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馬士光:在“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中展現強支點新作為

2023年05月31日17:49 | 來源:連雲港發布
小字號

近日,《群眾》雜志刊發連雲港市市委書記馬士光署名文章《在“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中展現強支點新作為》。文章說,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在共建“一帶一路”大局中,連雲港擁有優越的區位資源稟賦、良好的先行先試基礎,更肩負著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光榮使命和關懷囑托。我們將積極融入和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在“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中充分展現強支點的新作為。

以下為全文: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連雲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一帶一路”的重要講話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打造“標杆和示范項目”重要指示,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扎實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支點城市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5次親自見証連雲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項目。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出訪中亞期間指出:“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為哈薩克斯坦產品提供了從太平洋揚帆起航的出海口。”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作出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在共建“一帶一路”大局中,連雲港擁有優越的區位資源稟賦、良好的先行先試基礎,更肩負著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光榮使命和關懷囑托。我們將積極融入和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在“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中充分展現強支點的新作為。

一、暢通陸海聯運通道、深化制度開放探索,有力發揮“標杆示范”引領作用。

認真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打造“標杆和示范項目”的重要指示,放大東西雙向、多式聯運等特色優勢,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發揮“兩基地一班列”平台紐帶功能。不斷提升中哈物流中轉基地和上海合作組織出海基地建設水平和專業能力,進一步暢通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拓展節點、打通堵點、提升效率,完善陸、海、天、網“四位一體”互聯互通布局,加快推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力爭“十四五”末國際班列規模達到每年1000列,在建設水平、體量規模和運營質效上充分展現標杆示范高度。高水平辦好中歐班列論壇,積極促進體系協同、信息共享、規則互通、標准統一等“軟聯通”,努力在制度開放層面更好發揮標杆示范的探索、引領作用。

夯實“走出去”支撐保障。加快構建數字絲路、物聯絲路,探索優化“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通關模式,實現各類手續辦理並聯審批、無縫對接,進一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貨物通行效率。積極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深化國際通關、執法、司法合作,在海事、商事、環保、知識產權等領域提供專業咨詢服務和權益協同保障,前瞻性謀劃和落實相關風險防控制度。

搭建文明交流互鑒窗口。繼續拓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人民的“心聯通”,深化民間友好交流和友城交往,弘揚優秀本土文化、提升國際宣傳水平,搭建文明交流、互鑒、共存的橋梁,探索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平台和范式。

二、做強出海口功能,提升港航服務質效,加快構建“千萬標箱、東方大港”。

用好港口核心資源,立足國際樞紐海港定位,積極順應“深水化、大型化、專業化、智能化”趨勢,推動港口發展邁上新台階。

大力推動港口擴能升級。實施40萬噸級礦石碼頭、30萬噸級原油碼頭、20萬噸級智能集裝箱泊位改造等工程,持續提升港口通過能力。高標准建設自貿區港航發展中心、超大型智能化集裝箱中心、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等“五大中心”,積極推動汽車整車進口、藥品和生物制品進出口等專業口岸開放,力爭“十四五”末港口吞吐量突破4億噸。

持續強化港航服務功能。深化與國內外航運巨頭合作,加密遠近洋航線航班,進一步密切與環太平洋、中東波斯灣等重點地區的海上聯系。加快港口型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建強智慧港口、國際互聯網專用通道、口岸“單一窗口”等“數字底座”,大力集聚現代物流、貿易金融、信息服務等高端業態,由吞吐港、產業港向貿易港、信息港邁進。

完善以港口為核心的綜合集疏運體系。著力構建立體化綜合交通樞紐,積極推進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統籌實施入港入園鐵路專用線、高等級內河航道等建設,提升腹地輻射能力和服務效率,更好推動海陸空、公鐵水等運輸方式順暢銜接。

展現“融入長三角,服務隴海線”作為。以資本為紐帶、業務為核心,全面對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推動合作運營集裝箱航運、“連申快航”等項目取得更大成效,打造功能完善、輻射帶動力強的長三角北翼強港。精心做好服務隴海線文章,密切與陸橋沿線陸港以及蘇皖內河港合作,深化拓展與內陸省份在航運物流、貿易金融等領域的共建共享。

三、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崛起制造強省的沿海增長極。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落實擴大內需戰略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為產業鏈自主可控和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加堅實支撐。

建強主導產業鏈條。推動石化產業基地加速崛起,到“十四五”末石化產業應稅銷售收入力爭達到4500億元以上。持續鞏固新醫藥產業地標,到“十四五”末新醫藥產業年產值突破1200億元,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醫藥創新中心。著力做大做強新材料產業,顯著提升高性能碳纖維、硅材料、化工新材料產業規模品質、拓展應用領域﹔強化核電、風能、光伏等清潔能源保障能力,打造更加綠色穩定高效的新能源基地。

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建好“中華藥港”“中國材料谷”等產業創新平台,著力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培育集聚一批國內領先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全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打造更多港城創造的“大國重器”“超級材料”“核心工藝”和“強勁綠能”。

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充分發揮綜合交通樞紐優勢,推動現代物流、貿易金融等產業集聚創新發展﹔建好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壯大海洋經濟、崛起海洋強市﹔加快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積極構建數字經濟強省的重要板塊﹔用好山海生態資源稟賦,打造國內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做精做優文旅產業,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四、增強城市承載能力,做優開放平台載體,精心建好“一帶一路”交匯點支點城市。

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港產城一體化發展,協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開放發展水平,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力支撐國家和省重大戰略落地落實。

打造特色化海濱城市。構建獨具特色的臨港產業集聚帶、濱海風貌城鎮帶、美麗生態風光帶。匠心雕琢濱海風貌,依托連島、連雲新城、海濱大道等節點、軸線,彰顯海洋色彩和開放元素,建好美麗江蘇的“百裡藍灣”﹔科學構建城市綠脈和生態廊道,形成更加自然和諧的空間形態、精致精美的人居品質、精細智慧的治理能力,營造新時代公園城市﹔積極探索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著力推動農業發展和農村治理現代化。

升級高水平開放平台。大力推動自貿片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三區聯動發展”,充分發揮自貿試驗片區制度創新策源地和開放經濟引擎作用,統籌抓好平台載體構建、先行先試探索和成果復制推廣,推動生物醫藥、油氣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發展,培強壯大跨境電商產業,完善加工制造、物流分撥、銷售服務、檢測維修、研發設計等功能,不斷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著力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形成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

構筑國際合作新高地。持續鞏固國際物流合作、能源合作、安全合作等良好基礎,高標准打造絲路物博會、國際醫藥技術大會、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論壇等平台載體,努力拓展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在經貿、產業、教育、人文等各領域的務實合作,努力成為國際合作、區域聯動發展的熱點城市。

來源:《群眾》雜志2023年第7期

(責編:楊維瓊、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