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江蘇:八百“小水庫” 一篇“大文章”

2023年06月09日07:53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江蘇,最具神韻、最為靈動的是水。這篇“水文章”裡,不僅流淌著大江、大河,擁抱著大湖、大海,還有933座水庫。其中,庫容小於10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882座,佔總數的近95%。

遍布全省的小型水庫,規模雖小,卻承擔了防洪、灌溉、供水、生態、旅游等多種功能,關乎城鄉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成為“水韻江蘇”藍圖的重要篇章。高溫汛期即將來臨,這些小型水庫管護是否到位,功能發揮如何,有沒有什麼新“用法”?記者進行了探訪。

誰在管?

精細化管理,筑牢“安全網”

“以前這個三岔路口是二層樓的溢洪閘,啟閉設施在二樓,2020年經水庫安全鑒定發現隱患,所以在2021年實施防汛消險工程,對交通橋進行了拆建,溢洪閘也改成翻板式閘門。”6月4日,在前往三岔水庫的路上,南京市浦口區直屬水庫管理所所長於杰告訴記者,這兩年水庫環境已經大變樣:加裝防護欄,重新翻建涵洞,環庫路種上了水杉。

三岔水庫集水面積13.5平方公裡,總庫容約764萬立方米,是浦口區最大的小型水庫,也是江北地區應急水源地,除常規的防洪、灌溉功能外,還可在常規供水水源被切斷的狀態下確保江北地區市民3天的供水量。

水庫管理首要任務是確保安全運行,關鍵要避免“重建輕管”“用而不管”。2020年,江蘇在全國率先完成超期存量水庫安全鑒定和除險加固。2021年,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被納入省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和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省政府辦公廳還印發有關通知,要求鑒定新增病險水庫在1年內開工建設,實現“發現一座,加固一座”。

“以前,水庫管護基本局限於設施養護和綠化養護。”於杰告訴記者,去年,浦口區在全省率先試點實施“社會化+專業化”水庫管理養護一體化模式,招聘專業公司負責區內23座小型水庫的日常綠化養護、隱患排查、設施保養、小型維修、白蟻防治、消險治理、水利信息系統維護等工作。

中標該項目的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運維部主任王超說,20多名巡管員都經過培訓后持証上崗,培訓內容包括巡查檢查、設備操作、違法行為勸阻等。“在水庫運行管理中,我們也依托單位專家技術團隊及無人機、水下機器人等專業設備,切實做到排查檢查到位,保障水庫安全運行。”

“我們所含我在內共8人,負責象山水庫和浦口建成區范圍內的河道、地下管網以及城市泵站管護,光靠單位自身肯定忙不過來。”浦口區水務局河道管理所所長孔兵1996年工作至今,經歷了水庫管理體制變革全過程。如今,一體化模式,讓水庫管養不再人手不足。

和浦口區不同,溧陽市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原則,明確全市60座小型水庫產權歸所在鎮政府所有,鎮政府對小型水庫運行管理負主體責任,負責水庫的安全、人員、經費,解決了水庫管理混亂的狀況。同時考慮到水庫運行管理專業性,各鎮政府與水利站簽訂書面委托協議,水利站負責水庫日常管理工作。

管養的錢從哪裡來?2004年起,我省先后投資23億元,完成866座小型水庫加固。2009年起,省級財政每年安排小型水庫管護專項經費,市縣鄉級財政同步加大投入。江蘇還建立省級資金補助長效機制,省級財政依據地區財力分檔,對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按照審計決算分別給予50%、60%和70%的補助。

“考慮到鎮財力有限,管護經費由市鎮兩級財政共同負責,按照1︰1的比例承擔。”溧陽市水利局局長蔣彤介紹,按照逐年遞增原則,今年溧陽小型水庫維修養護省、市、縣、鎮四級經費為每座10.7萬元。另外,溧陽市級財政每年安排水庫白蟻防治專項經費25萬元、水庫水雨情遙測經費55.2萬元。

今年3月,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對《江蘇省水庫管理條例》進行修改的決定,進一步健全江蘇水庫管護機制,規范水庫開發利用,為加強全省數量眾多的小水庫管護提供法治依據。

記者了解到,2011年起,江蘇建設省級規范化管理小型水庫,先后完成659座,佔小型水庫總數的75%,5個縣(市、區)被評選為全國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今年,省級財政已下達省級補助經費2470萬元,先期實施163座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設施建設,並將建設水庫閘站工程安全監測數據管理系統,提高小型水庫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如何用?

