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人民日報丨南京點將台社會福利院:用青春守護最美“夕陽紅”

本報記者 姚雪青
2023年05月19日07: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2023年5月19日 13 版 版面截圖

《人民日報》2023年5月19日 13 版 版面截圖

原標題:

江蘇省南京市養老服務從業人員中,超過1/3為年輕人。記者走進點將台社會福利院,傾聽青年護理人員的心聲——

用青春守護最美“夕陽紅”(人民眼·走近養老行業的年輕人①)

圖①:江蘇省南京市點將台社會福利院實習生張亦心帶老人們練習合唱。

馬燾燾攝

圖②:點將台社會福利院護理員邢鴻志給老人發藥。

本報記者 姚雪青攝

圖③:點將台社會福利院老人開展體育活動。

馬燾燾攝

圖④:點將台社會福利院失能失智老人護理區副主任倪燕帶老人進行認知訓練后的放鬆活動。

鄭 靜攝

版式設計:沈亦伶

讓老年人安享晚年,既是“家事”,也是“國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人。預計“十四五”時期這一數字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與福建省福州市社會福利院在院老人和護理人員視頻連線時指出,“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一定要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要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離不開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快建設適應新時代老齡工作需要的專業技術、社會服務、經營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和志願者隊伍。同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完善人才激勵政策”“拓寬人才培養途徑”。

在政策激勵下,近年來,一大批年輕人積極投身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有的從事養老護理員職業,有的開辦養老院……他們在崗位上學技術、比技能、強本領,用青春守護最美“夕陽紅”。2021年,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舉辦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入圍決賽的128名選手中,約半數擁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平均年齡29歲,最小的21歲。

青年人如何在養老行業綻放青春夢想?他們為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注入了哪些新活力?相關院校怎樣培養輸送高水平養老服務人才?近日,本報記者赴江蘇、湖南、北京、山西、黑龍江等地探訪。

從今天起,記者調查版陸續推出“走近養老行業的年輕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輕輕脫下老人外套,攙扶她平躺在床上,再幫老人脫下襪子露出腳踝——張亦心剛剛完成這些操作,護士就推著心電圖機來到床邊,開始為老人做檢查。

“涼,有點涼。”老人有些不適應。

“奶奶,這是酒精,很快就好,堅持一下。”張亦心輕聲安慰道。

清晨,21歲的鐘山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張亦心離開學校,來到江蘇省南京市點將台社會福利院,走進位於康福樓三樓的失能失智老人護理區,挽上發髻,換上淺藍色護理服,開始一天的工作。而在張亦心實習的點將台社會福利院,這家曾獲“全國敬老模范單位”稱號的養老機構裡,還有一批80后、90后青年,忙碌在護理一線和技術管理崗位上。

近日,記者在點將台社會福利院蹲點調研,走近這裡的實習生、養老護理員、管理人員等青年群體,近距離感受他們的工作日常,傾聽他們的所思所盼。

實習生張亦心——

“在干中學,在事上練,我們長了本領,還發揮了能動作用,學以致用”

上午8時許,張亦心來時,正趕上福利院給失能失智老人護理區的老人做體檢。

“先驗血、留尿,再做心電圖、B超,最后做內科檢查,這樣能讓老人早點吃早飯”“老年人的血管缺少彈性,抽血時要輕輕托著胳膊”……緊隨帶教老師、福利院失能失智老人護理區副主任倪燕身后,張亦心邊聽邊記,同時做些力所能及的輔助工作。

“養老服務要做好,遠比書本上學的復雜得多。”在學校攻讀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張亦心舉例說,“‘失能’‘失智’‘壓瘡’,以前對我來說是專業詞語,來到這裡才知道,每種類型背后,每位老人的情況各不相同。”

9時許,張亦心攙扶著完成體檢的楊欣老人回房間,准備吃早飯。當天的早餐有花卷、雞蛋、燕麥稀飯,已盛好放在小推車上,分為正常、打碎、糊狀3種類型。楊欣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但吃飯尚能自理。張亦心幫她選好餐后,坐在身邊照料著。

一旁,倪燕邊仔細核對老人的體檢事項,邊提醒張亦心,“楊奶奶當過幼師,做一些游戲可以喚起她的美好記憶。”

按照倪燕的叮囑,飯后,張亦心帶著楊欣涂畫兒童繪本,老人果然十分高興。

“為什麼報考養老專業?”趁著老人畫畫間隙,記者與張亦心聊了起來。

學過素描的張亦心,2018年報考中專時原本想選服裝設計專業。招生咨詢時,南京市玄武中等專業學校的老師向她介紹了養老服務與管理這一特色專業,報考前還邀請學生到養老機構參觀。

