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鹽城:海岸千裡,綠色能源之城崛起

俞楊
2023年05月18日08:06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越是扎進深海,風機的可靠性要求越高,仲衛國每天悶在車間,專研更大功率的樣機,以期盡快實現批量生產投入競爭激烈的風電市場﹔長期在海邊巡檢,蘇亞東深知海邊陽光更足,海風吹走厚厚的雲,還常有雨水洗刷灰塵,光伏發電再好不過。

鹽城,這座江蘇沿海城市,擁有省內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涂、最廣的海域面積,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在這裡風頭正勁。它是長三角地區首個千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獲批全國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建成了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灘涂風光電產業基地。

海岸千裡,一座綠色能源之城正在崛起。今年是鹽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的起步之年,重點做好綠色能源之城這篇文章,實現江蘇省委賦予鹽城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目標定位,鹽城找到了“破題之鑰”。

中車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射陽分公司的風機葉片生產模具。人民網 俞楊攝

中車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射陽分公司的風機葉片生產模具。人民網 俞楊攝

追風

在公司工作的十多年時間裡,仲衛國眼見風機的功率從最初的2MW發展到8MW。這兩年技術市場升級迭代頻繁,作為上海電氣風電設備東台有限公司一級工程師,仲衛國又緊張投入到16MW樣機的應用測試中。

生產廠房外,風機主機艙近在眼前,方覺龐然大物,全然不似遠在半空中搖擺時所見的小盒子模樣。仲衛國說:“隨著風電由陸地轉向海上,從近海伸向遠海,我們的機型功率也越做越大,最直觀的就是主機艙又變大了。”

鹽城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是江蘇乃至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條件最好的區域之一。截至2022年12月,鹽城市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佔江蘇約25%,其中風電佔全省超過40%,列華東地區首位。

從事風機制造行業十余年,射陽遠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負責人張文龍深有同感。“外部環境要求越來越高,風機制造也越來越嚴苛,從最初4-5MW的主戰場發展到現在8-11MW的主戰場,按照這幾年的發展速度,兩三年后25-30MW都是有可能的。”張文龍說。

在多年的競爭發展中,鹽城風電產業鏈條也持續完善起來。風電裝備產業基本形成涵蓋研發設計、裝備制造、資源開發和運維服務的全產業鏈。其中,整機制造集聚了遠景能源、金風科技等知名整機制造商,實現整機產能2300台(套)/年﹔葉片制造則匯集了中材科技、時代新材料等重點葉片生產商,實現葉片產能6900片/年。

走進中車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射陽分公司廠房,一條長條形的風機葉片制造模具從廠房這頭一直伸展到那頭。公司副總經理彭亞介紹,這是一套112米長的葉片生產模具,能夠滿足海上風電葉片整體結構穩定性強、輕量化水平高的要求。

在沿海就可以看到,不少風力發電機正在更新換代,主機艙更大、風電葉片更長,扇動起來恰似一座座大風車。好風憑借力,“十四五”期間,鹽城規劃近遠海海上風電容量突破3000萬千瓦,屆時佔全省比重將超過70%。

鹽城正泰新能源有限公司電池片生產車間。人民網 俞楊攝

鹽城正泰新能源有限公司電池片生產車間。人民網 俞楊攝

逐光

6台混凝土泵車伸出長長的機械臂,將鋼筋混凝土澆筑進廠房的四梁八柱,東台晶澳光伏項目工程建設負責人胡吉聖說:“這6台混凝土泵車24小時不停作業,歇人不歇機,馬不停蹄趕工期。”

項目自今年3月開工建設,如今已初露雛形。順著胡吉聖所指的方向,能源、生產、組裝、包材以及立體倉庫出貨區域條塊分明,規劃建設中的管廊屆時將各大區域串聯成一個整體。單看主體生產廠房,南北跨度就超過了500米,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

據了解,晶澳光伏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入列江蘇省重大產業項目。按照計劃,今年將新建年產10GW高效光伏電池、10GW光伏組件及配套光伏輔材,預計7月首條組件生產線投產,10月首條電池生產線投產。

位於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的鹽城正泰新能源有限公司電池片生產車間內,一輛輛AGV小車穿梭忙碌,按照設定程序自動將電池片送到各個工序。工作人員身穿無塵服,將生產電池片的溫度控制在25℃上下。公司員工唐婷婷說,這個溫度區間能夠最大程度激發電池片的工作性能。

正泰新能源是大豐區晶硅光伏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從簽約落戶到一期投產僅用不到1年時間。去年,該公司開票銷售已經突破百億元。2023年隨著二期工廠的建成投產,產能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晶硅光伏是鹽城市重點打造的地標產業鏈。截至2022年底,該市共有新能源規上企業157家,其中晶硅光伏產業鏈規上企業69家,包括光伏裝備企業44家、光伏發電企業25家。2022年,鹽城市157家新能源規上企業實現開票銷售1501億元,其中光伏產業鏈實現開票銷售1149億元,同比增長142%。

中節能東台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光伏發電企業。站在樓頂放眼望去,光伏板與遠天相接,值班長蘇亞東介紹說:“項目總裝機容量為78.8MW,平均每年發送上網電量1億度,可以滿足7萬家庭的用電需求。”

這一大片光伏板,已經在鹽城沿海灘涂上默默發電十余年,蘇亞東和巡檢員負責電站的日常運行維護,讓45度朝天的光伏板最大限度地“擁抱”陽光。

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建設的LNG儲罐。人民網 俞楊攝

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建設的LNG儲罐。人民網 俞楊攝

節碳

隨著第15艘“成就者輪”LNG(液化天然氣)船舶近日完成接卸作業,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累計接卸LNG總量突破100萬噸。

這座“綠能港”坐落於濱海縣,一期工程建造10座大型LNG儲罐,包括4座22萬立方米儲罐和6座27萬立方米儲罐。據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楊佩介紹,這在國內尚屬無人區,“從引進國外技術到自主攻關,我們的技術已經最大程度實現了國產化”。

這些漂洋過海而至的液化天然氣,最終將通過天然氣管網和往來穿梭的槽車輸送至華東地區,可有效提升該地區清潔能源的供應保障能力。如按照年處理能力600萬噸計算,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764萬噸、氮氧化物66.8萬噸,相當於植樹造林8000萬棵。

在射陽縣,沿海雙碳產業發展(江蘇)有限公司則以36萬畝沿海生態國家儲備林為載體實施碳匯監測,力爭年內實現林業碳匯交易。該縣林業碳匯資源豐富,碳匯經濟正在讓生態高“顏值”轉換為經濟高價值。

屋面光伏、智能暖通、智能照明……來到射陽港零碳產業園區施工現場,數座低碳建筑亦在加緊建設。在綠色低碳發展的賽道上,鹽城市全面啟動了零碳園區建設試點,多元發力探索低碳轉型路徑。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鹽城全市新能源發電佔全省新能源發電量29%,佔鹽城全社會用電量59%,相關指標均列全省首位﹔相比同規模火電節約標煤近770萬噸、減少碳排放2000萬噸。今年一季度,鹽城市新能源發電量74.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6%,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升至66.9%。

新能源成為四大主導產業之一,多業態綠色動能澎湃,鹽城自覺扛起了服務“雙碳”戰略的時代使命。鹽城市委書記周斌表示:“我們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抓住用好戰略機遇,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

(責編:周夢嬌、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