環境變好了,我們也開始享受綠水青山帶來的生態紅利。”殷建新說,十多年生態集中治理和環境保護不僅使新安江恢復了山清水秀,旖旎風光,還激活了黃山人的“環保意識”——從“要我保護”到“我要保護”。

新安江夜景。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新安江夜景。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同心守護新安“源”

新安江是長三角下游地區重要的戰略水源地,也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今日的新安江,流域總體水質為優並穩定向好,跨省界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准,連續十年達到生態補償考核要求。每年向浙江省杭州市重要水源地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清水,千島湖水質實現同步改善。

安徽黃山,新安江源頭處處都是山青水碧的美景。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安徽黃山,新安江源頭處處都是山青水碧的美景。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在新安江生態文明實踐中心館內,一幅巨型電子屏上實時顯示著新安江上游數十個斷面水質的最新數據和新安江源頭的實時監控畫面。“這些年,我們強化了源頭治理、系統保護,在突出水生態功能區地位的同時,貫通了上下游生產生活與生態的全部要素,建立了橫向、整體的補償—約束—共治—共享的長效制度機制。”黃山市新安江生態保護中心主任阮堂亮說,十年來,安徽省市(黃山市)兩級共出台了70多個規范性文件,形成了責任清晰、獎罰並重、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

從黃山市區驅車兩個多小時,翻越多座大山后,記者來到了休寧縣鶴城鄉右龍村,這裡是新安江源頭的核心區域。清澈見底的溪水、滿眼青綠的青山,一塊塊規整的茶園點綴其間。這裡種植的“新安源”有機茶遠近聞名,遠銷海內外。

方國強在休寧縣新安江源頭的有機茶園裡。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方國強在休寧縣新安江源頭的有機茶園裡。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茶園主人是當地村民方國強,30多年前,他是一名伐木工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方國強高中畢業后,留在村裡擔任生產隊長。“當時村民靠山吃山,除了滿山的樹木外,一無所有,”為了盡快擺脫貧困,方國強等人合伙建立了一個簡易的伐木工廠,雖然很快賺到了第一桶金,但嚴重砍伐導致了水土流失,新安江源頭水質逐漸變差。

后來,隨著當地環保整治力度的加強,村民們也意識到綠水青山的重要性,開始逐步走上了種茶謀生的轉型之路。“我們現在都很在意這裡的環境,隻有把新安江源頭保護好了,我們才有飯吃。這裡的有機茶大部分銷往歐盟,都是按照歐盟的環保標准來種植的,對水質和空氣環境要求都很高。”如今,方國強的茶產業越做越大,在縣城成立了新安源有機茶葉集團,帶動了新安江源頭附近多個村的村民共同致富,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樣本。

2022年,新安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三輪試點圓滿收官。“新安江模式”在全國18個省份、13個流域復制推廣,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制度的重大創新。

目前,新安江生態補償仍在延續。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已被納入國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皖浙兩省正積極推動將生態補償工作提升至區域發展戰略。

“將‘新安江模式’從‘生態共保’延伸到‘產業共興’,加快構建與黃山生態環境相適應、與徽州文化底蘊相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阮堂亮說,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黃山市環境監測人員在新安江街口斷面取樣。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黃山市環境監測人員在新安江街口斷面取樣。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如今,黃山市屯溪區新安江濱江夜景已成為外地游客游玩的打卡地﹔預定殷建新打理的江景民宿正變得越來越難﹔方國強的茶葉生意也越來越大,“新安源”有機茶正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僅在合肥,他一年就開設了20多家加盟門店......

越來越多的事實証明:11年前那場“對賭”的明智,而改革帶來的紅利正澤被越來越多的人。皖浙共保的“生態水”正成為沿岸群眾謀生的“富民江”。

(責編:周夢嬌、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