“參觀時發現,養老院和我先前想象的很不一樣。有不少護理員是年輕人,他們給老人彈琴唱歌,老人們開心地打著節拍。”張亦心說。

這次參觀,讓她改變了職業規劃。“我相信,年輕人從事養老服務行業一定有用武之地。”張亦心填報了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2021年畢業后,她又參加職教高考,到鐘山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深造。

“讀中專以學習理論課為主,大專多了不少實操課,比如拍背翻身、輪椅轉運等。”張亦心說,“大專期間,我們要完成時長不少於40周的實習課程,學校幫我們聯系實習基地,點將台社會福利院便是其中之一。實習期間我們要到各個部門、崗位輪崗,全面了解養老服務行業。”

實習有啥收獲?採訪期間記者見到包括張亦心在內的多名實習生,“增長見識”“提升本領”是他們不約而同說得最多的關鍵詞。比如,“觀察老人的精神狀態、飲食、排便”,書本上隻有一句話。實際操作中,給失能半失能老人喂飯如何做到不流不嗆?食物溫度、身體傾斜度、喂飯速度等,都有學問﹔再比如,書本上講“輪椅轉運”,需要扶著或抱起失能老人。可有的老人很重,怎麼抱?按照帶教老師傳授的“節力”訣竅,便能移動比自己重幾十斤的老人……

實習期間,張亦心等8名實習生為福利院部分老人舉辦了一場互動活動:示范簡單易學的肢體舞蹈,一些輕微失智、手腳靈活的老人跟著模仿﹔播放旋律明快、歌詞易記的老歌,一些坐在輪椅上的老人邊哼唱邊打節拍……

這場活動,張亦心既是參與者,也是組織策劃者。在校期間,她與養老服務與管理、音樂、美術等相關專業的同學,成立了老年人活動策劃服務工作室,並與3家養老機構合作,為其提供從創意到組織實施的一攬子方案。該創業項目曾獲南京市職業學校創業大賽一等獎。這次活動,便是工作室的創意應用。

“在干中學,在事上練,我們長了本領,還發揮了能動作用,學以致用。”張亦心說。

養老護理員邢鴻志——

“養老服務,並非單一的生活照料,要有耐心、能吃苦,還要帶著感情工作”

准備好干淨衣物、毛巾,下午1時許,點將台社會福利院失能失智老人護理區護理員邢鴻志迎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候——給老人洗澡。

78歲的李文老人患有脊柱側彎、肌肉萎縮等多種疾病,失去自理能力,隻能靠護理員每隔一天在床上給他擦洗身體。邢鴻志打開空調,將房間溫度調高至25攝氏度,接上一大桶4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用手腕試過水溫,又找來一張大床單,兩頭一捆,系在床頭床尾的欄杆上,這才開始為老人擦洗。

“我們要保護好老人隱私,讓他們感覺到被尊重。”擦洗前邢鴻志再次用手腕試過水溫,才將毛巾打濕,從臉到胳膊、胸腹、腿,一點點輕柔擦拭。

1993年出生的邢鴻志是個東北小伙兒,2014年6月從大連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后,來到點將台社會福利院做護理員。對剛畢業入職的護理員,福利院一般都會將他們安排到自理老人護理區,但作為稀缺的男護理員,邢鴻志主動要求到工作強度更大的失能失智老人護理區工作。

給老人擦洗身體,是邢鴻志入職后遇到的第一道難題。“福利院有不少老奶奶,我一個大老爺們兒,護理時難免尷尬。”邢鴻志回憶道,“后來克服心理障礙,勇敢跨出這一步,主要是因為帶教老師的一句話:‘把他們看成自己的爺爺奶奶,盡心盡力照顧好。’”

“干我們這行,要有耐心,有恆心,能吃苦。”邢鴻志這樣分享從業體會。剛參加工作時,他被安排護理一名失能失智又有多動症的老人,老人大小便失禁,加上好動,經常弄得他手忙腳亂。為此他每天上班,要帶好幾套換洗衣服。

這樣的工作經歷,讓邢鴻志始料不及,他一度想辭職。沒成想,父母卻出乎意料地反對:當初不讓你做這份工作,就是不想讓你吃這份苦。但你既然選擇做了,哪能這麼輕易認輸?人生會遇到很多困難,你把這一關邁過去了再作決定。