防洪+灌溉,興水惠民生

“今年小麥長勢很好,最近就能收割了。”6月6日,連雲港市贛榆區厲庄鎮北林村黨總支書記郭相榛看著豐收在望的小麥,十分感慨,“我們這兒下雨不多,豐收還得靠幾公裡外的尖嶺水庫。”

尖嶺水庫位於厲庄鎮中北部丘陵山區的尚庄河上游,庫容179.9萬立方米,水庫下游影響耕地面積6000畝,是江蘇省規范化小水庫。站上大壩,尖嶺水庫巡查員劉生吉告訴記者,放水渠直向東5公裡,管3個村子。當地一般到夏至以后雨水才多,附近的農業用水主要靠水庫。去年干旱,水庫從2月份開始放了兩次水,每次放20天,最后水庫放干了。

“現在水位47.2米,離汛限還有80公分,應該夠用。”劉生吉說,水庫附近沒有工廠也沒有大型養殖場,庫裡主要是雨水和山泉水,水質常年是Ⅲ類水,村子缺水了就給鎮裡打報告,鎮裡安排給放水。

眾多小型水庫是農村重要的水源,在抗旱減災、保障糧食安全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去年夏天,我省大部分地區遭遇高溫干旱,小型水庫累計灌溉供水3億立方米,灌溉面積200余萬畝。

規范管理的小型水庫,不僅能夠發揮防洪、供水、灌溉等傳統功能,也成為地區發展的新資源。從生態農業到鄉村旅游,從節水灌溉到特色園區,全省各地依托小型水庫,大力整治周邊環境,美化村容村貌,全力打造“美麗庫區、幸福家園”。

常州市金壇區薛埠鎮上阮村是金壇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核心區所在地,23.57平方公裡的區域內,丘陵、田園、水庫、林果等融為一體,匯聚了數十家農業龍頭企業,在山水間勾勒出一幅茶香四溢的生態畫卷。

“村域內8個小型水庫,灌溉管道直接連到地裡,好水質澆出放心農產品,經常有百人以上的旅行團來觀光旅游。”上阮村黨總支副書記楊欽華說,村裡近千人從事種植和旅游業,村民人均年收入達29200元。

溧陽石壩水庫是用古法建造的漿砌石拱壩,沒用任何鋼筋混凝土,吸引了不少游客。“我們村就在水庫邊,很多人選擇回鄉創業,搞起果園採摘和民宿。”36歲的天目湖鎮平橋村村民徐成,在工作之余,也利用家中老房子開了農家樂,生意不錯。

小型水庫搭配高效節水灌溉,進一步發揮小型水利工程富民效應。贛榆區黑林鎮地處丘陵地帶,水資源短缺。由於傳統灌溉條件落后,種地常常“望天收”,村民畝均年收入500多元。2011年,當地開始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和配套工程,相比傳統漫灌,用水量最多能節約60%。

“管好18座小型水庫,禁止污染企業進入,建好泵房、管道等基礎水利配套設施,解決了灌溉難題,養活鎮上大大小小十幾個水果園區。”黑林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於剛曾分管鎮裡的農業,他說,現在大櫻桃、藍莓、獼猴桃、黃桃等特色種植,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村民人均年收入約2.1萬元。

怎麼變?

寫好“水文章”,水庫成風景

“我前幾天來過,今天是第二次來,這裡負氧離子含量高,沿棧道走走特別‘氧’人。”6月4日,記者在象山水庫遇到66歲的南京市民何阿姨。她家住孝陵衛,距離水庫23公裡,她和老伴先坐地鐵再轉兩趟公交,單程近2個小時,就為了來象山水庫邊呼吸新鮮空氣。

水庫,如今已不單單是水利設施,省內多處小型水庫已成為百姓親水勝地,碧波好水引來游客無數。各地全力做好庫區保護利用“大文章”,實施“水安全保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文化弘揚”等行動,將水庫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將自然資源轉變為經濟資源,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

站在象山水庫大壩上遠眺,隻見象山山體連綿起伏、風景秀麗,象山水庫水質清澈、環境幽雅。依托象山水庫,南京市浦口區打造象山湖水利風景區,連通既有的池塘、溝渠等自然水系,形成水流暢通、互連互通的生態水脈,同時運用小微濕地修復、中水處理、水系溝通等形式進行生態治理,共同構成小微水體的理水文化展示區,今年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水庫不大,但小而精。”孔兵至今記得水利部專家的評語——盆景式水庫。隨著知名度提升,孔兵也有了新的煩惱。6月4日,記者在水庫大壩上見到他時,他正在勸阻游客在水邊戲水。“以前隻要做好水利設施的常規養護,現在前來游玩的市民很多,對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石壩水庫高24米,壩頂長122米,蓄水量為75.6萬立方米。記者看到,石壩造型為外弧狀,採用自然下泄方式,當水位達到溢洪孔的高度時會從13個泄洪孔自然泄下。24米的落差,形成人工瀑布。“最近雨水少,瀑布不是很壯觀。大流量泄洪時,氣勢磅礡。”石壩水庫巡查員吳開心說。

常州擁有84座小型水庫,主要分布在溧陽和金壇。在溧陽,一座座水庫如一顆顆璀璨明珠鑲嵌全城,通過“一號公路”串珠成鏈。駕車穿行其中,神女湖、沙河水庫、平橋石壩,一庫一景、綠意盎然、養眼醉心。金壇則以新浮水庫為核心,設計自行車公園,劃定可舉辦專業賽事的騎行游線和適宜親子、步行健身的康體游線,讓水庫成為山水相映的公共郊野綠地。(楊昉 王靜 王岩)

(責編:蕭瀟、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