經過幾番思想斗爭,邢鴻志選擇留了下來。這一留,便是9年。9年來,護理重症老人、把老人緊急送醫……他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應對了一個又一個復雜情況,還和不少老人成為朋友。

邢鴻志不僅在生活上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在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上也用心用情。住在失能失智老人護理區的王奶奶,身患多種重病,前些天從醫院轉回到點將台社會福利院,進入臨終關懷階段。邢鴻志每天下班前都去探望,拉著老人的手,放一段她喜歡的音樂,坐在床邊陪她說會兒話。

前不久,邢鴻志和小伙伴們在福利院發起“我給老人完成一個心願”活動。王奶奶先前一直想去天安門看升國旗,邢鴻志便通過手機視頻直播,幫老人圓了心願。

“養老服務,並非單一的生活照料,要有耐心、能吃苦,還要帶著感情工作,讓老人安享晚年。”邢鴻志說。

技術能手倪燕——

“用心學、細心干,做好傳幫帶”

常年臥床、依靠鼻飼進食的失能老人吳林,在點將台社會福利院住了13年,至今零壓瘡、零肺炎,怎麼做到的?

記者採訪時,正趕上倪燕在吳林床前開展案例教學。“長期用鼻飼管飲食的老人,護理上要精細,防止患反流性食管炎、肺炎,尤其在鼻飼喂食前,要先檢查鼻飼管有沒有脫落。”倪燕邊示范操作,邊向身邊的護理員、實習生講解。

“我們學過,對長期臥床老人,使用鼻飼喂食時要將床頭搖高,角度調至30到45度之間。實踐中怎麼精准測量?調到哪個角度老人臥床最舒服?”一旁的張亦心問道。

“這個問題問得好!”倪燕現場演示,半蹲身子,緩緩地將床頭搖高。記者看到,隨著床頭升起,嵌在床沿正中的一個儀器的指針也在輕微轉動,最終停留在45度位置。倪燕說:“這是床頭量角器,專門用來協助護理員調整床頭角度。”

“在30到45度范圍內,具體調多高,要根據老人身高、體重等來定。搖得高了老人容易下滑,低了可能導致食物反流。”倪燕說,為找到最佳角度,幾年前,她和幾名高矮胖瘦不一的同事,挨個含一口水,躺到訓練床上,然后慢慢調試,看在哪個角度不會被嗆著,並逐一記錄在冊。

“最終發現,如果老人身體肥胖或者床墊較厚的,調到約30度就可以﹔像吳林這樣比較瘦的老人,則調到45度,同時為減小下滑產生的摩擦,還可以在腳下墊個枕頭。”倪燕繼續耐心講解,“根據老人的身材、體重、床墊厚度等信息,我們按數據操作,總能找到讓老人最舒服的角度。”

鼻飼喂食完成后,倪燕輕輕抬高吳林的鼻飼管,帶著一旁的護理員湊近觀察:鼻腔下方略有一點紅,舌苔不是很干燥。

“老人插著鼻飼管,要防止鼻內壓瘡、口腔干燥。”每次給吳林更換鼻飼管,倪燕都會放在與上次略有不同的位置,讓鼻腔內的皮膚輪流受力,同時每天定時用棉簽蘸生理鹽水,給老人擦拭舌苔,“插著鼻飼管的老人每天張口呼吸,容易口干舌燥,這個辦法能讓他們保持口腔濕潤。”

憑著精細的護理服務,2021年,34歲的倪燕被聘為點將台社會福利院失能失智老人護理區副主任。同年,她在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倪燕不光自己用心,還定期給年輕護理員和實習生開展案例教學,並和院裡的技術骨干一起,把工作中積累的照護老人的技術要點、經驗等編纂成《生活照料服務規程》,由福利院分發給每一名護理員,“鼻飼老人進食時的搖床位置和皮膚護理”便是其中一個章節的內容。

“用心學、細心干,做好傳幫帶。”如今,每天照顧著失能失智老人護理區40多名老人,倪燕忙碌又充實。

管理人員常娟——

“開展更多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養老行業的年輕人有用武之地”

記者在點將台社會福利院採訪期間的一天下午,鐘山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學系主任石金武帶著兩位老師來到福利院,與常娟商討一門課程的教學安排。

1982年出生的常娟,2015年曾獲全國第三屆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特等獎,目前擔任點將台社會福利院質量管理科科長,負責抓青年護理員培養。

2019年起,點將台社會福利院與鐘山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企合作。兼任學院特聘專家的常娟,作為企業導師定期為學生講授護理實操課,並參與學院學科設置、相關課程教學方案設計等。

石金武這次來找常娟商討的“養老機構經營與管理”課程,是3年前由常娟等多位專家建議開設的。翻開課程教材,記者看到,教學內容融合了法學、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等多學科專業知識。

“我們結合福利院經營過程中的經驗積累,和學校共同開發課程教材、教學內容。”常娟介紹,為了讓課程更加貼近實際,她為教學設置了“模擬養老院”的內容,由教師和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比如,圍繞老人家屬投訴伙食差的問題,請他們分別扮演護理部主任、膳食科科長、養老院院長、老人家屬等角色,即興表演、模擬可能出現的問題,商討解決方案。”

辦法雖好,可實踐中怎麼把課上好?這可難住了石金武:“現實中沒打過交道,學生們根據書本知識扮演護理部主任、膳食科科長,很難進入角色﹔家屬會提出哪些問題,老師們也多半靠想象。”

這次來福利院,石金武就是找常娟商量解決這個問題的。了解情況后,常娟給對方拿出好幾本資料匯編,都是這兩年福利院管理過程中遇到的最新案例。“家屬提的意見怎麼更好解決,遇到老人緊急就醫怎麼處理等等,每個案例都有詳細記錄,可以直接搬進課堂。我們也可以派員工到課堂上,再現當時場景。”常娟說。

這幾年,慕名到福利院找常娟合作的院校越來越多,她義務擔任著3所職業院校的企業導師。她把自己比作橋梁:一頭連著學校,讓學生的課堂學習更接近“實戰”,培養適應行業需求的護理員隊伍﹔一頭連著市場,將學校最新研發成果、先進設備,及時應用到福利院的為老服務中。“開展更多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養老行業的年輕人有用武之地。”常娟表示。

走進福利院實訓樓,一群佩戴VR(虛擬現實)眼鏡的年輕護理員正在開展護理培訓。

在常娟指導下,記者也戴上VR眼鏡和智能手環,眼前出現了一位躺在床上、等待護理的老人。根據語音提示發出的“翻身”“喂飯”等指令,記者試著操作:幫老人翻身,搖高床頭,給老人喂飯……操作完成,系統立即報出總得分數、相應扣分點,並同步顯示哪些操作還不夠規范和有待改進的事項。

“這樣的高科技產品,就是鐘山職業技術學院聯合第三方公司研發制作的,比先前使用假人的道具培訓更有真實感。”常娟說。

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陳芳——

“優化待遇保障,開展以賽代訓,激勵更多青年護理員成長成才”

工作9年,邢鴻志護理業務能力不斷提升,收入也水漲船高:現在每月固定工資3200多元,績效工資2200多元,崗位津貼800元。

“崗位津貼由市財政發放。”邢鴻志介紹,按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從業人員補貼政策,在養老機構從事養老服務的從業人員,根據工作年限和技能等級,每月可領取一定的崗位津貼,“我取得了養老護理員高級職業技能等級証書,結合工作年限,每月可領最高崗位津貼800元。”

“按照相關文件精神,市裡出台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崗位津貼發放、積分落戶等政策,將原來僅與工作年限挂鉤的崗位津貼,調整為與工作年限、技能等級挂鉤﹔積分落戶辦法,則從原先的服務每滿1年加3分、累計不超過30分,調整為服務每滿1年加10分、累計不超過50分。”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陳芳說,我們加強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綜合激勵,支持養老服務機構在職員工參加技能大賽,“在國家級、省級或長三角區域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中獲獎的個人,相應授予南京市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推薦參加市級勞動模范評選。”

今年3月,南京市職工職業(行業)技能大賽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圓滿落幕,點將台社會福利院的4名選手包攬了前四名。擔任4名選手主教練的倪燕笑著說:“這些年輕人還將繼續出征,參加省裡、全國的比賽。”2021年,倪燕就是從南京市競賽起步,一路披荊斬棘,獲得當年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優化待遇保障,開展以賽代訓,激勵更多青年護理員成長成才,持續推進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陳芳介紹,近5年來,在國家級、省級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中,南京市分別有4人次、8人次獲獎。

“他們的經歷說明,青年養老護理員發展通道正越來越通暢。”陳芳介紹,目前南京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近1.4萬人,80后、90后超過1/3。“十四五”期間,南京將培養國家和省級養老服務領域技術能手10名左右、領軍型養老服務機構負責人100名左右,新增養老護理員3000名以上,開展養老服務領域培訓3萬人次左右。

“未來,相信將有更多青年護理員在養老服務中發光發熱、成長成才。”陳芳說。

(文中老人均為化名)

(責編:周夢嬌、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